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末期到冷战初期,苏联坦克设计部门连续设计了一批重型坦克,以应对现实战场和未来战场上的敌手。苏军对这些巨大的坦克寄予了厚望,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但是这些洪荒猛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大量服役,甚至有许多在设计阶段就夭折了。尤其随着战后科学技术和作战环境、作战模式的变化,重型坦克这种设计思维已经落后于时  相似文献   

2.
自从人类走入了电力时代,电力设备的应用便扩展到各个领域。作为军事高科技产品的坦克也不例外。在二战末期,苏联人就在重型坦克的设计中进行了电力传动的尝试,但是却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3.
坦克在一战中诞生,在二战中砺炼成熟,成为一个国家陆军实力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朝鲜战争刚爆发时,美军并不认为朝鲜是能有效使用和发挥坦克作用的地方。那里的地形对坦克来说太过复杂,河流纵横,山路崎岖。但是朝鲜人民军却给美国人上了一课:朝鲜人民军将坦克部队分散配属给步兵,在战争初期发挥了巨大  相似文献   

4.
前言 1847年,英国贵族W·G·阿姆斯特朗创建了维克斯公司。从世界上第一辆过顶履带式坦克,直到英国最新式的挑战者-2主战坦克,可以说,英国坦克的发展是和维克斯公司紧紧联系任一起的。大名鼎鼎的维克斯公司除了研制一批著名的英国坦克外,还研制了一批专用于出口的坦克。早期的有著名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二战后,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维克斯公司研制出维克斯系列坦克,成为“出口坦克的明星”。  相似文献   

5.
德国是最早受到坦克攻击的国家,而它的军队却又是世界上运用坦克最成功的国家,二战期间的纳粹德国装甲兵几乎横扫了整个欧洲,冷战期间分属不同阵营的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各自重建了一支在欧洲当属一流的装甲部队。德国统一后,位于缪斯特镇的坦克博物馆为我们保存了近百年来德国军队所装备过的各类坦克装甲车辆,它们以无言的钢铁身躯叙述着德国近现代陆军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二战期间,德国研制和开发了多种型号的喷火坦克和装甲车辆,建立了合理的喷火装甲部队编制和出色的战术。然而,由于喷火坦克自身固有缺陷,加上其装备数量稀少,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性武器,其战果和在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都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7.
早在二战爆发之前的1939年5月,美国就开始着手研制当时称作M2的中型坦克,其改进型则称之为M2A1。1940年春,德军在欧洲战场上取得的战绩震惊了全世界。尤其是德军坦克部队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不仅使军事专家们看到了坦克的巨大威力,也促使美国陆军意识到仅仅给坦克安装37毫米加农炮是远远不够的,于是立即将M2A1坦克上的75毫米榴弹炮改为加农炮。接着又经过一系列改进,最后在1940年7月11日由美国军械委员会定型为M3坦克。1941年4月,位于美国底特律的克莱斯勒坦克厂等4家企业生产出试验型样车。8月样车试验合格,4家厂开始正式生产该型坦克。截至到1942年12月,各种型号的M3中型坦克一共生产了6330辆。在1941年至1942年期间它陆续在英国陆军服役,并成为英军在北非战场的主要装甲作战力量。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坦克的国家之一,1916年意大利就开始在法国雷诺FT-17坦克的基础上设计菲亚特-2000型坦克,此后又设计生产了菲亚特-3000、CV系列、M系列坦克,积累一定设计经验。但是意大利的装甲部队却并不争气,他们没有利用这些坦克创造出什么值得骄傲的战绩,这一点使当时本来就不怎么优秀的意大利坦克更不为人所知。这一状况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相似文献   

9.
从IS-2到IS-8苏联红军的IS-2坦克性能卓越,叱诧二战战场,但存在载炮弹数量过少和装甲防护能力不足等很多缺陷。为弥补这些缺陷,苏联红军在此基础上又研发了IS-3,并于二战末期投入使用。虽然IS-3的装甲防护能力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但受IS-2的影响,其车内空间仍非常狭小,装载炮弹数量仍与IS-2相同,同时燃料箱也被迫变小。而与IS-3同时开发的IS-4,其综合性能可与欧美的坦克媲美,原计划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43年7、8月间,英国战争办公室就为一种A-41巡洋坦克和另一种更重型的步兵坦克拟订了主要性能指标,这两型坦克均使用罗·罗公司研制的流星发动机,巡洋坦克由英国坦克设计局负责研制(这也是该设计局首次独立承担坦克设计任务),此前  相似文献   

11.
开端 苏联刚刚成立时,根本没有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当然谈小上坦克制造了,国内工业企业至多只能偶尔完成一些修理工作。但是,在外国干涉下风雨飘摇的红色政权又迫切装备战斗车辆来加强红军的战斗力。1924年5月6日,国防工业中央管理局在莫斯科成立,这是苏联国家坦克制造工业发展电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这个系统中,成立丁一个分管坦克设计和制造  相似文献   

