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革 《中国法律》2008,(3):36-37,101-10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不仅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蹟,也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最好的变法图强时期。所谓的变法,更多的是学习借鉴他国的法律制度。短短三十年,就已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人称这是一个法律移植时代。回顾一下这个法律移植时代,我们发现移植的不仅仅是法律文本,而且包含法律思想、司法体制、法律文化等等。  相似文献   

2.
新破产法的制定与中国信用文化和信用制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曙光 《法学家》2005,(2):12-17
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现代模式中最核心的一项制度.①良性的市场经济与良好的信用文化和信用制度是一致的,一个具备良好信用传统和信用基础的市场经济必然是成本最低和效率最高的.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型期,转型的目标和方向是市场经济.在这一时期,旧有的信用制度、信用文化以及信用保障系统被新的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所动摇,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信用制度和信用文化尚处于缓慢的生长过程之中.在这个生长过程中,法律制度正在并必将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刑事辩护制度的文化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刑事辩护制度的孕育和形成标志着一个社会对刑事司法的意义及其精神技术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层次。制度只是人类行动的结果,而不是人类设计的结果。①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刑事辩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可以或隐或显地看到过程或制度后面的文化蕴涵。法律是人们在群体生活中的产物,也是在群体生活中得以承续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是~种文化的现象,法律的运作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文化。o众所周知,刑事辩护制度是西方法或西方法律传统的产物,它暗合的文化意义是在长期相对封闭状态下独立发展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所…  相似文献   

4.
人权思想的起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非常复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究竟是否孕育着西方人权思想的基本元素呢?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哪些人权起源元素上有所缺失呢?本文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人权的概念和来源进行研习,第二部分以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比较这个视角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权土壤问题,并试图对以上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5.
王帅 《法制与社会》2012,(25):40-41
破产通常是一种解决个人支付问题的手段,但是目前个人破产制度并没有被纳入破产法,而在市场经济扩大化,与国际接轨相融合的过程中,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迫切要求,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和个人更好的面对现在经济转型时期的危机,从而更好的活络经济交易,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对我国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已经势在必行,而我国最大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成更为我们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法制变革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西方法律精神和中国法律传统的双重影响。中西法律文化的交互影响与共同作用,推动着中国传统法向现代法的过渡和转变。在现代法治演进中,各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和交流,各种制度不断比较和选择,体现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特征——交汇与融合。这是一个连续的、至今没有结束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法制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书斋里的法学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卫方教授发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震荡中,居然看不出多少法学家的影响。这场运动中的英雄是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家,而不是法学家。法学家何以会缺席?贺卫方教授认为:其一是当时中国近代型的法律制度尚处在模仿阶段,我们还没有真正的法学知识传统。在我们的古典知识格局中,法律算不上专门知识,更非精深高雅之学问,法学是一个没有多大吸引力的领域。其二是摆脱司法方面的外国控制和向西方学习的矛盾需求,让我们时而感觉到西方法律制度在文化上的优越性,时而又因为变革法律中的西方压力而对变革本身产生仇视。我们失去了…  相似文献   

8.
<正> 沈家本(公元1840—1913年)是我国近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法律家。他处在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时代,出于变法图强、保国保种的目的,努力"兼采世界大同之良规,折中近世最新之学说",系统引进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原则和制度,用自己的思索和奋斗,促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中国法律文化史上结束一个旧时代又开启一个新时代的典型人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个人认识方面的局限性,他在对待中外法律文化成果的问题上,也曾有一些过失,尽管这些过失并不能掩盖他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9.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并不是白纸作画,离不开本土化的国情和人情。因此,关于传统文化的话题,思想政治教育不论在教育资源的挖掘,还是在教育手段的应用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上我们都不能回避。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杨子云 《法人》2004,(8):122-123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他会面临许多问题,但其中没有一个是法律问题。”大卫·D·弗里德曼在他的《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引言中,开头第一句话就非常清晰地指出了法律的经济学性质,这就是,法律是节约社会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个知识经济爆发的数字信息化时代,系统且扎实的专业技能与科学知识、和谐且上进的人生态度及社交群体,是我们成功开启社会之门、打开事业之窗的关键。如何在大学有限的时间中,合理规划文化课程学习与社团活动时间,达到科学知识积累和综合素养提升的双赢,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旨在寻找无限可能的科学融合,培养出高水平综合素养的全能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2.
在《论语·颜渊》中 ,孔子提出了“必也使无讼乎”的思想 ,这是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如果仅仅孤立地看孔子的这段论述 ,我们也许会得出孔子企图取消社会的法律制度 ,完全用“德”来统领世界的结论 ,与法家用“严刑峻法”、“以刑去刑” ,① 达到长治久安有殊途同归之妙。这当然是一个误解 ,是一个没有全面考察孔子的思想及其与他所处时代的关系所产生的误解。但是 ,这个误解触及到了重大的理论问题 ,它为我们深入理解孔子的哲学思想和法律思想 ,提供了契机。一钱穆先生说 ,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所谓宗法制就是以宗族的血缘…  相似文献   

