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瑛 《人民论坛》2014,(11):14-18
中国社会当下出现的公共性不足问题,症结既不在于个人主义的泛滥,也不简单地在于传统道德的衰落,而在于"差序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复兴及其所引起的"自我主义"的过分膨胀。因此,重建公共性的核心议题是把个人带回社会即重建个人主义,以个人主义建设为公共性提供价值基础,以公共性建设来引导个人主义远离自我主义。  相似文献   

2.
刘小红 《人民论坛》2014,(11):155-157
风险社会下,"女性自身问题意识"使女性遭遇信仰异化、自我认同危机和主体意识渐趋消解的精神家园困境。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思维方式关注女性问题,为此,有必要借鉴其理论,注重女性教育与素质的提升、引领女性超越精神生活的物化、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和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重建风险社会下的女性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肖瑛 《人民论坛》2014,(4):14-18
中国社会当下出现的公共性不足问题,症结既不在于个人主义的泛滥,也不简单地在于传统道德的衰落,而在于“差序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复兴及其所引起的“自我主义”的过分膨胀.因此,重建公共性的核心议题是把个人带回社会即重建个人主义,以个人主义建设为公共性提供价值基础,以公共性建设来引导个人主义远离自我主义.  相似文献   

4.
刘小红 《人民论坛》2014,(4):155-157
风险社会下,“女性自身问题意识”使女性遭遇信仰异化、自我认同危机和主体意识渐趋消解的精神家园困境.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思维方式关注女性问题,为此,有必要借鉴其理论,注重女性教育与素质的提升、引领女性超越精神生活的物化、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和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重建风险社会下的女性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是职业生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多数女性在其职业生涯发展中都会遇到升迁障碍。从社会文化、组织文化和个人文化三个层面来分析造成女性职业生涯发展升迁障碍的因素,认为社会角色分配、组织文化偏颇、女性个人自我定位等,都是造成升迁不利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性别问题的"知女"是才女神话在当代社会的延续,从其历史发展谱系可以看出,男权中心意识借助于才女神话塑造"知识女神",其实质是以性别权力对知识女性进行规训与约束,而当代消费文化的渗透则加强了其中的庸俗化和符号化倾向。"知女"事件不仅凸显了当代知识女性的现实处境,更昭示了女性自我觉醒与自我解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丰国林 《前沿》2010,(12):153-156
托尼·莫里森和艾丽斯.沃克都是现代著名的黑人女权主义作家,一生都在为黑人女性的自我追寻而写作,作为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她们站在边缘人的立场,关注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性的痛苦,用自己的作品开启了美国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本文综合这两位女作家的几部主要作品,对女性自我意识进行了多层次解读。指出建立在白人价值观念之上的分裂的自我,是造成黑人女性否定自我、迷失自我的原因;而建立在反叛社会价值观念之上的叛逆的自我、建立在黑人文化历史传统之上的完整的自我、建立在姐妹情谊之上的群体的自我、建立在争取女性话语权之上的知性的自我才是黑人女性积极走向成功、开创美好生活的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8.
陈晓丹 《前沿》2013,(4):135-136
文学评论通常以女性觉醒的视角解读凯特·肖邦的作品,本文试图从人性解放与自我认同危机的视角来解读《一双长丝袜》中的桑默斯夫人因个人实现的理想与当时社会价值的冲突所带来的内心痛苦。以一双长丝袜为契机,作者对人性的解放进行反思,同时对影响自我认同构建的社会注视进行剖析,并探讨解决个人认同危机的关键在于打破二元对立的社会价值观,在多元化价值观兼容的和谐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9.
整形美容手术一直是女性主义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而争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通过选择整形美容手术,女性究竟是被资本市场和父权制的合谋所压迫的"文化冤大头",还是通过整形这种个人的身体政治的操作对自我进行赋权的"行动者"?通过反思女性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立场,结合民族志田野调查的素材,本文以女性的整形为视角,探索女性身体在中国剧烈的社会变迁中的顺从和抗争、焦虑和欲望,并试图揭示身体与自我以及身体与社会之间复杂而又矛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发展导向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肯定了青少年的无穷的能量和独特的创造力,强调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关系的相互影响;重点专注于青少年的正面能量与优势,以及其内部和外部的社会资产;通过了解和善用青少年的资源和能力,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价值,了解自身优势,重建自我适应社会角色的渠道,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最终使青少年能有效地面对和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在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和公益服务方面这一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从事社会工作的青年工作者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培育青少年的成长就经常运用了"服务学习""志愿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模式。"服务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广场舞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为什么能让如此庞大的中老年社会群体乐此不疲地学习广场舞,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问题。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视域来探讨广场舞的盛行,或许能为我们解开其中的真正动因。  相似文献   

