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红 《前沿》2010,(11):153-156
休闲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休养,休闲的过程同时是给自然减压与放假的过程。生态休闲是人们对自然的回归与观照,其实质是人们置身自然环境之中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验与沉思,然而,异化的休闲却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造成毁损与破坏。重塑精神生态,构筑制度生态,倡导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还原休闲的文化本真和自然减压功能是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的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世界人口正在无情地迅速增长。因此,地球已经到了即将无法为越来越多的人口提供食物和安身之处的地步,野生自然环境和大多数其他物种都将消失,复杂的生命网和世界生态多样性将遭到破坏。这样,不可避免的结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灭亡。看到人类破坏自然的速度,有理性的人无不感到惊讶。人类正在摧毁养育了自身数百万年的自然环境。在近代,现代信仰和现代技术已经把古老的信仰和传统扫地出门了。现在,大大小小的森林、草原、沼泽———所有动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许多动植物…  相似文献   

3.
环境与健康     
杨爱群  张明月 《前沿》2007,(3):188-189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及程度不断扩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弃物大量增加,加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主观上不注意保护,造成了全球性环境污染。许多人的健康受到环境污染的损害,甚至死亡。目前,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消极因素。人们的工作、生活、衣食住行等诸方面无一不受到污染的侵害,废气、垃圾、噪声、水源等污染的侵袭、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带来的恶果。人类的健康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钢筋混凝土是由硅酸盐水泥、集料(碎石、砂子)和钢筋复合而成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等结构中。通常条件下,钢筋混凝土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并不严重,因此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随着环境的污染恶化,环境介质中腐蚀性物质含量增加,混凝土结构遭受而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据统计,因混凝土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的1.25%,因腐蚀而造成的破坏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钢筋混凝土的腐蚀与防护问题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研究和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二、腐蚀环境分析钢筋混凝土的腐蚀包括混凝土中钢筋的腐…  相似文献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公告(8—47)(1996年7月26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已由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1996年7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  相似文献   

6.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便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从依赖自然、利用自然发展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城市的出现便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各种能源,也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并创造了众多的人工环境。同时,人们也由于违背了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而屡遭生态环境的惩罚。玛雅  相似文献   

7.
由于原始的游群时代征服自然的能力极为有限,因而在人们意识中产生了一种幻觉,这种幻觉逐渐成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它反过来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才产生了原始宗教。贵州少数民族解放前普遍存在着氏族组织的遗迹和较多的婚姻习俗中的原始遗迹。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集中体现了族群和自然环境的结构关系。从对贵州毕节布依民俗文化入手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布依族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表层结构关系体现为布依族社会对自然的依赖、适应、利用和改造,深层结构关系体现为布依族社会在观念上与自然的混沌同一和在行动上对自然的有意识顺从。这种族群和自然环境的结构关系的存在,导致了布依族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无意识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我们的城市美丽起来吴小勤城市整体景观是由城市景观环境总体所表现,景观环境是城市相对稳定的构成要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具有固定的或相对固定的形态特征.比如自然的山脉、河道、树木,人工的建筑物、构筑物、建筑小品和道路、桥梁等城市设施。对于景...  相似文献   

10.
《时事报告》2005,(5):F004-F004
破坏地球的肺——森林,我们将会窒息在无氧的空气中;破坏地球的肾——湿地,自然将无法降解毒素;当你对废气、废液、废弃物不屑一顾时,你将会身陷堆积如山的垃圾、漫天酸雨和灰雾之中。破坏环境,不仅会危害动植物的生命,更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世界,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从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长远利益出发,不仅要确认人类自身的发展权利,而且要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建立新的环境道德观。并理智地去思考人类对自然的价值观,人类本身的生存观和发展观。使人与自然环境达到完美协调,也使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使自身得到更完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一、建立新的环境江德日。1.现代文明要求人们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对待人类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自然灾害,几乎都与森林生态功能衰退息息相关。森林、环境、灾害三者彼此关联,互为影响。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生物量占陆地生物量的90%。森林破坏必然导致环境恶化、灾害频发。各种灾害又是森林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大力发展和保护森林,是人类改善生存与生产环境和减轻自然灾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任晓 《中国减灾》2004,(7):43-43
凡是危机,都是一种使人们处于危险、困难境地的事件或情形,城市危机也不例外。说危险,是因为它可能或已经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说困难,是因为面临危机的人们,尤其是决策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有效地作出反应,尽可能减少危机造成的破坏。最佳的选择,当然是预防危机,防止危机的发生,然而危机的发生却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可能起于自然原因,可能起于人为原因,也可能起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自然界自身运动变化而造就的沃土、森林、草原、地下矿产等自然资源和以它们为载体而构成的自然环境 ,似乎没有价值可言 ,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没有关于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核算的完善的体系和规范。虽然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资源环境及社会问题核算的研究成果 ,但如何对资源环境及社会问题的损失代价进行综合并用什么口径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一 问题的提出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核心是GNP或GDP ,它诱导人们认为只要把“经济馅饼”…  相似文献   

15.
李萍 《中国减灾》2013,(6X):34-35
<正>在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的今天,人们不同的道德行为将直接影响防灾减灾的实际效果,因此,人们有必要去反思和探求在防灾减灾中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从而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一、"尊重自然"是预防自然灾害的首要原则随着生态环境危机的扩展和加剧,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作为生态危机主要表征的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更使人认识到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因为如今的"天灾"八九是"人祸"造成的,即当今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是由于人类破坏自然环境引起的。因此,要减少自然灾变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就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人类防灾减灾过程中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当然,我们谈当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主要由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走进南非     
鲍钢 《今日中国论坛》2008,(12):107-109
一踏上南非这个遥远的国度,就会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古老、神秘和美丽。这里曾是人类的起源地,粗犷、原始的大自然中,久远的历史遗迹随处可见,而在那石壁上描绘的古代南非祖先活动的岩画,距今已有数千年。这里的世界曾经相当封闭,废止种族隔离制度以前,很少有游客来到这里,中国人更是少见。这里的风光极为美丽,未经人为破坏的自然环境举世罕见。  相似文献   

17.
可以说,生产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正是这种生产活动造就了人类,造就了人类文明,造就了人类历史。人类的这种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体现为人类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人类采集、渔猎、用火、耕织到冶炼、采矿、造屋、修渠、铺路、架桥,一直到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对自然从依赖、汲取到利用、再到加工、改造,人类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文明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干预自然、改变甚至破坏环境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人类受到自然和环境的惩罚也越来越多,人类文明正受到来自人类自身行为、特别是生产活动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32)
正引入数字化手段记录考古过程、保存文物遗迹信息,已经成为考古界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文物古迹建立起数字档案。即使未来文物遗迹遭受不可逆的破坏,也能够根据保存的原始信息对其进行复原。漫长岁月中,历史文物在各种自然因素不可逆的影响下,渐渐变得面目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森林火灾和消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忠镇 《中国减灾》1992,2(2):14-17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森林火灾十分频繁、损失严重,据统计资料从1950—1990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64万起,平均每年发生1.5万多次;累计受害森林面积3,600万公顷,年均89万公顷;平均每年森林受害率为8‰左右。如按每公顷平均烧掉153立方米林木蓄积计算,则平均每年要烧掉1,335多万立方米木材,扑救火灾中耗费的人力、物资,烧毁的器材、设施、设备也是十分严重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无法估算。  相似文献   

20.
高德占 《中国减灾》1991,1(1):21-2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然而,森林的发展受着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和影响。树木生长周期长,破坏容易恢复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