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是全国建立较早,为全国培养法医学专业本科生最多的单位。1980年原山西医学院与山西省公安厅率先在全国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创建了法医学专业并于同年招生。1983年,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在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召开了“全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座谈会”,对山西医学院创建法医学专业给予充分肯定,同时确定了全国普通医学院校恢复法医学课程。1984年教育部委托山西医学院举办了法医学高师班,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法医学课程培训师资2001年山西医科大学成立了法医学院和司法鉴定中心…  相似文献   

2.
<正>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的前身是华南医学院法医学科,始建于1953年,至今走过了53年的历程。197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法医学本科生、法医学硕士研究生,1984年成立中山医科大学法医学系,1985年成为国家教委批准的第一批法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开始接收法医学博士后人员;2000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6年我系法医病理学课程被评为中山大学和广东省精品课程。我系是我国现代法医学的发源地之一,目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居于国内同行前列。我系拥有多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法医学专家祝家镇教授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法医病理学》第一、二版,曾任全国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景元教授主编了全国医疗系统编教材《法医学》及国内现代法医学第一部专著《实用法医学》等多部专著,曾任教育部全国法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法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教材组主任;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物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竞花兰教授主编了《法医病理学立体化教材》纸质文本及建立配套学习网站;另主编《法医探索性实验教材》;现任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科组副主任、广东省法医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3.
<正>基本概况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由我国著名法医学家胡炳蔚、刘明俊两位教授创建于1953年,是国内最早创建法医学本科专业的原卫生部直属的6个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多次在国内同类专业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A++专业)。1996年成立全国首家法医学院,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999年被批准建立我国唯一的卫生部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建法医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  相似文献   

4.
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由胡炳蔚、刘明俊教授创建于1953年,1985年成为我国第一批建设的法医学系之一,1996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法医学院,1997年被陕西省政府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998年获法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批准为卫生部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共建),同年招收法医学项目博士后。2001年成立西安交通大学法医中心,。同时被陕西省司法厅批准为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2002年被评为为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系主任为李生斌教授。目前本学科有教授8名,其中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5名;…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大学法医学科源于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科,20世纪50年代由吴家馼、吴梅筠等老一辈法医学家携手创建。是1979年我国首次招收法医学本科生的三所院校之一。1983年,由教育部、公安部、卫生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的“晋祠会议”决定华西医科大学等六所院校设立法医学本科专业,尔后成立法医学系。1990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8年批准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建立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同年成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法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01年,成立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2005年法医学专业批准为四川大学品牌专业。本学科点在承担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培训法医专业技术人员方面有雄厚的基础。在吴家馼教授、吴梅筠教授、刘世沧教授、刘协和教授、江焘教授等前辈学者的倾心关注下,本学科点师资已经形成了一支学风严谨、年龄及学科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国家专款建设的法医学大楼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仪器设备与国外法医学实验室相当。本学科点开展了广泛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已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2005年成为国际法医遗传学会(ISFG)中国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学院的司法鉴定机构为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是司法部于2001年首批批准的面向社会服务司法鉴定机构,开展有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物证学及法医毒物分析等鉴定项目。  相似文献   

6.
《法医学杂志》2023,(2):193-199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医学专业的创建和法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的热点问题。43年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坚持公安-院校联合办学,协同创新,形成了“一联合、两突出、三结合、四位一体”的法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5+3/X”一体化改革,在教学、科研、鉴定、专业、学科、团队、平台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和管理体系,为中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作出历史性贡献,为法医学一流专业和法医学一级学科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国家新型法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培养模式的推广有利于法医学科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建设、区域社会发展及法医学事业建设输送更多优秀法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的前身是20世纪二十年代建立的满洲医科大学法医学教室,1946年改为国立沈阳医学院法医学科。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被并入中国医科大学病理学系法医学组。1951年,法医学组受东北人民政府司法部委托,组织法医培训班,开设了《法医学》课程进行法医学教学。1952年9月,正式成立法医学教研室,承担本校各专业学生的《法医学》课程教学。1954年,陈东启、贾静涛教授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高等医学院校用《法医学教学大纲》的制订工作。1955年,受卫生部委托承办了第一期法医师资进修班,为我国医学院校新组建的法医学教研室培训师资22名。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6):547-551
林几是公认的中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他创办北平大学法医学教室任主任教授,创办法医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创办法医学杂志《法医月刊》,创办中央大学医学院法医科任主任教授;他引进现代法医学,规划全国"在重庆、北平、武汉、上海、广州、奉天建立6个法医学教室";他用现代法医学科学检案、教育学生,培养全国法医检验员班、法医师班、法医高师班,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他的"大法医学"发展理念、"实验法医学"观点、法医学鉴定文书公开的做法,以及敬业精神、个人品德和对法医学的理解,都在我国现代法医学发展史上留下深深地烙印,在当时乃至当代,都有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林几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校长席合意同志,1990年荣获临汾地区"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1996连续6年获县级"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1995年被评为市级"模范个人";2001年荣获市级"化学学科带头人"称号;2002年被山西省高校工委和山西省教育厅授予"2001年度山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侵权责任法》实施至今,质疑法医从事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并因此主张医疗损害鉴定应回归由医学会主导的论调有所抬头。本文从法医学的学科定义和研究内容、法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法医学专业设置和学位授予、法医与临床医生的教育背景和从业情况、医疗损害法医学鉴定与医学会鉴定意见的实证比较、法医主导司法鉴定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习惯等多个角度论证了法医从事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中立性、合理性、科学性,指出法医参与和主导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才是正确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1.
法医本科生实行公安业务见习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目前大学教育中的主题 ,是时代的要求。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医人才关系到国家法医事业的发展。现今的法医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过去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思路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的逐步健全 ,对法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因此 ,作为法医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 ,必须改革完善现行的法医学教育模式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以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法医。长期以来 ,法医本科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问题一直困扰着法医学教育工作者 ,由于社会上存在着对法医工作的偏见以及法医本科生对司法部门中法医工作缺乏了解 ,法医本科…  相似文献   

