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居民生活状况、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过程。研究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因此,可以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统筹城乡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区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显示:湖北各地市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从分项指标的内部差距来看,各市在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专业化、空间集聚、解决民生等方面需要强化。 应该立足各市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省域城镇化质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居民生活状况、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过程。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十二五时期,研究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本文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统筹城乡指标七个方面构建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我国省域城镇化质量差异,并将各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做对比分析,以期针对各自不同类型采取对策推进各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居民生活状况、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过程。研究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本文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统筹城乡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区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运用SPSS做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湖北省各市域城镇化质量及不足,并将人口城镇化率与城镇化质量做对比分析,以期针对差距与问题采取对策,推进各市城镇化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为了提升农村发展动力,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缩小城乡差距提出的两大重要战略。为了实现我国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必须明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新型城镇化带动与支撑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反哺与助推新型城镇化。河南省濮阳市通过县域经济与特色小镇的载体支撑,城乡经济与本地区特色产业对接,聚集产业要素,实现城镇利益和乡村利益的双赢,以此促进城乡融合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本文以江宁、吴江、武进、萧山等9个城市郊区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空间集约、城乡统筹5个方面指标的区级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这9个郊区的城镇化质量,发现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比人口城镇化单指标更科学、合理;并立足于江宁区指出其城镇化质量提高的优势与不足,提出进一步提升其城镇化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蓬莱市从实际出发,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园区带动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路子,为推进县域城镇化积累了经验。为确保园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融合,并取得显著成效,需强化产业园区的功能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聚集发展、载体功能提升、土地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既是经济政策的重点,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提升城镇化质量是我们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互动,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2.以人为本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城镇化质量和数量均衡发展;3.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4.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协调发展;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由偏重经济发展转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9.
2012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城镇人口首超农村,这是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关键期。中国城镇化的加速,也为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机遇,教育与城镇化进程和谐同步成为民生命题。国家开放大学作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的新型大学,与中国城镇化有着良性互动关系,在城镇化进程中尤其是提高小城镇发展质量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市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通过调研,充分认识,对合肥市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并从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切实做好小城镇发展规划、努力健全小城镇功能、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积极消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体制障碍、充分调动农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等数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二者关系如何对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5-2012年福建省县域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城镇化率和时间的双重门槛效应,在县域城镇化率低于0.429前,城镇化率的提高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在城镇化率高于0.429后,城镇化率的提高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文章就实证结论给出了可能的解释,并提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妥善解决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必须加快推进改革。因此,努力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推进人口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钓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今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经纳入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这个重要的时代特征和政策指向,为统筹城乡与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我们需要认真把握,坚持按比较优势原则提升县域要素禀赋,积极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改革公共财政,创新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县城成为城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点环节,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实施,推进县域城乡融合正当其时。公共产品一体化是城乡融合的重要载体并具有先导作用。其中,社会公共产品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经济公共产品一体化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数字公共产品一体化促进城乡治理融合。县域公共产品一体化受到城乡二元体制、县级财政能力、县域公共产品特性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板等因素挑战。需要统筹规划、构建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公共产品分类转型供给、全面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等,以公共产品一体化引领县域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组成部分,是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手段。与发达地区相比,青岛县域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少差距。主原因是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企业发展环境、企业规模与企业的规范发展存在差距,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弱等。加快青岛县域经济发展,首先加快青岛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增强辐射作用,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二是加快培育县域经济中的企业主体,促进企业的规范健康发展;三是为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培育发展壮大的土壤,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大战略、大课题,对于扩内需、稳增长、促转调、惠民生,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制约因素,指出应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市场运作为主导,以城镇质量内涵提升、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走出一条四化互动、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思想,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了2002-2012年合肥市城镇化质量水平。结果发现,合肥市近十年来城镇化质量有较大提升,其中,2006年和2012年城镇化质量得分上升得最快。联系事实分析原因,进而得出经济发展是城镇化质量提高的基础,统筹、协调五个方面的发展,提高政府管理竞争力,依托城市群发展等启示。  相似文献   

18.
用智慧城市的理念助推城镇化发展,是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大举措,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贵阳市,城镇化率虽已达73.2%,但城镇化发展的内涵质量有待提高、有待智慧的发展。贵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应从顶层设计、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持续发展;加强基础、整合资源;智慧社区、城乡一体;民生为本、智慧推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机制、加强保障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点,青白江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其城乡格局日益清晰、主导产业初具雏形、城镇综合承载力稳步提升,但要解决城镇化质量不高、水平滞后、进程缓慢等深层次问题,必须强化产业支撑以增强城镇化动力,突出服务保障,增强城镇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县域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县级政府是地方政府中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承担着最重要职能、任务的一级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正是由于农村城镇化实践之于中国现代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县级政府利益影响农村城镇化的现实性和严峻性,笔者选择县级政府利益为切入点,着力研究县级政府利益发生作用的原因,提出消弭县级政府利益以促进农村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