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1998年,我国经济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一是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到 1997年经济增速下降为 8.5%,同 1992年 14.1%的增长高峰相比,年均下滑 1.1个百分点。二是国内需求不足,买方市场已经形成,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三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为我国产品出口带来极大困难。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增加发行国债,以扩大政府投资来带动银行信贷、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以期扩大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1998年 8月,政府正式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 1000亿元的长…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能不能持续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最早中央决定扩大内需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当时,正是国家提出扩大内需方针,采取投资消费双拉动的政策,才使整个经济走出低迷状态。比如,加工资、放长假就是这个时期开始的。坚持扩大内需以前是方针,现在是战略。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3.
1998年以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内消费需求、非国有经济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疲软同时出现.为了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近日也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以期增加消费信贷,刺激消费,活跃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昝胜锋  刘伟玲 《奋斗》2003,(10):39-40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国债投资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用增发国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需求。在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作为一项刺激内需的应急措施而推出的。至2002年,累计发行国债6600亿元。5年来,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大规模的投资建成了很多大工程,增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形势喜忧参半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大体经历了三个周期: 1990— 1993年的低增长时期, 1994— 1997年的高增长时期, 1998— 1999年的低增长时期。 2000年开始,似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周期一般介于 2— 4年之间,经济危机或低迷周期趋向缩短,而景气或平稳周期趋向拉长。   过去的 2000年,由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欧洲经济增长加快,日本经济继续复苏,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经济恢复性的快速增长,世界各国经济在这一年普遍有所扩张,走出了 1998年和 1999年低增长状态,一个新的世界经…  相似文献   

6.
从宏观调控实践看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凯 《求是》2005,(8):7-10
一、此次宏观调控的背景和成效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决定性举措。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政策效应逐步显现,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3%。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突出表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粮食供求关系趋紧,二是投资增长过猛。历史经验表明,粮食大幅度减产和投资需求膨胀“双碰头”,经济运行就会起“波澜”。这次也不例外。粮食供求关系趋紧,投资增长速度过快,使得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  相似文献   

7.
消费平淡,需求不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块心病。在199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扩大内需作为本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消费、出口、投资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其中,消费需求尤为关键,约占总需求的60%左右,不仅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决定着增长的质量。笔者针对扩大内需问题作一探讨。 一、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首先,来源子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亚洲的金融危机不仅使亚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严重放慢,而且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也有较大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总体上增长缓慢且不稳定。尽管亚洲经济也受到1997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近年来美国、日本经济衰退的拖累,但它很快复苏,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随着该地区大多数国家深化改革和加强区域合作,亚洲经济前景继续看好。世界银行近期的报告认为,在东亚市场,新一轮的市场自由化、强劲的经济增长和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乐观情绪都推动了外商直接投资的上升;世行预计,2003—2005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净额将每年平均增加10%。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指出,今年亚洲经济增长将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9.
王欣荣  丁文育 《奋斗》2001,(2):21-21
2001年是我国“十五”开局的第一年,由于有“九五”的经济基础,有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基本经验,有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增长的良好势头,我国及我省经济发展由转机走向转折,有望回升,这将有力地推动我省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我省的金融经济。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增长奇迹.应当说,这是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多年来扎实工作的一个结果.特别是从1989年到2003年的15年间,我们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不景气、1998年的洪水以及后来的"非典"肆虐,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仍平均达到8.8%,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然而,如何科学地看待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理性分析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下岗待业,收入减少,是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在我国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消费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清淡局面。尽管国家统计局1998年的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值是29153亿元,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12.
杜旭东 《共产党人》2005,(10):39-40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在1998年初我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的特殊背景下提出并实施的,自出台到目前已连续实施了7年。一般而言,以上不“通胀”下不“通缩”为界限,凡是在这个范围内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货币政策都属于稳健的货币政策范畴。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货币信贷增长要与国民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协调,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是可以因地、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宏观经济走势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严重洪水灾害带来的重重困难,取得了GDP增长7.8%可喜成绩,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大国经济中首屈一指,赢得了举世瞩目。1999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如何?对这个问题目前众说纷纭。判断1999年...  相似文献   

14.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直接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内需不足的矛盾,为确保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1998年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增发了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支持外贸出口,清理涉及企业的政府性基金和收费以减轻企业负担等,这些积极的财政措施对刺激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1999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初步测算,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约在2个百分点左右。1.实施积极…  相似文献   

15.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尽管1998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包括实施以适当放松银根为标志的金融政策,使经济整体上已停止下滑,但整个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的矛盾仍未解决,总供给过剩的状态仍没有改变。这就决定了我国以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初,中央作出了新世纪前20年是我国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判断。2007年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经济将陷入长期低迷,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与投资减速。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强力推进高标准的跨太平洋伙伴安排(TPP),高调重返亚洲。日本政府非法购岛导致的钓鱼岛主权争议对中日双边经贸关系产生严重冲击。面临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7.
今年 3月 17日 ,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 ,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 ,是扩大国内需求 ,进一步形成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拉动。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并保持必要的力度 ,同时采取其他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自 1998年下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已经 4年了 ,应该说是取得了不少成绩 ,成功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 ,有效地防止了国民经济增幅的下滑 ,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 ,遏制了通货紧缩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积极财政政策还是不能淡出 ,…  相似文献   

18.
“后危机时代”扩大内需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融危机影响深化的背景下,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经济政策的理性选择。投资和消费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两大要素,但经济增长不能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政府应通过增加低收入者和农民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消费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武  涂颖清 《探索》2011,(3):103-107
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对以出口为导向的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日渐式微,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消费也是最直接的对经济增长产生贡献,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上也能印证这一点。因此,应采取切实措施扩大居民消费,尤其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杨兆敏在2008年11月26日的《工人日报》上撰文指出:扩大内需主要有投资和消费两个路径。10年前,我国政府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采取的主要是投资的路径,对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