12.
贾静涛教授(1927-),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45年3月入原盛京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1950年4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原任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成立,任系主任兼法医血清学教研室主任及法医学概论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医科大学科研处处长、日本久留米大学医学部客座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访问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医学杂志》副主编、全国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国…  相似文献   

13.
<正> 上海市法医学学会于1987年12月10日召开了成立大会。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科学中心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法医学基地之一。解放前,曾有一个法医学研究机构,有一批法医学专家。解放后,曾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法医研究所,为全国培养了多批专职法医,为我国法医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  相似文献   

14.
塞德里克·基思·辛普逊(Cedric Keith Simps-no)是世界著名的英国法医病理学家,伦敦大学法医学荣誉教授。1907年基思·辛普逊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医生家庭。1930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盖氏医学院(Guys Hospital)。从此,他就在这所著名的大学开始了漫长的法医生涯。1946年,辛普逊被任命为伦敦大学法医学科的第一个高级讲师,1962年成为该学科的第一个教授。辛普逊是英国“法医学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并多年担任该协会的负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首届全国法医学本科技能竞赛试题质量和选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我国法医学专业本科生病理阅片能力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方法搜集试题及选手成绩,计算试题信度、难度、区分度;将考生按性别和年级进行分组,对各组学生的三部分(组织病理学基本病变、常见猝死疾病病变、法医病理学专业知识)成绩以及总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试卷信度系数为0.991,信度优秀。区分度为0.30~0.98,整体很好。各题难度在0.29~0.89,试卷总体难度为0.66,难度适中。不同性别、年级的考生成绩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首届全国法医学本科技能竞赛试题安排合理,难度适中,区分度好;法医学本科生法医病理组织切片的阅片能力一般,小部分较差,法医专业本科生法医病理学阅片能力尚待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临床学、法医毒物分析及法医精神病学等主干学科。欧美等发达国家将法医学课程列为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必修课程。我国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法医学也作为必修课程。目前,我国很多高等医学院校为非法医学专业开设法医学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但对于非法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由于缺乏专业上的重视,加上传统  相似文献   

17.
招生信息     
为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 ,提高在职法医人员的业务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 0 0 1年 9月将开办法医学研究生课程班、全国法医学进修班和法医学专升本自考班。(一 )法医学研究生课程   1 招生对象 :凡具有学士学位 ,从事法医工作一年以上人员。2 教学方式 :脱产一年学习基础课程 ,考试合格将发给结业证书。第二、三年做课题研究 ,通过全国英语考试和论文答辩 ,将授予硕士学位。(二 )法医学进修班   1 招收对象 :凡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从事法医学工作 (或即将从事法医工作 )人员。2 教学方式 :理论课学习半年 ,实习 1个月 ,成…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云南边疆对法医人材的迫切需求,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输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材,昆明医学院法医专业1984年正式筹建并于同年招生,1988年由国家教育批准成立法医学系,属于全国八所高等医学院校法医学系之一,主要为云南省公、检、法、司系统及全国部分省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医学理论知识和法医学专业知识及技能,能够从事法医学鉴定和研究工作的综合性、实用型、高素质的高级法医学专业人材。法医学系经过16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形成了具有结合我省省情的办学特色,已成为云南省法医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吴梅筠教授,1926年生于浙江省黄岩市.1952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毕业.1953年7月参加卫生部主办的法医学高级师资培训班结业后被分配至原四川医学院.吴梅筠教授与吴家馼教授一起正式开创了法医学教学、科研和检验工作.1983年建立法医学教研室,任教研室主任.1986年成立法医学系,任法医物证教研室主任,是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和四川省法医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980 1982年赴美国,进修免疫血液学.1984年6月12月赴澳大利亚合作进行计划生育科研.1985年1月作为国家教委组织的法医学教育考察团成员兼翻译赴美国考察.1990、1991年曾两次赴日本参加第一届国际法科学进展学术会议及日本第75届法医学学术年会,并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吴梅筠教授现为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教授,硕士、博士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昆明医学院客座教授,国家教委"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医学会理事、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物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法医学常务理事及法医物证检验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法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医学杂志>副主编及英文编审、<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及<中国输血杂志>编委.1991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吴梅筠教授长期从事病理学和法医学的教学、科研及检案工作,为中国法医学事业,特别是华西科大学法医学系的建设、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胡炳蔚教授1926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5年进入原中央大学医学院(现为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1951年继入该校第1届全国高级法医师资班进修,1953年由中央卫生部统一分配至西安医学院工作。一直从事法医学教学、科研及检案实践,40多年来从未间断。他是西安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创始人,首任法医学系主任和法医毒理学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医学会首任理事长、全国法医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法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法医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第6届及第7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陕西省人大法制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