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由传统电信诈骗转向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后盗窃银行账户存款犯罪,犯罪分子进一步通过结合新开发的网银电子支付工具与业务验证漏洞设计诈骗陷阱,诱骗相关信息进而盗窃存款。必须从落实金融、通信行业社会安全责任入手,加强警银、警通协作配合,形成有效合力,联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要立足警银大数据,完善金融机构内部业务与风险控制,建立警银风控信息化合作新机制。同时要提供安全咨询服务,帮助群众提高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形成制造木马、传播木马、盗窃QQ账户信息、第三方平台销赃、洗钱等分工明确的网上黑色产业链。QQ盗号黑色产业链犯罪侵犯QQ用户的个人信息、虚拟财产和现实财产,严重危害了我国网络环境的健康运行。对QQ盗号黑色产业链犯罪的认定及应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对支付体系的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随之产生的违法犯罪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在移动支付运营过程中出现了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侵犯财产犯罪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等。应从制度上突出沉淀资金安全保障,健全行业协调机制;用户应增强安全意识,谨慎使用支付平台交易,杜绝网络赌博;技术上应从移动终端入手,采取多种验证机制,从通讯网络入手,提高交易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盗窃案件的侦查取证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网络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尤其是网络侵财类犯罪日渐猖獗。网络盗窃所具有的空间跨度大、作案时间短、犯罪成本低和隐蔽性强等特点,使得侦查机关面临着严峻挑战。基于网络盗窃案件的独特性,侦查人员可通过相关性、功能性和时间性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进行网络盗窃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5.
新型网络移动支付方式的风靡,使侵财犯罪自物理现实空间向网络虚拟空间逼近,为本就困难重重的侵财犯罪活动的认定再设障碍。司法实践中常见的认定通常有盗窃、诈骗与信用卡诈骗,具体到个案而言,在结合相关案情的同时,认定新型支付方式下的侵财犯罪需要把握该类案件的刑法规制和惩罚的思路,涉及到支付宝密码与绑定信用卡密码的关系、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余额与信用卡余额的关系以及新型网络侵财行为"秘密"进行与"公开"冒名的关系。此外,在相关案例中,更有必要将对于非法获取支付程序内用户资金行为的认定与对于非法获取与支付程序绑定的银行卡内资金行为的认定予以区分。  相似文献   