13.
英国是一个政治联盟之内几个法律制度并存的国家。在法律、组织和惯例方面有相当大的差异。我们习惯上所称的“英美法系”中的英国法,实际上是指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法律制度。虽然英国没有成文宪法,却是一个具有法治传统的国家,也是一个法制非常完善的国家。尽管我国与英国社会制度不同,法系各异,但是英国法制建设的一些做法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值得我们借鉴。 一、完备的市场法规体系建设及法规实施,保障市场经济的规范有效运行 英国早已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并且是世界贸易组织发起国之一。英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GDP在世界排名第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来的创造、发展、吸收、融合、批判、扬弃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内容非常庞大而又繁杂的复合体,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它持简单地肯定或者简单地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特别是那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一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中国本土化ADR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红 《河北法学》2007,25(2):36-40
在当代,随着社会主体在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及利益冲突上的多元性,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各国通常把法院以外的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统称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ADR的研究和利用已经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时代潮流,并发展成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的ADR与世界各国一样,处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中,同时,中国的ADR及整个纠纷解决机制还面临和经历着特殊的重构过程.西方国家成熟的ADR制度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某些技术设计层面的参考,然而,中国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国在现阶段应用和倡导ADR制度是否合乎时宜?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个既兼顾法律文化传统又符合当今司法理念的中国化的ADR制度?将结合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亲眼目睹艾绪强被处死刑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月时间,在这一个月里,我一直没有动笔记录这个在王府井制造血案的河南人,因为我还没有给这个人做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不希望引导读者误读这个河南人,尽管他血债累累,尽管他也曾博得过很多人的同情。  相似文献   

17.
张军 《法制与社会》2014,(8):223-224,229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秩序的建立,法学教育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我国法学教育现状明显存在着弊端,法学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法律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故法学教育最有可能完成这个时代经济文化融合的使命。我国法学传统教育有其历史的渊源及发展模式,它的存在有着必然性与局限性。改革当前法学的实践课程、理论的内容、教学考试等方式方法迫在眉睫,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培养一个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比较法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导言现在,比较法很时髦。我们在报纸上读到有关外国法的东西,我们到国外旅行,我们碰到各种各样的外国人。比较法经常被欢呼为向外国学习、无须很大代价就能达到本国法之改革的一种便利途径。当然,比较法和向外国法律制度展示自己对任何法律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向自身环境之外挑战的开放心态,法律文化就会与内部发展失去联系,趋于变得僵化和贫乏。19世纪的中国就是这种见解的印证。德国法是比较法作用于一国法律文化的极好例证:德国法是日耳曼法,罗马法,北意大利法,法国法,荷兰法,英国法和美国法的混合物。法律主要是通过借鉴而发展:在德国法中的确难以发现到底什么是德国自己的。①所得税在英国发明(打败了拿破仑的税收)并在十九世纪初输入到德国。②德国股  相似文献   

19.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强调养老和敬老。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养老保险制度还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因此,重视养老保险制度与传统文化的依托非常必要。其主要思路是:提倡传统文化学习,推动孝文化的回归;增强家庭养老功能,优化养老财税政策;强化养老道德宣传,严格养老法律机制;博采众长借鉴经验,锻造特色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20.
美国哈佛大学丘成桐教授说,中国科研在评价制度上不够完美,不够公平,造成后遗症不小。其实科学没有什么叫中国国情,或者非中国国情。一般国外科学家在评价中国来的科研审议文件时,往往会考虑到中国的情形,他自动会有一定的批评在里边。现在往往不愿意去请国外的专家做评议,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中国科学的进步,评价制度是一个非常要紧的问题。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中国的体育能够很成功.主要原因就是评价制度很公平。你跑100米,跑到10秒钟就是好的,跑不到10秒钟你无论是什么样子都是不行,没有什么人情可讲。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