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台湾一水相隔的福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90年代以来,已成为国际毒枭看好的毒品过境地,毒品犯罪十分猖撅,成为制、贩、种、吸并发的全国重点省区之一,尤其是冰毒犯罪异军突起,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从1990年至1996年,福建省公安机关破获各类毒品案件1519起,缴获各类毒品2833公斤,抓获毒犯2166人,成绩斐然,同时也令人震惊。随着毒品犯罪的日趋猖撅,吸食毒品的瘾君子不断增多,因此,吸毒和戒毒问题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受全球毒品违法犯罪浪潮的波及,我国毒品违法犯罪形势日益严峻。作为我国毒品违法犯罪有机组成部分的女性毒品违法犯罪也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女性毒品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女性毒品违法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一)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女性毒品犯罪不断增多1981年到1991年我国共查处毒品案件1.29万余起。2000年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9.6万多起。2001年至2004年破获毒  相似文献   

3.
网络贩枪犯罪是影响社会治安的毒瘤,常常与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合流造成犯罪升级,一直都是公安机关打击的重点和难点。针对网络贩枪犯罪的特点与侦查难点提出侦查对策与防控建议并总结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安机关对打击网络贩枪案件所做出的革新与进步,以期加强对网络贩枪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与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09,(2):41-41
2008年1月至11月,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5.5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万名,打掉制贩毒犯罪团伙1291个,缴获海洛因3.91吨。全国共破获非法买卖、走私制毒物品案件16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6名,缴获易制毒化学品748.1吨。去年,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完善打击毒品犯罪机制,堵源截流和缉毒执法取得重大战果。  相似文献   

5.
张召国 《中国审判》2009,(10):34-34
为加大对毒品犯罪源头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制造毒品犯罪,最高人民法院继今年“6·26”国际禁毒日公布五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件后,于9月15日再次公布四起制造毒品犯罪典型案件,其中两起案件中的罪犯张建勋、何其斌已被执行死刑,另两起案件中的罪犯刘招华、梁瑞南于9月15日上午被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6.
涉毒案件中毒品的数量和含量是决定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课以刑罚的重要依据。毒品数量和含量认定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的主观故意与案件量刑。当前,司法机关在办理的许多毒品犯罪(特别是可能判处15年以上刑罚)案件缺乏毒品定量鉴定结论,影响案件审理。笔者从法律和公平公正等方面探讨毒品含量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毒品案件的立案标准问题毒品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和统计,与普通刑事犯罪案件是有区别的,关键是以人计还是以“次数”计,但无论怎样,都应该以现行《刑法》的规定为基础,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目前,公安部禁毒局正在调研。抓紧制定新的统一的毒品案件的立案标准和统计办法。由于新《刑法》颁布实施以来,公安部一直未对原来的立案标准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各地对有关法律理解不一,影响了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活动。从严格执法的角度出发,公安机关有必要制定一个内部掌握的立案标准,以便有所遵循。 1.立案标准是立案的具体化、规范化,不仅是数值的问题,还有犯罪情节和后果的问题。毒品案件一般是根据毒品犯罪的性质立案,即以罪名立案,符合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的罪名即可立案。  相似文献   

8.
死刑是我国打击毒品犯罪,遏制毒品蔓延,震慑境内外毒品犯罪分子的重要武器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对毒品死刑案件中的犯罪情节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审判实践中,由于《决定》规定得较为原则、概括,加之毒品犯罪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从而给毒品死刑案件中犯罪情节的理解与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对此,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就犯罪情节在毒品死刑案件中的理解与掌握等问题予以探讨.一、毒品犯罪死刑案件中从重情节的理解和掌握《决定》除第1条和第16条外,都对毒品犯罪情节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作了规定.涉及死刑的从重情节规定,除第2条规定外,还有第11条分两款规定的两个从重情节.另外,依据刑法总则适用于《决定》的原则,刑法规定的从重原则也适用于毒品犯罪.总括起来,对毒品死刑案件具有影响作用的从重情节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武装掩护走私、贩  相似文献   

