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英 《前沿》2006,17(6):177-179
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系统工程,是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从2000年开始实施已有五年了,该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科学规划、政策宣传等方面存在问题。现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试点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开县是三峡库区的重点淹没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70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68.4%,年水土流失量1132万吨;25度以上的坡耕地38.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5.3%,森林覆盖率为24.3%,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县委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立足县情,审时度势,把退耕还林(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了议事日程。一、明确目标,强化责任今年三月,开县政府确定2000年退耕还林(草)19万亩(其中退耕5万亩,荒山绿化14万亩)、飞播造林40万亩的目标。要求全县咬定目标不放松,集中力量抓好退耕还林工作。为有效推进退耕还林(草)工作,县政府建立退耕还林(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退耕还林(草)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吃透政策,做好我省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国务院中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的全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总结前一阶段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沟通情况,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2000年,国家开始在一些地区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试点,今年国务院继续扩大了试点面我们想知道,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依据是什么?国家从去年到今年投巨资项目收益如何?各试点的情况如何?还有从生态学的角度如何阐释退耕还林还草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郑谦 《人大研究》2000,(8):26-29
持续不断肆虐北方的沙尘暴提醒人们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退耕还林还草的意义 ,也许到几十年、几百年后人们会看得更清楚…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西部生态环境 ,是一项大范围造福子孙后代 ,造福人类的事业。(一 )生态环境恶劣 ,水土流失严重 ,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导致东西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也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的严重威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是由于大面积的毁林毁草开荒种田 ,致使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土层和养分年复一年大量流失 ,土地日益瘠薄 ,承载人口能力下降 ,反过来又…  相似文献   

6.
甘孜藏族自治州在推进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通过抓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扶贫、牧区放牧方式改革、交通建设、招商引资等项工作,同时加大教育、科技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四川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还草 ,是四川民族地区达到环境持续、持续和经济持续发展 ,进而实现社会持续发展的手段 ,因此 ,是建立生态经济最重要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黔府函[2015]47号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林业厅、省农委:你们《关于批准〈贵州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方案(2014—2020年)〉的请示》(黔发改呈[2015]58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贵州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方案(2014—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由你们印发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实施。二、要建立和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推进我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相似文献   

9.
张正明 《前进》2000,(7):26-28
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 ,而退耕还林(草)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在不同区域、不同自然条件开展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 ,探索一套符合实际的退耕还林(草)的政策 ,可为有计划、分步骤稳妥地推进退耕还林(草)打下良好的基础。山西省偏关、河曲、保德县是国家确定的蒙晋西北黄土缓坡丘陵类型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县。这三个县多年来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对这次退耕还林(草)工作的实施 ,措施较得力。一、中央退耕还林(草)举措深得民心退耕还林(草)是减少水土流…  相似文献   

10.
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山区二十五度以上的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牧”,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怎样从我省山区农业的特点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实际出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为我省农村经济翻番准备后劲,这是发挥山区优势,建立合理的生态结构和生产结构,使山区经济转向良性循环的重要措施,是我省大农业结构的大转变,也是一次社会的大变革。  相似文献   

11.
豫政〔2 0 0 0〕 60号 (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  《河南省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意见  为搞好我省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 (草 )试点工作 ,确保工程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 ,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效 ,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 ,根据国家退耕还林 (草 )有关政策规定 ,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增强实施退耕还林 (草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退耕还林 (草 )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  相似文献   

12.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根据朱镕基总理视察青海时关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省政府最近召开会议,对全省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进行了部署。为进一步抓好这项工作的落实,及早做好苗木草种准备,确保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顺利实施,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加快西部发展,缩小西部同东部发展的差距,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经过最近二年的努力,在道路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沙造林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经验。现在,还需在更深的层次上提高认识,做好长期发展规划,为这些成功经验的推广和争取更快的发展,创造更加积极的条件。做好城市化发展规划西部发展的全局,是要以经济建设的手段,加快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移民,实现大幅度减少农村人口的目的。人口集中于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夏青林  王健  夏炜 《前沿》2003,(4):53-55
(一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切入点 ,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同时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因此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着力对退耕还林 (草 )工程做了部署 ,决定首先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各有关省份开展退耕还林 (草 )工程的试点。退耕还林 (草 ) ,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贩、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从 2 0 0 0年开始 ,国家每年根据退耕保存面积核实各地退耕还林 (草 )应补助粮食总量和现金总额 ,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 ,其筹资和预算方式通过发行国债转移给地方…  相似文献   

15.
始于1999年的退耕还林工程,既是一项生态工程,又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产生很大的综合效益。新一轮退耕还林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进行,恩施市龙凤镇,在新一轮退耕还林中启动早,进度快,在退耕还林政策、林业发展模式、实施方式、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有创新,本文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决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西部地区人民营造一个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决策,必须尊重群众意愿,确保林草的成活率;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实行综合治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法规措施;必须认真落实保护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法律规范,树立生态环境要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必须建立和健全西部地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各有关地区认真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但试点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一些地区由于试点范围偏大,工作衔接不够,种苗供需矛盾突出,树种结构不够合理,经济林比重普遍较大;有些地区由于严重干旱以及管理粗放,造林成活率较低。为了明确责任,严格管理,推动试点工作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的决定,并经今年七月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座谈会讨论,现就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作出以下规定: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行省级政府负总责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还草,这一退一还,相辅相成。退掉的是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陈规陋习、道道障碍;还上的是当地生态环境的迅速改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未来,也还上了我国生态安全的一道道屏障。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19日)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为实现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生态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惠民济民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陆续到期的时候,国务院决定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继续对退耕  相似文献   

20.
吴国清  殷耀 《半月谈》2003,(24):48-50
8年后如何稳住退耕还林成果?退耕后农民的生产生活何以为继?记者最近就这些问题在已经退耕还林还草9年多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现已改为市)采访,发现这里的干部群众已经探索出有效的途径。国务院西北开发办农村生态组副组长秦玉才认为,乌兰察布盟的退耕还林工作已经探索出一种好模式,值得认真总结推广,乌兰察布盟能绿起来,内蒙古其他地方和西部的许多地方都应该绿起来、稳得住、富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