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星 《人民政坛》2007,(7):46-48
抢救和保护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认为是“守望精神家园”的民族复兴工程。《文物保护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无疑将是我们地方立法工作的行动指南。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如何充分体现、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 ,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呢 ?一、大力推进经济立法工作 ,把地方立法与党的中心工作———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使我们的法规真正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自改革开放以来 ,无论中央立法还是地方立法 ,都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了经济立法 ,但现行经济法律法规中的很多规范大都是为了…  相似文献   

3.
抓“核心”促“中心”抓“中心”保“核心”──试论农村党的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梁立义,周维丽在当代中国,加强党的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整个系统工程的“核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整个系统工程的“中心”。无数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4.
如火如茶进行的“五个重庆”建设,推动了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在这一重要时期,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紧密围绕“五个重庆”开展地方立法,深刻体现了立法工作服务中心、关注民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广东省珠海市准备举行的一项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立法听证会,因为只有4名市民报名参加,没有达到预设人数16人的要求,导致了珠海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立法听证会被迫取消。大部分接受采访的市民担心自己“说了也白说”。广州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一份民意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认为听证会对公民参与决策“没有作用”“作用不大”和“是形式主义”的比例高达62.5%。  相似文献   

6.
阿计 《公民导刊》2007,(10):34-37
2007年8月30日.随着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落下帷幕,孕育了十多年之久的反垄断法完成了最后的分娩。反垄断立法从进入公共视野那一刻起。就触动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和权力。纠缠着诸多矛盾与冲突的反垄断立法,一直持续着高温不退的立法争议。尽管立法过程颇多曲折坎坷.但毕竟。中国拥有了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对中国的市场经济进程和法治建设道路而言。都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国营企业股份化,横向经济联合,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国独资企业(简称“三资”企业)等新的经济实体不断涌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然而,在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生产力面前,立法上滞后现象却日见其严重性。它不仅不能超前预测和防范,甚至不能及时反馈和调整已经变化了的社会关系。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法学理论研究落后于社会经济实践。“三资”企业引进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而且有的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混合产生了新的经济实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治国理念和手段。它与“两型”社会有着一致性:“两型”社会不仅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内在要求。而绿色立法能对“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因而,推行绿色立法至为关键。在立法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中心工作,借鉴、移植国际立法经验,敢为人先,推进制度创新,以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地方立法工作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当前地方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讨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如何加强地方立法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可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法”这把利剑。改革开放30年来,本市地方立法成为助推改革、观照民生、激扬民主的体现。从立法过程更公开更透明更民主。到“回头看”检验立法效果,在不断提高立法质量的“大方向”下,地方立法将创制性与实施性结合、前瞻性与针对性结合,打造了一个个亮点。  相似文献   

11.
“富”与“教”赵耀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古人的政治思想对于当令社会也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对待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上也不例外.儒家倡导的“以义统利”的价值取向,也就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儒家的基...  相似文献   

12.
张大军 《前沿》2008,(6):40-41
本文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认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认识不足:忽略了在建设进程中对人的价值关注;忽略了个体需求和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可能存在的矛盾和不一致;强调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伦理价值关注不足;实践中的简单和片面化的理解最终奋斗目标。针对马克思主义的不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提出了建设与实现人的解放相结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认识到了个体的价值需求、阶段性建设目标可能与最高目标存在的矛盾和不一致;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处理好满足当代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必须协调经济建设和其他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立法权,是一项有条件、有限定的职权。因此,地方立法在突出“有特色”的同时。必须坚持做到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不抵触”。“不抵触”是前提,“有特色”是灵魂。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不抵触”的基础上做到“有特色”,是搞好地方立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意义,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另一方面对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相对不足,实际存在着重“法治”轻“德治”的思想。这不仅影响道德建设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和制约了法律效力和作用的发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积极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法治”与“德治”并重,发挥其综合效应,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一、“法治”与“德治”并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  相似文献   

15.
“民营”是与“官营”相对的概念,通常是指民间经营。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营”属于经营方式,不指明经济性质,没有回答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产权关系不明确。只有把“民营”与所有制概念结合起来使用,才能说明与一定所有制结合的经营形式的性质。如“国有民营”、“公有民营”等。“民营经济”包括除以国家为代表的“官营”(国有)经济以外的各种经济成分,包括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民间持股的股份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等。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私营经济产权关系明…  相似文献   

16.
周昕 《学习与实践》2009,(9):155-159
环境法制创新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路径。环境法制视野中的“两型社会”强调以最少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通过立法来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法制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评价作用、保障促进作用和社会整合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制建设,加快立法步伐,提高全社会的环境资源法治观念,建立环境资源监管执法的长效机制,推进“两型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余长 《中国民政》2009,(11):44-44
当前.做好新时期的拥军优属工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巩固国防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而强大的国防则是经济建设的可靠保证,只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8.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4,(17):22-23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法治建设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立法工作紧跟改革开放节奏,一路为之保驾护航。从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摸着石头过河”,到确定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后的逐渐充实、健全和完善,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的“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人大立法始终坚持着推动改革发展、服务中心大局的理念,努力使国家由弱变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9.
立法是人大的主要职责,立法又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我想重点结合地方立法的实际情况,谈谈切实加强地方立法应注意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20.
“契约自由”,是指双方当事人自由签订任何内容的合同。文章阐述了“契约自由”法律原则从产生、强化到削弱演变的根本动因,是资本主义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不同客观条件变化的必然结果。文章还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合同关系的性质和特征,认为“契约自由”不宜作为我国合同立法的原则,但应借鉴其有益的成份,服务我国的合同立法。文章指出的我国合同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合同合法原则;宏观调控下的自愿原则;平等互利和协商一致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