9.
2003''广州地区打击毒品犯罪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广州渐已成为跨国(境)贩毒的重要转运站、省内外毒品的主要集散地、毒品违法犯罪方式的辐射中心和国内毒品较大的地下消费市场。广州地区毒品犯罪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地域性,是国际的、国内,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等因素交织的结果。公安机关缉毒部门在工作中,应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缉毒队伍向专业化、高素质化的方向发展,拓宽毒品犯罪情报信息来源渠道,阵地控制向规范、高效方向发展,用高科技手段侦查、取证,充分使用控制下交付的毒品案件侦查手段,加大对毒品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拓展缉毒的警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努力开创缉毒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台湾籍毒贩在福建的毒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涉毒案件中涉黑、涉暴问题更加突出,手段更加隐蔽,对抗性加剧,随着大陆和台湾两岸相继加入WTO,闽台两地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两岸“三通”势在必行,加强对涉台毒品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台湾人在福建毒品犯罪的新特点福建已成为涉台毒品犯罪的重要走私通道除了传统的利用对台贸易港口、码头走私偷运,空港、海港夹藏偷带毒品等方式外,目前还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台湾籍毒贩利用“小三通”:金门——厦门、马祖——马尾直接通航的有利条件,通过厦门同安大嶝岛与金门等的小额贸易活动建立起走私毒品的秘密通道。如2002年4月13日,厦门市公安机关经过缜密侦查破获了一起重大贩毒、贩枪团伙案件,抓获陈树坤(男,32岁,台湾人)等12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台湾人5名),缴获摇头  相似文献   

11.
受国际毒潮泛滥和国内涉毒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毒品犯罪形势严峻。根据2004年6月全国禁毒工作会议精神,为配合全国禁毒工作,加大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于2004年9月下旬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了“毒品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12个省级检察院公诉部门的业务骨干、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和公安部禁毒局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各地在办理毒品案件中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对其中大部分问题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但对部分问题仍存在较大分歧。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形成较为一致意见的问题1.…  相似文献   

12.
费晓华 《法制与社会》2011,(7):185+197-185,197
毒品犯罪作为严重危害国家稳定和发展的严重犯罪,历来是国家严厉打击的对象,我国《刑法》详细规定了毒品犯罪的构成特征及刑罚种类,2008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禁毒法》为防治我国毒品犯罪的蔓延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本文以上海市某基层检察院办理涉赌案件的调研情况为切入点,分析毒品犯罪的新特点、新动向,充分运用提前介入等制度,切实履行检察职能,从严、从快打击毒品犯罪,有效惩治毒品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毒品犯罪出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各地司法机关在办理毒品案件中遇到一些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地惩治毒品犯罪,确保毒品案件的办案质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07年12月26日印发了《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结合起草制定《意见》的有关情况,就其理解和适用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14.
在毒品犯罪中,吸毒型犯罪是造成吸毒者不断增加、毒品屡禁不绝的主要原因,必须予以严厉打击。近一两年来,温州市鹿城区容留他人吸毒案件频发。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对该区容留他人吸毒案件现状分析,提出应对现状、打击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毒品犯罪作为一种全球性犯罪,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为打击毒品犯罪,我国制订了一系列方案,在毒品犯罪的各个环节布下天罗地网,以期彻底消除毒品危害.然而,在毒品犯罪侦查领域,因毒品犯罪的特殊性导致公安机关在犯罪侦查过程中步履艰难,而作为其中一项较为行之有效的诱惑侦查又饱受质疑.因此,本文将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探求完善我国诱惑侦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广东制造毒品犯罪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法学刊》2015,(5):20-25
广东省21个地市均发现并捣毁制造毒品场点,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毒品制造地、分销地、消费地和国际的毒品过境集散地。"12.29"对陆丰博社村涉毒"清剿"行动,是广东涉毒重点整治工作的分界点,对比前后阶段制造毒品犯罪的特征,掌握制造毒品犯罪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制定务实有效的禁毒政策,发挥公安机关在打击制造毒品犯罪的前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严峻的现状①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应当坚持从严打击的方针。死刑作为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是遏制毒品犯罪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新《刑事诉讼法》及两高三部"两个证据规定"②明确"证据标准"和"死刑适用标准"的背景下,检察机关在办理毒品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时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并探索办理毒品犯罪死刑案件的应对策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办理毒品死刑案件要牢固树立人权意识2012年,"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刑事诉讼法》。随着人权保障理念的深入和对死刑理性认识的深化,从严控制死刑适用的政策调整迹象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地同毒品犯罪作斗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法律中将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1985年我国加入了《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和《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在这两个国际公约中,要求缔约国应当将非法持有毒品与贩卖、制造、运输、过境寄发、输入与输出毒品等行为一并作为犯罪惩罚,而且“尤应科以徒刑或其他褫夺自由的刑罚”。全  相似文献   

19.
毒品犯罪案件证据具有单一性、隐蔽性、易灭失性和易变性。而公安机关过于粗糙随意的证据收集,会造成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诸多被动。从检察机关公诉角度对毒品犯罪案件证据收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有利于公安机关更全面地收集毒品犯罪案件证据,从而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毒品犯罪日益严重,素有“无毒国家”、“清静口岸”美称的我国,毒品犯罪也死灰复燃.不仅贩毒案件时有发生,吸毒人数不断增加,而且还引发了各种刑事犯罪案件.为与毒品犯罪作坚决的斗争,我国1990年12月28日公布实施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认了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罪名. 非法持有毒品罪,因其特殊的犯罪对象和行为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