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中国的干部序列上,省委副书记算是“大官”了。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只能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接触”。但郑培民却是个例外。许多普通农民竟与郑培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打心眼里把郑培民当兄弟、当朋友看。人常说“时过境迁”、“时位移人”,可郑培民不是这样的人。从湘潭市委书记到湘西州委书记,后来做了湖南省委副书记,除担负的责任不同以外,其精神境界始终如一,伟大的人性美被他那一件件“平凡小事”演绎得晶莹剔透,共产党人特有的“人情味”在他身上更是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郑培民首先是个寻常的人。在升任湖南省副省长、湖南…  相似文献   

2.
“老百姓比天还大”。郑培民日记中这句朴实无华而掷地有声的话语,耐人深思,令人警醒,催人振奋。它集中体现了郑培民的公仆情怀、为官准则和价值取向。在郑培民的眼里,老百姓的地位比天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是实现、维护、发展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身为省委副书记,郑培民时刻摆正自己同群众的位置,从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从未想到应该享受比群众更多的待遇,从不期望为群众办事要得到回报。他每次从湘西回长沙,都要在途经的一家残疾人开的路边小店吃顿便饭,既不惊动当地领导和增加基层负担,又照顾了…  相似文献   

3.
天镇县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张立新官不大,可名气不小,在当地还享受特殊待遇:瓜果飘香的时节,总有农民朋友将最新鲜的送给他先尝;端午节这天,总有乡下人带着粽子到他家“走亲戚”。老百姓之所以敬重这位共产党人,是因为他把心交给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朋友。为了山沟沟的农民早  相似文献   

4.
看完影片《郑培民》之后,郑培民对那个挪用公路建设资金修建县城中心广场的县委书记说的那句话始终在我的耳边回响:“老百姓比天大!”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情怀!郑培民不仅这样说了,而且无时无刻不在这样做着。到湘西一上任,他就用了4个多小  相似文献   

5.
曾亚波  曹习礼 《党风建设》2002,(2):12-13,44
人生在世,谁没有几个朋友?一个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固然与客观环境有关,但从根本上说,还取决于他自身的思想和努力。交好友,一生受益;交恶友,抱憾终生。  相似文献   

6.
信息短波     
《先锋队》2003,(6)
应县学习郑培民活动形式多样。县文化馆根据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组织编排了一台“向郑培民学习”的专题文艺晚会,在县影剧院和各乡镇巡回演出。各乡镇党委把向郑培民学习与春季植树造林、春耕、春播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求以郑培民同志为榜样对照检查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方向。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郑培民式的好党员”。(赵海文吴德远)武乡县建立干部监督立体网络。一是健全干部监督点。全县各乡镇党委和局级单位党组织共建立了100多个干部监督点,并聘请干部监督员30多名。二是设立干部监督专线。县委组织部设立了干部监督专…  相似文献   

7.
赵学 《奋斗》2003,(9):12-12,21
“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于民的事”,这是郑培民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在20多年的领导工作中,郑培民始终坚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他尽心尽力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他身体力行地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增收不遗余力;他推动当  相似文献   

8.
提起“为民书记”郑培民,熟悉他的人脑海里会不禁浮现出一副亲民、爱民的形象。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对于农民群体,郑培民更是给予了特殊的关心。前不久,在湖南省农办学习郑培民的座谈会上,大家追忆了郑培民对广大农民的深深情怀。省农办党组书记武吉海讲述了他在自治州工作期间与郑培民相处的情景。1990年秋,担任州委书记的郑培民来到吉首市视察工作。听完时任市委书记武吉海的工作汇报后,郑培民语重心长地指出:“吉首市作为自治州的州府,理当要抓好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但切不可忽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吉首市虽然从总体上讲经济发展情况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咱老百姓的官”由于工作性质决定,李克才从不爱在办公室“坐以论道”,他总爱往乡下跑,往农村跑,往农民家里跑。他本身就是工农干部,在很多人眼里往往不像个“官”,倒更像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夏天,李克才戴个草帽;冬天,他又戴个皮帽子。推门进屋,他从缸里舀一瓢...  相似文献   

10.
知道冯炎亮这个名字的人都说:“冯炎亮是个大老板。”了解他的秉性的人说:“冯炎亮是个一心为百姓的好村官。”与他相濡以沫的西关人发自肺腑地说:“冯炎亮是俺们西关人的好儿子。”从老板到村官,从村官到儿子,冯炎亮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扮演了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个角色的交替更换,都阐释了一名共产党人永恒的情怀,那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里要时刻想着老百姓,装着老百姓,一切为了老百姓。“我的童年是在饥饿与贫穷中度过的,我创业的过程是与贫穷斗争的过程,也是接济和帮助贫穷老百姓的过程。”从“老板”到“村官”小时候,冯炎亮的家…  相似文献   

