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1月05日《人民论坛》刊登文章认为,此次"问责风暴"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和政权建设、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的一个明确信号,有利于巩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树立党和政府的国际形象,对各层级的官员也起到了一定的震慑和警示作用。但如果不重视建立健全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无论这样的风暴再多,再大,也只不过是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2.
哲卞 《辽宁人大》2009,(2):38-39
近段时间,一批官员因严重失职酿成重大责任事故而被问责。从山西省省长孟学农辞职,到三鹿奶粉事件导致石家庄市委书记、市长等一批官员相继被免职;从河南登封煤矿事故后第二天市长被建议免职,到阳宗海污染事件中玉溪副市长被令引咎辞职,让我们看到失职问责已经成为监督百官的利器。  相似文献   

3.
《民主与法制》2010,(4):62-62
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有关规定.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在过去的一年里.从中央到各地问责办法的纷纷出台,到一批批官员被问责下马,在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杨小军教授看来.这表明,党和国家在廉政建设以及公务员作风建设上,  相似文献   

4.
制度更重要     
刘思 《中州统战》2002,(5):31-31
曾在报上看到一则短新闻,印象颇深:“全国政协委员杨天全在谈到反腐时说,通过教育,提高干部觉悟固然重要,但制度更重要,要在客观上使干部没有干坏事的机会。他说,他在联合国任职30余年,从未耳闻有官员贪污现象。并非联合国官员都是圣人.而是制度严谨使然。”  相似文献   

5.
我国官员问责制自2003年非典时期浮出水面后,一直是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建设责任政府的力度不断加大,官员非正常下马现象不断增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官员问责制实施至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问责官员的复出作为这一制度最具争议的部分,在近两年已经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些重大公共事件中被问责的官员悄然或闪电复出,令民众意见不一。官员不可能不犯错误,犯错误的官员重新任职无可厚非,但是,面对百姓的关注,让有能力的问题官员复出,更应该注重其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我们以县乡换届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主动作为,健全机制,扎实推进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副科级以上的党外干部41名,占到全县干部总数的8.15%,党外干部提拔使用达到了历史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7.
一个在工作上没有明显失误的领导是不是好领导?我们很难回答。一个在工作上没有明显失误,但又确实没有创造过任何政绩的领导是不是好领导?我们的回答是:不是。一个在工作上虽有过失误,但一方面又确实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过不少政绩的领导是不是好领导?我们的回答是:是。可目前的情况是,我们很多领导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便处于这样一个中间状态:你虽然指不出他存在什么问题,但你也找不出他有什么政绩。“太平官”思想诱惑着他们,使之成为“中间状态”官员,他们占到了我们整个领导干部队伍的一半以上。他们不想创新,不敢创新,或者说根本没有能力创新;他们怕创新会带来风险,会乌纱难保,所以“不求有所为,但求不出错”。这样一来,作为生产力推动者的这一部分领导干部,就没能起到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于国家、于人民的利益都极其有害。 2004年10月1日,《大连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正式实施,矛头直指“中间状态”官员。《办法》也许不是很成熟,但其传递的信号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太平官”的思想根基已经开始摇摇欲坠。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区级人大常委会的制度建设,一要提高认识、务实加强制度建设的思想基础,二要完善体系、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三要健全机制、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公民知情权与地方人大信息公开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煜 《人大研究》2006,24(5):25-2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也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因此,探讨公民知情权与地方人大信息公开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知情权的提出与信息公开制度的兴起“知情权”一词来自英文“right to know”。“知情权”也称“人民的知情权”(people’s right to know)或“公众知情权”(public’s right to know)。我国学者一般称之为“知悉权”“、情报权”或“信息权”。知情权,是一种个人权,是指公民有权了解社会诸活动的权利,它包括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其他事务的了解要…  相似文献   

10.
郑勇 《人大研究》2014,(4):9-13
<正>当前,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尚未能建立起科学的联系,代表和群众之间的互信互动制度还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一、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人大工作的本质体现,是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持与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新型政治制度正式建立以来,厚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汲取人类政治文明精华,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确实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相似文献   

12.
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是协调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整体运行的系统工程,其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宽。长效机制构建的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使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任重而道远。加强和改进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机关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必须重视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当前,机关基层  相似文献   

13.
正促进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需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地方人大工作实际,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成果,不断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法律制度建设。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方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表现为三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有法可依;促使代表履职更加积极主动,提升了人大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密切了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升了代表在选民中的形象和地位,增强了对人大制度的认同感。虽然我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  相似文献   

14.
陶建军 《中国民政》2010,(11):60-60
安徽省芜湖县民政局紧紧围绕全县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大局,建立健全民政党风廉政制度.深入开展民政法制宣传.规范民政行政执法程序.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一深化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完善各项民政制度.加强对民政资金的监管.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影响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肖善芳 《桂海论丛》2011,(Z1):19-21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人才,增强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2010年初,自治区党校在全校主体班培训学习中开展的晚聚习活动,认真履行了组织党员学习的职责,充分  相似文献   

16.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立精选议题制度。在议题的选择上,商河县人大常委会本着少而精、高质量的原则,有重点、有计划的选择议题。一是内容上突出重点。做到“四个围绕”即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围绕重要法律法规的实施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执行情况;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原则上科学准确。坚持依法办事,讲求实效和群众利益原则,确定会议议题。三是程序上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将"党内法规体系"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制度建设是党内法规体系的有机组成,加强党的工作作风制度建设是推进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依法治国精神的应有之义。一、党的工作作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工作作风是党组织和党员在同人民群众的日常交流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1它直接关系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报告鲜明地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永忠 《人民论坛》2012,(25):40-42
靠什么去管理拥有8200多万党员的政党,靠什么去管理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结论只有一个——既靠教育,更靠制度32年前的8月18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一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