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实现风电产业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发展的目标,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有关规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政报》2006,(4):40-4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我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实现风电产业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发展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结合自治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国绿色能源之都——江苏沿海发展风电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为东 《群众》2007,(3):20-21
江苏沿海地区地理环境优越,经济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新能源开发条件,尤其是风能资源十分丰富,而且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已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的规划之中,这是江苏沿海风电产业发展的重大  相似文献   

4.
<正>呼政发[2015]16号2015年3月7日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完善我市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改变行政无偿配置风电开发权造成的企业、政府、项目所在地群众之间利益关系失衡、盲目发展等弊端,加快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风电开发机制,加快市场化改革,实现风能资源统筹规划、风电产业有序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285号)、《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风电开发权实行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内发改能源字[2011]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银行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全球风电发展正在进入一个迅速扩张的阶段,风能产业将保持每年20%的增速,到2015年时,该行业总产值将增至目前水平的5倍。报告称,在各类可再生能源中,从目前的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来看,风能最具竞争力。从中期来看,全球风能产业的前景相当乐观,各国政府不断出  相似文献   

6.
《群众》2021,(18)
正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如今国际电力产业对风电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相对成熟,在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方面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江苏风能资源丰富,实际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七位,风电产业起步较早,累计装机容量增速多年来持续位居全国首位,形成了包括整机组装、关键零部件配套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风机制造产业链。  相似文献   

7.
滇云     
《创造》2012,(2):16-16
云南千万元支持再生能源产业新年伊始,云南省财政厅和工信委开始组织申报2012年度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据云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专项资金今年的资金规模为1000万元,将重点支持潜力大、前景好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能以及太阳能、风能等非化石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专项资金将采取无偿资助和贷款  相似文献   

8.
赵兴泉 《今日浙江》2008,(18):48-49
农村能源生态是指农村地区运用生态学理念,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薪柴、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制沼气或直接燃烧)、小水电、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同时促进物质资源循环利用。近年来,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更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从我省实践看,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进  唐学文  林江刚 《群众》2020,(17):68-70
全球风电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据测算,全球海上风资源技术可开发潜力高达1200亿千瓦,可发电42万亿千瓦时,是2040年全球电力需求的11倍。作为风电第一大省,江苏把能源发展主攻方向聚焦沿海丰富的风能资源,致力打造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经过多年努力,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460万千瓦,规模全国领先。  相似文献   

10.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1.
张政办发[2008]14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为加强风能资源管理,加快风能开发利用,进一步规范风电开发建设秩序,促进风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风电开发建设秩序的通知》(甘政办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麒  崔宇 《理论月刊》2010,(8):170-172
地热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进入21世纪后开发利用规模迅速扩大。本文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缺乏统一规划、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资源浪费等主要问题,对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地热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好风凭借力     
辽宁是全国风电开发工作启动较早、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辽宁风电开发前期工作开始于1988年。从1993年开工建设大连东岗风电场以来,辽宁风电开发进入较快发展阶段,风电开发总装机容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2.7%。到2003年底,辽宁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7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2.3%。2006年1月1日,《中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辽宁的风电工作如何好借势而上;如何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总结经验做好规划;如何解决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绿色能源世所仰,大风起兮云飞扬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4.
赵新生 《乡音》2012,(11):12
我省可再生能源总体开发利用规模小,可再生能源研发在整体上相对落后,专业研发机构少,高水平研发专业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短缺,研究成果少,成果水平和转化率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建议:一、加快我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建设。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河北省可再生能源条例》。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税收、信贷、发展基金、奖励等激励政策体系;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纳入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已建成十个规模较大的新能源基地,包括中部地区在内的诸多省份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座城市提出要把太阳能、风能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发展。加快转型的积极性是好的,但如果一拥而上,很容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电力企业为完成可再生能源配额任务,依托雄厚的资金实力、容量优势,不计成本,千方百计抢占风电、生物质发电项目,新能源特许权中标电价低于核算成本电价现象频出。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明确我国及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大型新能源产业基地的规划实施进程。建立国家层面、区域间协调机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坚决防止盲目布点、一拥而上的现象,避免能源企业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6.
于浩 《中国人大》2009,(24):3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审议通过后,对加快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部法律,不仅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多次提出了议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新生 《乡音》2012,(1):13
我省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任重道远,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度期长量大,从而影响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需求及产业链和市场机制的快速形成,这对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速度和规模都有较大影响。建议:一、加快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建设。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制定《河北省可再生能源条例》。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税收、信贷、发展基金、奖励等激励政策体系。二、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可再生能源研发  相似文献   

18.
日本地震之后,东京电力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正在对中国的产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格局将由此调整,原规划2020年占装机总量近10%的核电发展比例很可能减少,可再生能源中海上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将成为新兴能源发展的寄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4,(3):95-96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统称为可再生能源。我国把开发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基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要利用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20.
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于2005年2月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实施。您可否先介绍一下这部法的制定过程和特点。毛如柏:可再生能源法共有八章,三十三条。包括总则、资源调查与发展规划、产业指导与技术支持、推广与应用、价格管理与费用分摊、经济激励与监督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法律明确界定了可再生能源的范围,规定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管理体制、中长期总量目标和发展规划,对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上网电价与费用分摊的问题作了规定,还规定了国家提供的经济激励措施。总体来看,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