11.
“别闯红灯”是党的好干部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在弥留之际留下的一句话。可以说,这是他几十年干部生涯笃守的坚定不移的政治原则。 “别闯红灯”,首先要“警钟长鸣,警惕诱惑”。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警钟要别人给敲,更要自已敲,不能敲一阵子,而要敲一辈子。所以,郑培民警示自己:“一定要公  相似文献   

12.
人生在世,谁没有几个朋友?正如台湾作家余光中所说:一个人生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没有朋友;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可以选择朋友。一个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固然与客观环境有关,但从根本上说,还取决于他自身的思想和努力。交好友,一生受益;交恶友,抱憾终生。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生活中都不乏因结交朋友而影响个人命运的事例。  相似文献   

13.
曾有这样一位党员干部,当他得知上级领导要来视察,便将当地老百姓贫苦度日的情景拍了录像片让上级领导偷偷看。上级领导问为什么?这位干部叹了口气说:“我搞了这盘录像,大家议论纷纷,说我给共产党抹黑。”上级领导很生气,说这是哪儿的话。这位干部拍摄真实反映当地老百姓贫困状况的录像,按说与他的“面子”也很不光彩。你这干部怎么当的呀!一些热衷于搞什么“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人碰到这种情况,莫说会千方百计掩盖真实情况,说不定还会制造出假象来欺下瞒上。然而,这位干部却勇于把真实情况告诉上级领导,并没有考虑对自己“面子”的…  相似文献   

14.
做官先做人     
一段时间以来,郑培民的名字高频率地出现在新闻媒体上。作为“三个代表”忠实的实践者,他的过人之处,就是心底无私,廉洁勤政。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他无论身居何职,身处何地,都像一只振飞的领头雁,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从湘潭市委书记到湘西自治州州委书记,再到出任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不以高官自居,而是每时每刻心中都装着老百姓,从解决湘西贫困群众吃饭问题到1998年大抗洪,郑培民始终身先士卒,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郑培民经常告诫自己:“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相似文献   

15.
在秦岭东南麓的商州市,市委书记雷生辉关心群众疾苦,以民为先,以民为重的事迹被传为佳话。农民们说,这样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书记才是真共产党,是我们的主心骨。 的确,雷生辉始终不曾忘记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常说:“咱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谁要是不关心农民的疾苦,谁就是忘了祖先,也不配做一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廉洁自律,赢得众口称赞。他的廉政经验其实也很简单,关键是他把住了“前门”,妻子又守住了“后门”。一些人想从他的“前门”送钱买官,包工程买地皮,既碰了钉子,又受到训斥。于是,就搞迂回走“后门”找他的妻子。殊不知他妻子的“后门”也是钢打铁铸,她有个“三不”原则:不帮人向郑培民带任何信,不传口信,不接受任何礼品。他们的孩子很形象地说:“在廉政问题上,爸爸把前门,妈妈守后门。”一些干部贪赃受贿,腐败堕落,究其原因,不是“前门”没把住,就是“后门”没关紧,或者干脆“前门”、“后门”…  相似文献   

17.
《党史博采》2009,(2):F0004-F0004
钟祥英,湖南人,部队转业干部。1993年9月在工作中因车祸使他成为一名肢体残疾人,他说他自己对残疾人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他在基层与残疾人的故事被当地老百姓传诵。  相似文献   

18.
绛县县委书记卫孺牛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倾注了满腔真情,奉献了一片赤诚。他人如其名,名符其实,老百姓称他是勤勤恳恳为人民低头拉车的“孺子牛”。把车拉向富裕路“为人民拉车,就要瞅准方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富裕路迈进。”卫孺牛同志经常告诫他周围的干部:“农民是衣食父母,每一个干部都要时刻把农民的冷暖挂在心头,农民的需要,就是干部的工作,农民需要什么,干部就要提供什么服务。农民得的是‘缺钱病’,绝不能给农民开‘花钱方’。怎样为农民开‘挣钱方’,开‘致富方’,作为县委书记,就看你这个拉车人如何掌…  相似文献   

19.
吴婷婷 《实践》2011,(8):20-20
喀喇沁旗在“千名干部进百村人万户,创先争优贴民心比践行”活动中,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保民安,交民友,聚民心。固民本,见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相似文献   

20.
去年3月11日,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被抽调到北京参加中央干部考察组,工作中,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在赶往北京医院的路上,他已无力地倒在秘书肩膀上,嘴里还在嘱咐司机:“别闯红灯。” “别闯红灯”,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即使在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