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逻辑学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离不开逻辑,逻辑也大量存在于法律之中。法律与逻辑的关系所以这样密切,其原因也不难理解。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法律无疑属于科学。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任何科学都形成于人们正确的思维活动,而人们要进行正确的思维活动,也就不能不运用正确思维的形式、方法和规律。这里所提及的正确思维的形式,方法和规律,无不属于逻辑范畴。鉴于此,列宁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既然任何科学都离不开逻辑,那属于科学的法律,自然也离不开逻辑。此其一。  相似文献   

2.
法律逻辑课的教学实践必须从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计划等方面增强法律逻辑课的教学实效,提高政法院校学生的理解推理能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法律逻辑作为公安院校的基础学科,是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其法律思维素养,必不可少的学科。随着教学改革在公安院校的逐步深化,法律逻辑教学改革面临一系列新困境。现代警务工作也倒推法律逻辑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深化逻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学生的法律认知能力、法律语言表达能力和公安工作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素养,推进公安警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法律院校的逻辑学科是一门仅次于法学专业课的重要课程。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同志对这门课程的性质把握不准,即在逻辑学的共性与法律专业的个性如何结合的问题上认识不清,为此,谨提出本人的一些思考,以便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5.
法律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比法律文字本身更为重要。而学员的法律思维方式的来源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引导和启发作用。本文从法律思维的功能入手,从把握法律概念不准确、忽视逻辑推理、缺少规范的教学语言和倾向法律工具化四个方面分析制约法学教师思维方式正确选择的原因,进而从六个方面阐述法学教师如何塑造全面的法律思维品格。法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合理的注重自身思维方式的塑造,在长期的法律专业教育中培养学员法律思维的建立,并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学员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6.
政法类高职院校法律专业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着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不能有效落实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技能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另外是教材质量不高、教学方法落后、实践教学效果差、教学不重视法律理念、人文素质培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监督不力。  相似文献   

7.
“法律逻辑”这个概念 ,是我国逻辑学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当时由四五所大学的逻辑工作者倡导建立一个学术组织 ,研究探讨法律实践中的逻辑问题。1983年9月 ,中国逻辑学会在哈尔滨召开了法律逻辑讨论会 ,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法律逻辑研究会” ,后改名为“中国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二十年来 ,这个专业委员会举行了多次学术的讨论会 ,对法律逻辑的性质、对象、体系等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发表了数以千计的学术论文 ,也出版了多种法律逻辑教材。但在许多方面的认识还不一致 ,还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深入、具体的…  相似文献   

8.
一个合格的侦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逻辑素质,这已毋容置疑,公安侦查人员具有专业逻辑能力,能合理地使用各种逻辑方法和技巧,是侦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但是,公安侦查人员应具有哪些逻辑素质?如何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的专业逻辑素质呢?这是公安院校逻辑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必须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进路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司法考试对高等职业院校法律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也出现了要求取消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呼声。高职院校法律专业要摆脱困境,其进路是要走出思想误区,端正思想认识;出路是要有准确的办学定位,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形成差异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政法院校培养的是法律工作者,是国家法律、政策的具体实施人员。他们在司法工作中制作的各类法律文书,特别是各种诉讼笔录,都离不开文字书写这一基本技能。如果他们的书写水平很低,起草的文书或记录的笔录里的文字写得乱七八糟,涂改连篇,不易辨认、识读,轻则,影响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重则,会因为误识而导致司法工作中的错误。因此,搞好政法院校的书法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 诚然,政法院校的书法教学不以培养书法专门人才为目标,如果说艺术类专业的书法教学是教人“唱歌”的话,而政法院校的书法教学则是教人“讲话”。若在政法院校的书法教学中过分强调艺术趣味,照搬艺术类专业书法教学中所追求的“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陈云”,“疏可走马,密不漏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有必要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来作进一步的界定才会切实妥当。否则就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理解,有些甚至是以偏概全的理解。对于一个未来将要从事司法工作的学生来说,良好的理解力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能力是诸多素质中重要的一面,也是政法院校教学中应予重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建立一套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法律事务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对提高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要重视目前法律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合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法制文学具有推广法制观念、普及法律常识、树立典型形象、打击犯罪意识、探究犯罪根源和改善现行法制等独特功用。其核心目标就是法律思维的培养,即培养人们根据法律的原则、法制的规范、法治的精神,运用法律理念、法律语言、法律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在公安院校开设的《法制文学》课程中,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及课外的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是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逻辑学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独立伊始,它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不容小觑,通过系统的逻辑知识学习,人的分析能力、统筹能力、表达能力均能得到提升,可见加强逻辑教学的意义相当重要。从公安院校逻辑教学出发,分析其教学特点,结合其他专业设置情况进行总结,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对象与逻辑教学融合,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警察职业思维。  相似文献   

15.
法律应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应该非常接近社会和生活。法学院校的毕业生应该能够满足司法实务工作的需要。要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法律人必须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思维:即重视证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在正确界定事实性质的基础上去寻找、发现法律;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去寻找法律和事实;综合考量影响案件结果的其他因素,将案件引向有利于委托人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法律概念是指法律领域内使用的概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法律概念则是法律思维的细胞。法律思维是有关法律工作的思维,而法律工作不外包括两个方面,即法律规范的制定和法律规范的实施。所以,法律概念实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法学界一直在推动着法律职业化的步伐。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法学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将来从事法律工作的职业法律人,而法律要应用于实践必须通过法律思维。法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真正的法律人思维,尤其是推定、解释和论证三种法律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握职业素质形成的逻辑顺序,从职业分析和生源分析入手,进行教学分析和课程分析,编写教材,改进教法,并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改革。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要把握产学研结合、两高一双的师资队伍、以专业为龙头的课程改革三条主线。  相似文献   

19.
合作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法学教育要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就需要采取多种合作教育的形式,譬如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开展教学活动、面向实践单位开展在职培训等。针对高职法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合作教育是高职法律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0.
辩证逻辑研究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现代逻辑(数理逻辑)的辩证化;另一个是中国传统辩证思维逻辑的现代化、科学化。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逻辑只能算是"前辩证逻辑"或"准辩证逻辑"。要将其提升为科学,需从到辩证思维实际中抽取辩证思维形式的基础工作做起。渗透逻辑正是沿着科学抽象与实际应用良性互动的道路,创立了中国现代的逻辑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