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把绝对忠诚摆在首位、以服务人民为终极取向、以无私奉献为基本要求。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今天,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增强警察综合素质、促进警察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树立警察良好形象、提升公安软实力的内在诉求,同时也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现实需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完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强化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健全人民警察道德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保护与人民警察执法权力行使问题同等重要。加强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保护,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警察维护民警自身合法权益重要性和急迫性的认识,建立保护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能力,严厉惩处侵犯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3.
人民警察的职权,是《人民警察法》的中心内容之一,人民警察能不能依法行使职权,是《人民警察法》能否得以贯彻的关键。所以,本文专就此谈谈我们的看法。 笔者认为,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必须坚持做到: 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人民警察法》第三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  相似文献   

4.
知识卡片     
人民警察警容风纪管理和纠察办法 第一条 为严格人民警察警容风纪管理,保证人民警察警容严整,仪表端庄,守纪律,讲文明,有礼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民警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  相似文献   

5.
公安院校必须强化警察角色意识教育,这对于帮助学生实现由普通老百姓到预备警官的角色转换,明确人民警察的行为规范,正确履行人民警察的职责,成为合格的人民警察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正执法是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公正执法就是要依法行使职权 ,不得偏私 ;就是要平等对待当事人 ,不得歧视 ;就是要合理考虑相关因素 ,不得专断。人民警察必须做到公正执法。公正执法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是人民警察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也是履行人民警察职责的内在要求和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社会治安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违法犯罪活动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持枪抢劫,持枪杀人等暴力犯罪屡有发主,这就增多了人民警察临战用枪的概率。人民警察要做到依法临战用枪,一方面要求人民警察加强学习《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另一方面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具有对突发情况准确判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不良风气的影响 ,在近二十年来 ,人民警察队伍的道德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中 ,必须深刻认识加强人民警察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人民警察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主体只能是人民警察,但并不是每个民警都能成为其职业道德的合格主体。真正成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合格主体,必须在认识与素质上进一步加以提高。在新世纪加强人民警察的自律性,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水准,不是在静态的状态下孤芳自赏的自我循环与封闭的完善过程,而是要在具体的对象活动中,用实际行动与良好的道德风貌与水准来体现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精神体认与实践规范。  相似文献   

10.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主体只能是人民警察,但并不是每个民警都能成为其职业道德的合格主体。真正成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合格主体,必须在认识与素质上进一步加以提高。在新世纪加强人民警察的自律性,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水准,不是在静态的状态下孤芳自赏的自我循环与封闭的完善过程,而是要在具体的对象活动中,用实际行动与良好的道德风貌与水准来体现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精神体认与实践规范。  相似文献   

11.
关于“执政党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之“执政意识”,“执政党意识”的概念更能比较科学、完整地体现本义,曼能从执政权力和执政责任两个方面全面地认识执政党的意义,更好地树立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沟通意识、法冶意识、服务意识等执政党意识,从思维方式和执政实践中完成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责任意识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的责任意识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人的责任意识本身就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责任意识的培育包含着四个维度,即对自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然负责,对未来负责。  相似文献   

13.
儒家认为“死生有命“,应“不语怪力乱神“;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但应“养生丧死“、“厚生薄死“等等,这些都对后世的挽联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互动理论对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年级差异,且独生子女的适应性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心理不平衡性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四年级学生和独生子女在完成学生与社会人员的角色演变上存在问题。为此,要教育学生理解家庭与社会的角色期待并提前做好准备,学校教学也应满足社会角色对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行政观念是行政行为的先导。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政府公务人员必须强化行政的法治观念、开放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  相似文献   

16.
认真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新党章,是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为此,必须增强党章意识,搞好党章教育,认真践行党章。  相似文献   

17.
从宽制度是我国刑法量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由坦白、自首、立功组成的悔罪从宽制度是从宽制度体系的核心,可以将其称为狭义从宽制度。明确狭义从宽制度各组成部分的适用条件及宽缓程度是正确适用狭义从宽制度,实现刑罚预防犯罪目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罪感意识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观念。在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罪感”是宗教意识,又是人作为生命主体的道德要求;莎士比亚把“罪感”的描述作为揭示人物深层心理的重要手段。在他的笔下,教士是不知悔罪的犯罪者,反映了作者对教会人员的彻底失望;国王形象则复杂得多,他们大多怀有罪感,精神沉重,走着艰难的“完善之路”。对教士和国王形象的刻画,表现了莎士比亚对教会、王权及理想人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助社会网络理论,阐述了浙南侨乡所特有的精神产物——移民意识,解析了它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论述了它对侨乡社会各方面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它有待进一步提升的内容及途径,以助侨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由传统文化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不少青年人在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时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孤独无助感。对此,德育工作必须改变过去“纯工具化”理性,赋予当代青年更多的人文关怀,如生命情感关怀、终极信仰关怀、社会责任感关怀和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等,引导他们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现实的物质纷扰,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