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他们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这种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现实的个人”的科学内涵。正是从这种“现实的个人”出发,才产生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从而产生并决定政治关系、国家和意识形态,因而,马克思恩格斯才得以科学地理解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从而创立科学的历史观,即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法律思想是他在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理论构建中形成的。一方面马克思在市民社会分析批判的宏大主题之下指出了现代人类的归宿即共产主义社会;另一方面马克思依托这一社会发展历史境遇赋予法律作为反映者和施予者的双重角色,阐明法律在自身矛盾推动下的辩证运动及其此运动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伦理与环境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伦理与环境法环境伦理,是将人类社会的道德关系延伸到自然界,要求人类对自然界也讲道德,即倡导环境道德。第一,作为物种的人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的属性;而作为属人的自然界,在社会中具有属人的本质,所以人与自然之间应该而且完全可能和睦相处。第二,人类要...  相似文献   

4.
一、依法行政是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人类社会从产生那天起,就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其背后的供求(人的需求与社会供给)矛盾。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无限的;而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社会供给是渐进的、有限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通过研究整理,把人的需求概括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三个层次:自下而上需求、享受的需求、发展需求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这些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这个终极目的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价值取向。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思想的具体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路径:社会的发展要依靠科学,科学的发展要依靠人的发展,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基础,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力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6.
俞吾金先生认为传统的哲学教科书坚执于抽象的物质观,马克思物质观则强调物质不过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的、历史的要素,它的根本宗旨是批判拜物教或物化(异化)观念。本文则认为,抽象的物质观不是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的观点,也不是一般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并非都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的、历史的要素;马克思物质观的根本宗旨不是导向对拜物教的批判,而是诉诸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改造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13,(3):74-74
周文华、王公晓在《广东社会科学》撰文认为,科学和信仰是“影响人类的两股最强大的普遍力量”。这两股强大的普遍力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争斗、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首先,科学与信仰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人类一切文化都源自于社会实践,科学、信仰、道德、艺术等所有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其次,科学与信仰统一于人的本性。人有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8.
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从实践观点和实践方法出发去理解社会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对旧哲学的革命性超越。对马克思的科学历史观的理解。在强调实践基础的同时,还应深入研究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有机联系,研究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统一,超越性和限定性的统一,自然、人和社会的统一,对唯物史观的唯物辩证的本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9.
论实践的思维方式与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蕴含实践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理论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中所蕴含的实践的思维方式对于当代中国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这一思维方式不仅决定着马克思学说的理论性质,也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实践的思维方式对马克思和当代中国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内在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曾经把科学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的实践,越来越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科学发现,都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巨大飞跃;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使人们改造社会的能力上升到新的水平,进而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一层的  相似文献   

11.
<正> 解决保护人类环境的问题需要一整套综合措施,其目的在于最合理地利用自然界各部分,将对自然界的利用同保护、恢复和改造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不能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人类以前闻所未闻的问题。社会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时,总要把它的影响同自然界各部分的条件和属性对此一番。人类环境保护问题是在劳动(马克思把它叫做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①)过程中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阐说,将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在人类认识自我的途中树立一座思想路标。现代社会的理性与资本联姻共谋形成的宰制力量,给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带来压抑。唯有在面向社会历史的物质生产实践中,才能真正还原人自由自觉的存在状态。我们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为守护人的自由生命本性提供了现实关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阐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要涉及自然科学的成就。然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一般哲学书都归结为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并以恩格斯在  相似文献   

14.
在对青年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研究中,他的市民社会理论常常被人忽视。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思想及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法哲学体系和市民社会理论。在市民社会与近代法律的关系上,马克思指出两个基本原则:市民社会决定法;市民社会通过国家制定法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导致近代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高,这是近代法律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物质丰裕的消费社会中的人们感到深层的压抑和无力的反抗。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理论批判与理论反思。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出发,通过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内涵来解读当代中国社会日益突出的消费景观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本文认为,马克思通过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批判,揭示了劳动的商品化过程与劳动产品的货币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奴役过程和人的物化过程。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内涵对克服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危机具有深刻的理论警醒意义和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析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法制与社会》2010,(3):289-289
马克思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解决了困扰西方哲学的本体与现象相分离的难题,使人与世界在感性实践活动的历史性中达到辩证统一。马克思把人的解放置于核心位置,马克思的哲学思考总是指向人的现实活动或从事现实活动的人,他明确把哲学视为人类对于自身活动的反思,这就是马克思的基本哲学理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了马克思毕生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之一的历史唯物史观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产生以来,经历一段曲折的发展、完善的过程.晚年马克思在研究了人类学资料后,对唯物史观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使唯物史观变革、升华.变革的关键在于晚年马克思揭示了主观目的性并非人类劳动的本质,血亲关系才是人类劳动的前提,人的劳动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同时揭示了,具双重性质的农业公社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进而打破了将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受制于抽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将物质生产领域的自由与人的自觉创造活动统一起来,使社会劳动财富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中国三十年以来经济层面的改革开放.其意义不但在於[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也在於给中国人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舞台、机遇和椎力。而人的解放和发展,除了物质需求的满足,也呼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发展中,环境资源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质,在为人类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不断被利用和破坏。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进程中,环境法治观念理论从“天人合—”的原始思想到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不断转变,探讨环境法治思想发展转变规律,有利于为我国环境立法和环境保护实践提供价值指引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创新的社会环境,指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内容和外部影响结构各要素及结构整体发展变化的一切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氛围和社会现象。社会环境从横向看,应包括社会安全环境、社会公德环境、社会心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社会风气等;从纵向看,包括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区域社会环境和某一部门、单位和内部社会环境等。社会环境为公务员创新提供一个结构空间,社会环境可以被改造或改变,人类就是通过不断地对自身的改造来改变社会环境,并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