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5,(14)
<正>7月2日,2015年天津台湾名品博览会在梅江会展中心开幕,14项全球第一的创意科技产品、16个台湾少数民族族群的原创精品,台湾最知名的兰花品种"台湾阿妈"等2万多款好吃、好看、又好玩的台湾名品集中亮相。在今年11个主题展区中,最受市民欢迎的依然是"台湾精品馆"。以"科技改变生活为主题",今年"台湾精品馆"展示了139件精品,全球最轻的电动车、玉米做的儿童餐具、石头做成的纸、能降温的手机壳、可以呈现6.5万种颜色的神奇触控笔等等,很多都是首次亮相天津,其中14款产品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以来,天津与台湾贸易中心共举办四届台湾名品博览会,以台湾精美优质产品展览为核心内容,每届展览面积约6万平方米,2000个展位,近800家台湾企业、4万项产品,参展。累计采购商3万余家,达成采购意向近180亿元人民币,参观人数累计达176万人次。天津·台湾名品博览会提升了天津在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中的地位和影  相似文献   

3.
李倩 《台声》2019,(10)
<正>5月18日,第二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简称"5·18福州海交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由全国台联邀请,福州省台联和福州市台联协助承办,台湾中华两岸少数民族文化经贸交流协会组织部分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参加博览会,在博览会上展出了台湾少数民族的产品,包括台湾少数民族种植和加工的高山茶、红米、黑糯米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19)
<正>碧水常围青山转,遍地珍品是台湾。9月24日至27日,作为"纪念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13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环——2015海峡两岸(合肥)台商名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台博会)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次台博会共设置900多个标准展位,56个特装展位,有550多家台企参展。展览面积约3万平方米,室内2万平方米,室外1万平方米。分设"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130周年纪念展区""安徽台商风采展示区""台湾文创产品展示区""台湾电子产品展示区""台湾老龄产业展示区""台湾生物科技产品展示区""台湾特色  相似文献   

5.
《就业与保障》2010,(5):56-56
日前,第十三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暨2010休闲服装博览会在福建石狮开幕。为期4天的海博会将为两岸纺织服装界对接提供平台。台湾馆的参展企业共53家,参展面积达5680平方米,折合630个标准展位,占主展区的1/4,为历年来台湾参展团参展规模之最。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10,(7):F0003-F0003
7月8日,“2010天津·台湾名品博览会”由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宣布开幕。本次展会共设2000个标准展位,集中展出台湾800多家企业的47万余种产品,是迄今为止在大陆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台湾名品展览会。(中国台湾网程轶文/摄)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0,(11)
<正>2010年11月6日至2011年4月25日,台北市将举办国际花卉博览会。这是台北首度获得国际授权举办A2/B1级世界性的博览会,也是亚洲第七个举办这一国际盛会的城市,更是台湾的园艺产业首度以领航之姿站上世界舞台。这次由台湾首次申办的"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有别于昆明、滨名湖及清迈等城市皆把场地设在近郊,台北花博会则于都市地区举办,以此呼应城市居民对绿地的渴望,而各项场地规划  相似文献   

8.
正7月6日至10日,第九届天津台湾投资合作洽谈会暨2016年天津台湾名品博览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办。一年一度的津台会已经成为津台两地经济合作盛会,台湾名品博览会也成为天津人民了解台湾、体验台湾精致产品的最佳机会。此次活动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天津市台办主任周克丽。记者:结合此次津台会成功举办,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津台两地经济合作情况。  相似文献   

9.
敬飞 《两岸关系》2010,(11):58-59
<正>从今年的11月6日开始,持续近半年的国际花卉博览会(简称花博会)在台北市举行,直到明年的4月25日,台北市乃至全台湾都将迎来世界各地游客。作为台湾第一个正式获得国际园艺家协会(AIPH)认证授权举办的A2/B1级国际园艺博览会,花博会是台湾向世界展现风采的一个极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9,(2)
<正>全新国际级艺术博览会"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于1月18日至20日汇聚全世界最顶尖的90间艺廊于台北南港展览馆展出,这些来自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第一线画廊,与台湾优秀的画廊共同呈献了本世纪最杰出的当代艺术品。上千位国内外美术馆馆长、艺术评论家、大咖收藏家齐聚台北,参与2019年第一场世界级艺术盛事。  相似文献   

