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保外就医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对重病犯人采取的一种特殊服刑方式,其对象一般是患疾病,难以在监狱里生活,随时有生命危险或行动不便的人。保外就医服刑犯在监狱外重新犯罪,应数罪并罚,但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对此类犯人开展侦查和收押存在非常大的实际困难与阻力,法律法规的不明确给该类案件的处理带来一定阻力。因此,应当完善保外就医犯人...  相似文献   

2.
监狱犯人的劳动制度是西方国家监狱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对近代西方国家监狱犯人劳动制度的历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作较为系统、客观的介绍,希望能够对深入研究西方国家监狱犯人的劳动制度,借鉴其中有益的经验教训,使我国劳改经济工作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犯人服刑期间,最大、最终的愿望就是刑满出监,与家人团聚,重归社会。而当出监的日子愈来愈近时,犯人尤其是女犯的心理却变得日益复杂、矛盾。如何面对社会,出路在哪里,是靠别人吃饭,还是自己立足等等问题困扰着她们。有的女犯干脆就说,既然出监后麻烦事这么多,倒不如在监狱内单纯地活一辈子,可见其心情之矛盾。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面临改革监狱生产和犯人劳动的关键阶段,了解一些发达国家监狱生产与罪犯劳动的历史与现状,将会有益于我国监狱生产的改革。一美国监狱劳动的简要历史美国的监狱劳动经历了一个产生流行、衰落削弱、复苏发展的曲折过程。美国的监狱劳动,是伴随着美国监狱的产生而产生的。早在18世纪时,随着早期的美国监狱形式收容所(asylum)、济贫院(workhouse)和看守所(jail)的出现,就实行让罪犯劳动的制度。到19世纪时,随着近代监狱制度一宾夕尼亚制(Pennsylvaniasystem)和奥本制(Anaburnsystem)的建立,监狱劳动仍然是监狱活动的…  相似文献   

5.
保外就医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对重病犯人采取的一种特殊服刑方式,其对象一般是患疾病,难以在监狱里生活,随时有生命危险或行动不便的人。保外就医服刑犯在监狱外重新犯罪,应数罪并罚,但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对此类犯人开展侦查和收押存在非常大的实际困难与阻力,法律法规的不明确给该类案件的处理带来一定阻力。建议修改相关立法,明确收押监管主体,进一步划清职责;明确撤销保外就医的具体标准、操作程序与违法办理的法律后果;加强对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端正执法态度,树立执法为民理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监狱改革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及其意义 (一)监狱改革的基本情势和内涵 第一,监狱改革的动因.监狱改革的动因在于,现时的中国监狱工作存在着需要革新的部分.这种革新便不再是对该部分的修正和完善,而是对改革部分的一种否定和改变.从"监狱经济"出发,"监企分离"、"现代监狱企业制度"以及"收支两条线"等等,都是对中国监狱犯人劳动问题的修正和改善.我们认为,姑且不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但就改革的意义上讲,这些都还不能属于改革的范畴,不宜冠之以改革之美名.如果说,要改革中国的犯人劳动和监狱生产问题,那么,首先就需要弄清楚改革什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司法系统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下,监狱共青团工作总体运行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监狱系统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地理环境,也使得监狱共青团工作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青年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团组织的活力、动力不足等问题,都需要监狱共青团组织提高认识,关心青年民警的成长,开展切合监狱工作实际的活动,帮助青年民警成长成才,切实加强监狱团的建设,努力做好监狱共青团工作。  相似文献   

