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情形下,国人的自我认同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梦的提出为自我认同提供了新契机,也给自我认同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通过发挥个体心理机制和社会影响机制的作用,同时辅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手段,把中国梦的内涵融入到国人自我认同的规范和准则之中,使自我认同的实现与中国梦的内涵相呼应,这既是实现国人自我认同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20,(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精髓的凝聚和反映,是影响民族兴盛衰亡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着一个国家的复兴。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不仅是物质实力层面的积淀,更需要精神层面的积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为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条件,塑造了国家认同,促进了物质实力的发展,并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命题。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卓越的贡献:重新确立和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理性路径;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动力机制;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政治保证;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二者都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本文认为两者战略高度的一致性取决于其内在相关性,而这种内在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显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第二,马克思三种类型的共产主义论述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认同是同一过程;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定历史阶段,都将在自我展开中被扬弃。  相似文献   

5.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她不仅是在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产生的精神,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精神。"红船精神"虽然诞生于95年以前,但是她本身所内含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愈久弥珍,在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摘     
正颜晓峰: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首先,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取得胜利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97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不断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伟大社会革命之所以能够发动、开展、成功并持续向前,是由社会基本矛盾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通过自我革命锻造坚强领导核心所推动的。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具有丰富的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其要点是:在我党历史上首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内涵作出概括;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21世纪中叶最终实现;特别强调、反复论述民族精神在实现民族复兴中的精神支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若干关于自我革命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9.
欧阳兵  易文彬 《求实》2003,(8):32-34
党的十六大再次提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意义深远。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世界意义 :一、从根本上构成了中国的世界社会主义新战略 ;二、对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重大影响 ;三、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与时俱进地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创新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战略思维 ,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0.
郭益海 《实事求是》2023,(3):98-105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从逻辑架构上来看,是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前提和基础;从增强认同角度来看,有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纵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中华民族在近代经历了由自在到自觉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自觉到自强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面向未来,正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加强党的建设,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党史学习教育要使全党全国人民深化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怎么干的、干成了什么、还要怎么干。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实践中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锻造了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卓越能力,同时高度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勇于自我革命。要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在思想引领方面的作用,从已经走过的路中汲取营养、鼓舞斗志,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满怀信心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之中。  相似文献   

12.
自苏东剧变和"八九风波"以来,我们党举什么旗,我们国家走什么路,一直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突出而尖锐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客观需要,才能把全党全国人民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才能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红色精神作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政治认同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价值。红色精神生动昭示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为新时代党的政治认同建设提供了宝贵精神支撑,有利于推动党的政治认同基础不断巩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以系统思维厘清红色精神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多元载体激发红色精神政治认同效能,以红色精神的扎实践行夯实政治认同基础,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党长期安全执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100多年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9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赴后继、顽强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气势磅礴而又绚丽多彩,蕴涵着极其宝贵的历史启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科学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党领导人民经过百年奋斗,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把握世界大势、坚持抓住主要矛盾、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坚持重视战略策略、坚持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弘扬先进文化、坚持勇于自我革命。这“十个坚持”既是党领导人民经过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又是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要支撑。在新的征程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性将会持续得到更加充分、更为出色的彰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向前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必将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自苏东剧变和"八九风波"以来,我们党举什么旗,我们国家走什么路,一直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突出而尖锐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客观需要,才能把全党全国人民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才能应对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与抗战。  相似文献   

17.
贺金浦 《学习论坛》2006,22(12):60-63
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作为"两个先锋队"的认识,鲜明地表现了她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生死与共关系,表现出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和领导者.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党将按照"两个先锋队"的思想,完成党所担当的历史任务,实现党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追求中华民族独立、富强与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历史、现实和未来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推进也必将对中国共产党提出新的要求。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近代以来,灾难深重、命运艰辛的中华民族,在追求复兴的历史道路上,曾历经无数坎坷。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总书记简要回顾并精辟总结了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所走过的艰辛的光辉历程,科学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认同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认同奠定基础、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为谋求文化自强提供动力源泉。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将为中华民族提供强大凝聚力和精神动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弘扬爱国、和谐、创新的中华文化精神,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巨大动力支撑与文化活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