12.
网战TOP10     
弹道导弹打航空母舰被美国确认作者刀口点击1428809水量9684 http://jczs.news.sina.com.cn/bbs/index.shtml新浪军事论坛“刀口大侠”2005年开的帖,楼主引美国《2005年中国军力报告》中的一段话:“中国还在探索使用弹道导弹执行反介入/海区封锁任务。”本帖在新浪海军区又再次掀起了讨论“弹道导弹打航母”的热湖。[原创]三代坦克中国惨交白卷作者oooooooodd点击220040水量319 http://jczs.news.sina.com.cn/bbs/index.shtml新浪军事论坛楼主认为包括99式坦克在内的俄系坦克都只能算二代坦克。其许多观点难以让人信服,引来大量反驳帖也就不可避免了。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装甲兵创造性的采用了反应武装甲以来,这种半主动防护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主战坦克加强装甲防护能力的主要备选方案之一。尤其是改装过时的主战坦克方面,爆炸式反应装甲更成为必由之路。挂装爆炸式反应装甲可以在不改动车体结构和基底装甲结构的基础上较大幅度的提升坦克防护能力。首要从成本上就能赢得用户青睐,须知,改装老式坦克以延长其服役寿命,提高其战斗力的军队其预算必定不充分,否则早就买新坦克去了。其次爆炸式反应装甲任对付化学能弹方面能起到良好防护作用,现在的新一代爆炸式反应装甲更对动能弹有效。  相似文献   

14.
尽管是坦克的最早发明者和使用者,但是英国的坦克设计在战后一直固执地走着一条特立独行的道路,很难说它是引导潮流还是脱离主流。当西方的战后第二代主战坦克都以机动性为优先考虑的目标时,英国的酋长坦克却把它放到了最后。这种安排反到使这种坦克成为西方第二代坦克中火力最强、装甲防护最好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网战龙虎榜     
(1)英国的装甲航母到底能装多少飞机? 作者history点击1245水量30 http://bbs.chinesewwii.net/二战论坛在大多数军事爱好者的传统印象中,二战中的英国航母由于更为强调防护性能而导致载机量远不如美日航母,但帖主却以数据为基础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战争中后期的英周航母载机量已有大副增长,每艘舰队航母作战时的载机数量已普遍在40架以上,而战争末期设计的几级航母甚至可以载机70-100架,不少网友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美制专用舰载机投入使用,而英国海军航母设计和使用思路的转变无疑也是航母载机数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网战龙虎榜     
(1)旧梦难温——二战中的意大利海军作者seaofstar点击592水量16 http://bbs.chinesewwii.net/二战论坛意大利海军在二战爆发时拥有不俗的实力,但在战争中的总体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以本帖9000字左右的篇幅自然不能对意海军在二战中的方方面面做出全面详细的记录,但帖主还是为我们提供了某些线索,如对意大利海军失败原因的总结,遗憾的是,文章中描述的个别历史事件存在明显的疏漏甚至错误,不少网友在跟帖中似乎也多局限于对帖主错误的纠正和对文章本身的评价,却没有在原主题下进一步展开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MAN公司概况MAN是奥格斯堡-纽伦堡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的简称(MaschinenfabrikAugsburgNurubergAG)。MAN在商用柴油机和重型汽车界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1897年,狄塞尔在奥格斯堡机器制造厂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当时还没有和纽伦堡机器制造厂合并)。MAN也是世界上掌握柴油机技术专利最多的公司之一。其实早在二战期间,MAN已经成为纳粹德国重要的军工企业,大名鼎鼎的黑豹坦克就有其功劳。MAN生产的军用卡车在战后更是名扬世界,其重型军用汽车在德国国防军生辆装备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一战后的自行火炮坦克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英国坦克的最初亮相曾让德军惊惶失措,但随后回过神来的德军使用火炮抗击坦克,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致使坦克部队遭到很大损失。炮兵成为对抗坦克最有利的武器。为了支援坦克作战,坦克部队和炮兵的协同就成为一种必要。然而,由于当时技术低下,火炮通常由畜力牵引,其机动能力根本不可能与坦克协同  相似文献   

19.
网战龙虎榜     
(1)为什么二战德国不大量给步兵装备自行车? 作者武汉徐点击 5080 水量 108 HTTP://BBS.CHINESEWWII.NET/二战论坛帖主的问题很有意思,二战德军既然因为装备大量轮式和履带式车辆而为后勤问题头痛,又为何不在野战部队给步兵装备无需补充油料的自行车?帖主的观点是德军可能认为自行车越野能力太差,网友们的跟帖则五花八门,有的认为东线道路状况不佳,自行车跑不了多远就得“抛锚”,有的认为在西线自行车  相似文献   

20.
德语“Kettenkrafttrad”翻译出来就是“履带式摩托”,它是一种虽然小巧但却很独特的半履带式牵引车辆。这种履带摩托当然不可能像坦克那样成为战场的主角,因为它无法在运动中发射炮弹。但在二战当时,德军的北部战场是苏联,在苏联的大地上,拥有无数的湿地和河流以及森林。进入春夏季节,那里便是没膝的泥泞;盛夏的炎热和车行过后的尘埃是令人难以忍受的。进入寒冬季节后,则又是一片银装素裹。在高加索山区,那里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