8.
据香港惩教课最新统计,1991年香港监狱共有1.1万多名犯人,其中32%为非法入境者,5%为越南人。由于该两类犯人不断增加,目前香港监狱的收容数已超过原来设计最高收容数的19%,有一所收容青少年犯人的教导所出现超过收容额成半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劳动改造人员(犯人)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和迫切性。开展这项教育,有利于矫正劳动改造人员(犯人)不健康的心灵和言行,有利于劳动改造目标的实现,若希望道德规范教育取得成效,不但要正确地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还要科学、正确地运用好各种教育手段以及合理地处理好道德规范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折射信息     
越南在战争结束后15年,罪案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女性犯罪,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妇女监狱离首都河内约50公里,处在一片绿油油的田野中,3公尺的高墙上设有围绕电网。该妇女监狱共容286名犯人。犯人的年龄从18岁至52岁,刑期最短的是8个月,最长的是5年,没有严重罪行的刑事犯。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监狱会计制度不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成本进行核算,主要原因是教育改造活动被认为是非生产性活动,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监狱只管支出。这种不核算成本的模式,不利于监狱的财务管理,也很难使监狱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监狱的教育改造效益也无法实现准确考核。实行教育改造成本核算,可为监狱制定经费支出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监狱教育改造模式多元化,罪犯教育改造成本的核算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改造成本核算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监狱企业是改造罪犯工作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为监狱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为改造罪犯服务,不同于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企业。从这一科学定位出发,研究监狱经济的科学发展问题,才能寻找到符合监狱企业及监狱经济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进而推动监狱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监狱作为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真贯彻国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深刻揭示监狱行刑的精神实质,是监狱科学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前提;紧扣监狱行刑的报应职能,是监狱充分发挥刑事政策重要职能的根本保证。在此基础上,切实抓好行刑管理上的具体适用,监狱在促进和谐社会积极构建上的努力才能生动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罪犯教育是我国监狱工作中对罪犯进行惩罚与改造的基本手段之一。从罪犯教育的本质来看,罪犯教育是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两种思想、两种价值取向相互较量、相互斗争的过程。从罪犯教育的地位来看,罪犯教育是充分发挥监管改造效益和劳动改造效益的内在主导力量;罪犯教育是使罪犯由犯罪人转化为守法公民的“治本性”决定因素;罪犯教育是中国监狱充分尊重罪犯,保障罪犯人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罪犯提供医疗保健是监狱的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对罪犯人权的尊重和保障。然而,监狱应该为罪犯提供什么样的医疗保健,法律规定却语焉不详。监狱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就会承担一些不该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制定罪犯医疗保健标准要从实际出发,现阶段我们只能为罪犯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在完善我国的监狱立法之前,根据监狱法的规定,监狱可以先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论以德治监     
以德治监是以德治国思想在我国监狱工作中的具体贯彻和实施,是当前我国监狱全面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迫切需要。坚持以德治监对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狱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德治监与依法治监是一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德治监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树立良好的监狱党风、政风、警风;培植良好的罪犯改造风气,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大力提高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以及弘扬监狱的真善美,体现监狱的进步、人道与文明等。  相似文献   

17.
监狱人民警察是监狱的管理人员,代表国家对罪犯执行刑罚、实施惩罚、管理和教育改造,承担着改造罪犯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国的监狱工作面临着构建和谐社会、“三化”建设、监狱重新分类的新形势,对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位进行科学分类是适应当前监狱工作形势的需要,也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监狱是以刑罚执行为要素的彰显监狱文化力的文化磁场。罪犯在行刑的文化磁场里,在监狱文化力的作用下,产生出独特的文化心理。文化心理是罪犯在改造与行刑过程中对监狱以文化为矫正力的意识作用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反映。罪犯的文化心理通常由文化认同心理、文化需求心理和文化冲突心理组成,具有渐进性、差异性、变更性、递进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开展对罪犯的文化心理研究,有利于科学认识罪犯的改造特性,把握罪犯的行刑轨迹,提升监狱对罪犯的矫治功能和矫正功效。  相似文献   

19.
确保监管安全是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基本前提 ,而任何监管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在罪犯个体心理与外部环境作用下发生的 ,因此 ,运用心理评估手段 ,评估罪犯的人身危险性倾向性 ,了解并控制利于发生事故的条件、因素等 ,就能有效预测并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曾经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监狱工作作出高度评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狱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做法和经验对新中国监狱工作的创建、对毛泽东教育改造罪犯理论的产生和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梁柏台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狱工作的创始人之一,研究其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狱的法制建设、政策确定、机构创建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对于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制度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