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樊崇义教授长期从事刑事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积极主张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科学化与民主化.1996年,他曾参加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工作,现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检察学会副会长、中国侦查行为法学会会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2.
人民检察院参加行政诉讼,在我国检察实践中是一个新的课题。人民检察院应不应该参加行政诉讼?它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如何?这些问题既是检察工作中尚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法学理论中需要探讨的课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目的在于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以便就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于2008年9月19日至22日在峰峦叠嶂、林海茫茫的革命圣地井冈山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与江西省人民检察院联合主办,人民检察博物馆与南昌铁路运输检察分院联合协办。出席本次年会的有来自国内各有关高校从事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教学的学者以及中央和地方公、检、法机关的有关人员、有关法制媒体的记者等近200人。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被害人权益保护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铭安  洪星 《河北法学》2006,24(11):192-196
从阐明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涵义入手,介绍了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被害人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其在被害人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司法现状,就检察监督如何加强对被害人的保护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刑事诉讼程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的运行机制 ,程序化则是刑事诉讼的运行机制。那么 ,什么是刑事诉讼程序 ?刑事诉讼程序有哪些特点 ?刑事诉讼为什么要程序化 ?公正的刑事诉讼程序的标准何在 ?怎样认识刑事诉讼程序的意义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两个证据规定"及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检察机关作为非法证据排除裁判主体的地位,必将为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以来,检察环节适用的具体情形如何?实践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检察、审判环节适用的程序是否相同?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考察检察阶段非法证据排除适用的实际状况,深入探究其中隐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11,(4):80-80,F0003
卞建林在《检察日报》撰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刑事诉讼立法研究水平的显著提高,有力推动了刑事诉讼法典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修改完善;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已达相当深度,涵盖了刑事诉讼目的、价值、构造、职能、主体、客体、文化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翻供已经成为刑事诉讼中一个重要现象,也是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防止翻供,二是发生翻供怎么办?虽然翻供可能发生在各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行政法?我国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有哪些法源? 1980年上海辞书社出版的《法学辞典》和198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都有行政法的辞条,这些辞条对于行政法的概念、对象和法源都有明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10.
侦查与侦察是不是同一概念? 它们各自的内涵是哪些? 侦查与侦察在诉讼法规中使用的情况如何? 刑事诉讼法应否将侦察增补为刑事诉讼措施等,都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就上述内容,笔者将逐一进行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合理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中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最鲜活的体现,也是唯一贯穿于刑事诉讼始终的一项制度。但长期以来,这项制度在立法上被虚置,实践中被严重弱化,监督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其合理性受到质疑。本文从当前影响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关系入手,对其合理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提出合理构建我国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基本路径,以期对推动刑事诉讼检察监督立法及规范检察实践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化解矛盾、维护司法公正是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核心价值追求。新刑事诉讼法为化解矛盾,维护司法公正丰富和发展了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制度,检察机关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理解这些制度的精神实质,正视这次刑事诉讼法修订没有解决的监督体制问题,监督措施问题和程序问题等;以刑事诉讼法律监督规律和检察理论作为探索这些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案件的不断上升,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案件刑事诉讼程序已经成为客观实际需要。由于未成年人在智力、心理、责任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应该享有哪些权利以及如何保障其权利的实现,则成为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值得研究和重视的问题,许多法学研究工作者已经开始对未成年人案件及其刑事诉讼程序进行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拟针对有关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4.
《法学》2007,(9):124-127
为了存异求同,深化我国的检察学理论研究,《法学》编辑部于2007年8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检察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位对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后本刊组织了笔谈,现将参加笔谈的部分学者的文章予以刊载,供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公诉权的监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佑平 《法学》2007,(9):121-124
为了存异求同,深化我国的检察学理论研究,《法学》编辑部于2007年8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检察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位对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后本刊组织了笔谈,现将参加笔谈的部分学者的文章予以刊载,供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法学》2007,(9):114-116
为了存异求同,深化我国的检察学理论研究,《法学》编辑部于2007年8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检察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位对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后本刊组织了笔谈,现将参加笔谈的部分学者的文章予以刊载,供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法学》2007,(9):116-120
为了存异求同,深化我国的检察学理论研究,《法学》编辑部于2007年8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检察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位对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后本刊组织了笔谈,现将参加笔谈的部分学者的文章予以刊载,供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在中国当下社会的不断变革中而"日新月异"地行进着。"追求和谐、关照权利、规范权力、创新理念、服务实践"构成了2007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关键词,以之展开对过去一年本学科学术发展的忠实记录和客观检讨,将能够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乃至我国法治进程的未来走向得出富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目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国内外法学人士对刑事诉讼目的进行研究并形成许多理论。本文在评析刑事诉讼目的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刑事诉讼历史的了解,形成的是揉入国学思想的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目的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管辖“认为需要自己直接受理的其他案件”。如何理解这一规定的含义呢?在经济检察中,哪些经济犯罪案件属于“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自己直接受理的其他案件”呢? 笔者认为,无论是现行刑法典中规定的犯罪,还是其他立法中补充规定的犯罪,只要管辖这些案件与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相一致,检察机关就可以“认为需要自己直接受理”。就经济检察中的案件而论,有以下四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