6.
从经侦实践看,涉税犯罪案件中的“中间人”犯罪日益突出,严重危害税收征管秩序,已成为当前打击涉税犯罪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该类犯罪的成员一般分为三大类,并存在依托当地特色市场、呈现专业化与职业化趋势、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业主和个体经营户较多、流窜作案和向快捷安全、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网络、手机短信等销售方向发展等特点,作案手段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环节有自身的规律。只有突破“中间人”环节,才能更好地整体打击涉税犯罪。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的侵财犯罪相比,涉第三方移动支付侵财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并没有面对面的接触,犯罪行为模式也与传统盗窃、诈骗等犯罪有所不同,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该类新型案件的定性存在一定的争议。涉第三方移动支付侵财犯罪中虽然被害人对于财物的去向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但仍因为犯罪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处分决定,符合诈骗类犯罪的行为特征。同时根据该类具体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被害人主动操作型与犯罪人主动操作型两种,前者应定性为诈骗罪,后者应定性为信用卡诈骗罪。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科技推动了手机网络游戏行业的迅猛发展,而手机网络游戏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也随之滋生蔓延。手机网络游戏违法犯罪具有隐蔽性强、犯罪成本低、打击难度大等特点。当前该类型违法犯罪已经拥有一定规模,如进一步蔓延,不仅将严重侵害公民、游戏公司的合法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还将威胁到手机游戏产业和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分析研究手机网络游戏领域违法犯罪模式、作案手法及其特点,切实加强宣传防范,构建专业侦查打击机制,完善虚拟财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网络交易平台规范建设,是有效防控其滋生蔓延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打击网络传销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是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的重要职责。从"GBC"案件看,网络传销犯罪呈现出依托网络、扩散速度快;层级严密、规避风险;传销模式易被复制;审讯抵触、反侦查意识强;证据隐蔽、电子数据成关键等新特点。公安机关在打击防范网络传销犯罪时,需要运用数据思维,从犯罪公司入手,建立"主动侦查、情报导侦、合成作战"的办案机制,强化"电子数据""司法审计"的法定证据作用,加强"平台"和"类罪模型"建设,注重事前防控,精准有效打击网络传销犯罪。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加速迭代,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双层社会"逐渐形成,传统犯罪向网络空间发展蔓延,且随着犯罪手段不断升级,打击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结合武汉实际,从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层面,以探讨提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效能为着眼点,对新型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预测,提出针对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264条关于盗窃罪的规定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三种新型盗窃行为归入盗窃罪中,并没有规定盗窃数额的限定,从而扩大了盗窃罪的适用范围,加大了盗窃罪的打击力度。自从三种新型盗窃罪的规定出台以来,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较多问题,诸如对新型盗窃罪中"户"、"凶器""扒窃"内涵的界定,新型盗窃罪的入罪标准及犯罪形态等。为了正确适用《刑法》,准确地打击盗窃犯罪分子,实现刑法保护机能和保障机能的统一,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三种新型犯罪的理解适用及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期待新的司法解释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当前支付行业迅速发展,支付方式日益更新,第四方支付的出现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第四方支付也逐渐沦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工具,用于从事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盗窃、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犯罪手段隐蔽、资金交易复杂、犯罪呈产业化发展、民众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给发现、调查、打击、防范此类犯罪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公安机关应拓宽案源渠道,多途径获取线索;创新侦查手段,全方位收集证据;强化侦查经营意识,实施深层次规模打击;树立防范意识,多元化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当前支付行业迅速发展,支付方式日益更新,第四方支付的出现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第四方支付也逐渐沦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工具,用于从事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盗窃、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犯罪手段隐蔽、资金交易复杂、犯罪呈产业化发展、民众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给发现、调查、打击、防范此类犯罪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公安机关应拓宽案源渠道,多途径获取线索;创新侦查手段,全方位收集证据;强化侦查经营意识,实施深层次规模打击;树立防范意识,多元化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前盗窃犯罪呈现团伙犯罪、流窜犯罪增多,盗窃国有财产、盗窃金融机构案件增多的特点,为扼制盗窃犯罪居高不下的态势,应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打击力度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抢劫、抢夺("两抢")、盗窃犯罪案件居高不下,盗窃犯罪呈现出盗窃车辆案件多,盗窃公共财物多,共同盗窃犯罪多,盗窃目标明确的犯罪多等特点."两抢"犯罪呈现出犯罪手段形式多样,危害性大,车匪路霸案件突出,罪犯流动作案多,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团伙犯罪较为普遍等特点.其原因主要受社会上拜金主义、片面追求物欲风气,社会主体贫富差距拉大,有关部门管理混乱,控制弱化,司法机关打击不力,某些人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泰山区公安分局破获的特大盗窃犯罪团伙,具有侵害范围广、选择性强,作案时间多集中在凌晨1-2时,盗窃目标广泛等特点.对此,应采取措施,强化治安管理工作,以有效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17.
网络赌博犯罪侦查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赌博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和工具的新型犯罪形式,存在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的特点。侦查实践中,应针对网络赌博犯罪发现难、调查取证难、侦查协作难、赃款追缴难和打击根除难的特点,采取"情报导侦"、"跨区域办案协作"、"多警联动"、"警银合作"、"警检协作"等侦查机制,以提升侦查效能,有力打击网络赌博犯罪。  相似文献   

18.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即时通讯工具,具有操作简单、支持群聊、便于添加好友、实时对讲等功能和特点。犯罪嫌疑人将其作为"新工具",用来实施诈骗、盗窃、强奸、抢劫和敲诈勒索等犯罪,且上述诸类犯罪具有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均年轻化、侵害目标易寻找、犯罪成本低、作案时间地点不确定、隐蔽性强的特点。应加强宣传、严格监管、加快信息化建设来应对上述诸类犯罪。"微信"的应用导致传统的"语音"和"短信"减少、QQ使用率降低,侦查人员应转变侦查思路,通过手机研判、号码查找、图片比对、位置定位、伪装侦查等手段更好地利用"微信"服务侦查实战。  相似文献   

19.
网络赌博作为集网络犯罪和赌博犯罪于一体的新型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时空跨度大、监控困难、危害极其严重等特点。作为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从法律防控、网络警务、社会治理三方面综合防范网络赌博,为打击、防控网络赌博犯罪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领域中,针对金融消费者的刑事犯罪主要涉及侵犯公民财产权类犯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犯罪。针对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实施非法集资侵犯公民财产权类犯罪类案件,刑法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打击。针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犯罪,应适当放宽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的入罪标准。强调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刑事保护与刑法谦抑精神并无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