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过快上涨的房价给民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重负,房地产业的发展也与民生渐行渐远。究其原因,一是房地产业定位偏离民生;二是政府的调控监管过于温和;三是住房保障建设滞后。房地产业回归民生的关键是找准产业定位,确立"民生型支柱产业"的发展定位;强化市场调控和监管,尤其是实施对房价"超高"和"暴利"的监管处罚;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构建起以法律保障为核心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房价涨幅出现回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2008年上半年,在国家不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消费者持币观望的情况下,住房市场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住房供应平稳增长,住房销售持续下降受2007年房价普涨和新开工面积增长的影响,上半年住宅投资呈现较快增长的势头,1—5月份住宅  相似文献   

3.
不断强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使我国众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产生了明显变化。本文使用房租收入比、房价收入比和房价房租比三个基本指标,对2010-2012年浙江省11个地级城市的住房市场进行了横向对比和动态分析,发现多数城市房租收入比基本稳定,租房负担处于可承受范围内;房价收入比下降,家庭购房压力仍然很大;房价房租比回落,房地产泡沫有所收缩。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显著,但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抑制房价与增加收入需并举,以降低居民购房压力;重视城市与人群差异,以增强住房保障政策针对性;规范住房租赁市场,以引导租房居住模式;大力拓展投资渠道,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实行住房市场化与货币化改革以来,城市房价快速上扬,远远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抑制城市房价上涨,但成效甚微。本文立足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视角,探究了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并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房价上涨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付小玲 《世纪桥》2006,(5):66-68
住房抵押贷款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该文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概念,并对在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进行了探索。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住房市场供需失衡问题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把房价降到一个合理水平外(包括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以及降低有关的政府税费等),还应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过快上涨的房价给民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重负,房地产业的发展也与民生渐行渐远。究其原因,是房地产业定位偏离民生、政府的调控监管过于温和、住房保障建设滞后。要使房地产业承担起“保民生”的重任,就要找准产业定位,确立“民生型支柱产业”的发展定位,就要强化市场调控和监管,尤其要实施对房价“超高”和“暴利”的监管处罚,就要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构建起以法律保障为核心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石平 《求是》2011,(24)
中央实施房地产调控措施已经两年,近来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明显。多数城市房价上涨势头被有效遏制,部分城市商品房价格稳中趋降,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广大普通百姓为此拍手称快,对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8.
十日看点     
《当代贵州》2013,(7):10
国内·经济新京报"国五条"出台:国务院再强调抑制投机购房2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本届政府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确定了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2,(1):64-64
【政策】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造成目前我国城市房价畸高的成因很复杂。从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政策层面来看,淡化住房的公共性质,将居民住房几乎全面推向商品化;开发主体单一,开发商垄断经营;商品房地价过高;投机商倒卖房产等因素,导致城市房价过高。过热的房产市场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带来隐患,也为社会稳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虚高的问题,除了采取打击投机行为等措施外,更主要的是必须调整我国现行房地产政策,多主体参与建房,调整房源结构,改变地方政府过度发展商品房建设的利益驱动机制,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是一个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型国家。新加坡政府坚持以政府分配为主、市场出售为辅的原则,牢牢掌握了房地产市场的主动权,既解决了大部分国民的住房,也有效平抑了房价。  相似文献   

12.
刘振杰 《学习月刊》2011,(23):36-38
住房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住房分配既要体现经济效率又要反映社会公平。在近年来房价一再飙升、调控无果,由市场自动调节机制无法保障普通居民住房的情况下.由政府主要担当的保障房建设理所当然地成为房市调控最得力之举。  相似文献   

13.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1,(6):62-62
房价有政府应该管理的部分,有市场应该管理的部分,总理应该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解决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你说我说     
房价有政府应该管理的部分,有市场应该管理的部分,总理应该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解决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过去十年,德国房价平均每年上涨1%,扣除物价因素,房价实际在缩水。德国是如何让房价平稳的呢?首先,供求平衡是稳定房价的硬道理。德国目前有8200万人口,而住房总数约4000万套,满足了每个家庭一套住房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平抑了房价。  相似文献   

16.
限购政策之后,刚需成为市场的主导。稳定刚需者群体的市场信心,等于稳定市场。刚性需求是指那些把住房当成唯一而必需居住品的需求者的需求。刚需者是以需要为基础,以收入为出发点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供应者。目前,商品房供给市场、合作自建的方式、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是满足刚需的基本渠道。稳定住房供应量是稳定刚性需求的前提条件,稳定多层次住房供应渠道比打压房价更重要。稳定住房供应包括稳定商品房供应、稳定保障性住房供应、捋顺小产权住房供应、稳定租赁房供应市场。住房的供应渠道稳定,刚性需求稳定,住房的刚性需求者的信心才稳定。稳定刚需者的收入预期、降低刚需者首付房款和贷款的门槛,将税费收取有针对性地减免,让市场、政策、信贷“围着刚需转”,解决更多人住房梦想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5,(7):53-53
袁元2005年第21期的《瞭望》上撰文指出:今年的宏观调控无疑将最坚决的态度指向了房地产市场,曾炙手可热的上海楼市率先降温,已出现突击抛盘现象。房地产市场上演的大逆转正是源自旨在控制投机炒作、平抑房价的调控政策,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住房供应体系失衡导致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供应严重不足,商品住房的平均成交价格不断上涨,而供应体系失衡主要体现在市场的住房供求矛盾。目前,市场上住房供求矛盾并不是真正的体现在总量上的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而是有效供给与实际需求的矛盾,由于开发商对商品房过度开发,且政府对经济适用房重视不足,造成市场上大量高档房的空置以及很多中下等收入的居民买不起房的尴尬局面,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适合中低收入家庭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不足等矛盾依然突出。解决的措施是,从各种收入阶层居民购房需求出发,调整不同类型住房结构,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和引导,以调整供应结构为重点,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切实稳定房价,真正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9.
“房产新政”与武汉房地产市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国家为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稳定房价为主要目标,从土地、货币和财政政策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从效果上看,虽然各地区、各部门根据中央决策和部署作了大量工作,使得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到抑制。但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2006年,国务院针对稳定房价问题又提出了六条意见(“国六条”),同时通过转发建设部等九部委以“国十五条”的方式进一步对“国六条”进行细化,这些措施将对武汉房地产市场会产生哪些影响?本文将从…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01,(10):29-29
经济学家厉以宁说,住房建设是长期的经济增长点,为了促进其发展,必须完善、配套有关政策。一、延长住房贷款的时间。目前我国住房贷款的最长时间仅为30年,与居民收入相比,贷款时间太短。二、住房二级市场必须开放。三、通过发行彩票建设廉价出租房。四、发展城市轻轨交通。五、减税。减税是促进住房建设的有效措施,减税可以降低房价,激活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