11.
最近,首届东莞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在市东城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省长卢瑞华等领导亲临博览会参观指导。 本次博览会设有1500个展位,面积达5万平方米,展场规模之大,布置要求之高,产品之精细都为东莞历年之最,她以其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参展企业多、  相似文献   

12.
<正>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共同主办的鲁台经贸文化交流周暨2010山东台湾名品博览会于10月27日一31日在济南市举办。全省17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副市长参加相关活动,并率领各市台办、商务局、贸促会等部门及企业参会参展。150多名台湾工商界知名人士和企业家代表云集济南,参加了开幕式及交流周各项活动。活动期间,济南市签订了总投资3.65亿美元的台资项目协议、意向。2010山东台湾名品博览会吸引专业采购商2000多家逾2.5万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台湾两岸情经贸交流协会与山东省青岛市联合主办的首届台湾商品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台湾两岸情经贸交流协会会长王培旺接受采访时说:"把台湾商品博览会打造成一个影响两岸的名牌展会,为两岸商业交流搭建商机平台,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2013年:首届告捷,成果硕硕首届台湾商品博览会,展出面积5000多平方米,是青岛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项目,共吸引了21.5万观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4,(12)
<正>11月13日至16日,2014北京台湾名品博览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再度成功举办。本次博览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商务委、北京市台办和台湾贸易中心共同承办。本次展会主打技术创新、高端发展特色,共设立台湾精品馆、台湾农业精品馆、健康美丽旅游专区、科技应用体验馆、中草药形象馆、少数民族文化形  相似文献   

15.
正自台湾名品展举办以来,每届展会的开幕首日均为采购洽谈会,为大型采购商创造一对一的洽谈机会。"感谢北京的朋友,川伯食品系列已销售一空。"在距离2013冬季"北京台湾名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台湾名品会)闭幕还有5个多小时,虽然购物的人潮仍旧熙熙攘攘,台湾川伯食品的展柜却已经提前挂出了"售罄"的牌子。川伯,是台湾豆豉产品的老品牌,与大陆的传统豆豉不同,川伯的豆豉口味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两岸直航、签署ECFA,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天津市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市政协牵头,由市政府等4家单位连续3年主办"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去年举办的"2010天津·台湾名品博览会",吸引50万人次参观,800家台湾厂商参展,8350家采购商到会,实现采购额51亿元。这次博览会的成功举  相似文献   

17.
丁宇 《两岸关系》2014,(12):29-30
<正>11月18日至23日,由农业部、国台办、国家林业局、中国贸促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第十六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在福建漳州举办。本届博览会共有12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台湾参展商240多家),2000多名客商、专家学者应邀参会,签订购销订单23.3亿元,签约投资项目88个、总投资409亿元。  相似文献   

18.
赵山 《乡音》2013,(6):7-7
5月16日,有"两岸最大规模经贸交流平台"之称的台湾名品博览会首次来到河北,这是冀台两地目前为止最大的经贸往来交流活动。5月17日上午,省政协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参观了2013河北(石家庄)台湾名品博览会。省政协副主席崔江水,党组成员王三堂一同参观。据了解,台湾名品博览会自2009年在南京首次举办展会以来,已成功在东莞、天津、济南、重庆、沈阳、广州、武汉、北京、合肥等15个城市举办了23场。在2013河北(石家庄)台湾名品博览会上,180家台湾企业、700余名台商带来的展品设计考究、工艺先进、制作精良、外观时尚,吸引了众  相似文献   

19.
丁宇 《两岸关系》2011,(11):43-45
深秋。在北京大街小巷的公共汽车上,街边的路灯灯柱上,"北京台湾名品博览会"的广告引人注目,为首届北京台湾名品博览会的开幕打响前战。本届论坛以京台两地高科技发展为主线,深化行业和区域对接交流,继续开展京台两地务实有效的合作;首次在北京开展的首届台湾名品博览会不但为两岸厂商提供更多商机,也让普通民众享受到ECFA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20.
曾伟豪  洪庆 《台声》2013,(12):70-73
“4天展期内共接待观众12.2万人次,达成明确采购意向9.3亿元人民币……” 这是11月21日至24日在京举行的“2013北京台湾名品博览会”的惊人成就,是自2009年至今,台湾贸易中心九大陆南京、天津等16个城市举办的26场台湾名品博览会中的又一顶峰大制作,也是北京台湾名品博览会连续举办三届之后,为进一步增强京台两地经济往来的义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