12.
自由主义的历史可谓不短,但是为什么摆来摆去?都与自由主义的根本性缺陷有关。第一,个人对权益的自我欲求性,使自由主义具有强烈的主观愿望性、空想性。自由主义随社会变化的每次变革都在"个人自由"与"社会公平"之  相似文献   

13.
发展导向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肯定了青少年的无穷的能量和独特的创造力,强调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关系的相互影响;重点专注于青少年的正面能量与优势,以及其内部和外部的社会资产;通过了解和善用青少年的资源和能力,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价值,了解自身优势,重建自我适应社会角色的渠道,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最终使青少年能有效地面对和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在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和公益服务方面这一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从事社会工作的青年工作者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培育青少年的成长就经常运用了“服务学习”“志愿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模式。“服务学习”是一种教育或培训方法,强调运用有意义的社会服务,促进青少年的学习经验,以发展其公民责任、公民参与和个人成长;“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主义的无偿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融合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志愿者也能从中提升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感;而“社会服务”则是指个人或机构为社会或人群提供的有益的服务或活动,服务者可以从服务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体验个人和社会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4.
魏波 《人民论坛》2020,(5):28-31
现代化既包括社会文化结构的重建,也内含了人的自我重建,社会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互交织共同汇成历史变迁的进程。人是推动治理现代化的主体,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需要相应的公民素质。因此,在治理变革的实践中培育现代公民,通过提升公民素质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这是国家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女校学潮中学生的心理及其得以产生的日常情境与历史环境,试图探讨宏观层面的社会历史对学潮学生的主观性倾向和"捍卫人格"的精神气质的影响。正是通过这些个体心理与宏观结构的关联,才能对学潮女学生的言论与行事有更为共情式的理解。学潮女学生经常提到对"人格""女子人格"的捍卫。"人格"作为一种话语,除了表达女学生面对外部环境、捍卫独立与自由的社会性意涵,还具有对于历史上传统女性缺乏"人格"的克服与超越;同时,捍卫人格的学潮实践在伸张个人价值的同时,更包含了对"女子人格"这一群体权利的维护。这四重内涵共同构成了此一时期女学生对于自我的整体性认识,对于理解近代新女性的自我与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考察硇洲岛屿A村广场舞活动的实践过程发现,广场舞活动的开展对推进人口输出型岛屿农村社区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公共生活,提升村庄治理水平,繁荣村落公共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不过,A村广场舞活动也存在时间与农活时间冲突、没有固定的场地、设备落后且无人专门人士打理等问题,为此,政府(村委会)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部门支持和加快专门人员培养等,以更好地发挥A村广场舞活动对培育农村社会资本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5,(11)
<正>广场舞的健康文明开展,事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事关社会和谐,事关城市形象。近年来,连云港市紧紧围绕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统领,以推广普及百姓健康舞为抓手,以"婆婆妈妈"大舞台为创新载体,用制度规范管理广场舞活动,用品牌建设提升广场舞活动,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文明广场舞"、"快乐广场舞"、"健康广场舞"理念深入人心。"婆婆妈妈"大舞台创新案例被中宣部确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一个困扰全球女性的疾病难题。本研究运用疾痛叙事法研究15位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疾痛适应问题,聚焦于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身体—自我—社会身份”关系链在癌症疾痛背景下的断裂与重构。研究发现,疾痛使得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物质基础的身体被破坏,引发青年女性患者自我认知的紊乱与身体意识的觉醒,身体与自我关系的断裂,令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与周围环境出现关系精简化和情绪内向化。随着自我认知的调整,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发挥主体性,从接纳真实的自我到重构人生价值序列,通过病友间建立的互助关系,构建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新的身份认同,应对社会的污名化,最终完成自我的“新旧生活”交替。基于身体损伤与心理机制之间的关联,注重主体性在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突出“人文关怀”的医疗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中,女性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机会和空间,外出旅游也成为她们获取个人体验、追求个人需要的一种手段。女大学生是青年知识女性的代表,已有研究只对其旅游行为特征和旅游市场开发有一定分析,而相关的旅游体验研究还较为缺乏。通过对昆明女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其旅游体验主要为关系补偿体验、环境补偿体验、遁世体验和认知体验。旅游过程中的想像体验和旅游后的治疗体验也较为常见。这些旅游体验来自于她们自我认同、自我表现、认知外界和追求真实性的需要,并受到心理、文化、社会、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与女性职业地位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志坚 《青年探索》2003,65(3):38-40
在中国近二十多年的社会巨变中,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对个人的职业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个人的职业获得与流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流动空间的加大,并未给女性带来与男性同等程度的职业流动机会,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职业流动面临更大的压力和障碍,因此女性的职业地位变迁更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开放程度。在此,女性的职业地位是指不同群体女性在就业过程中与男性相比较的权利、资源、责任和作用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女性职业地位的发展变化,既反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