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与"孝"皆是儒家强调的重要德目,对二者关系有不同解读。王阳明继承了宋儒以"体""用"解释"仁孝"关系的做法,认为"孝"是"仁"体之用,而体认万物一体之"仁"需从对父母尽孝开始,然后扩而充之,延伸到国家天下乃至宇宙万物。因此,王阳明又强调要超越家庭伦理之爱,在行孝尽孝基础上逐步扩大自己爱的对象,直至达到体恤万物的"仁"之境,体现了对待"仁""孝"关系的既入世又超越的辩证思路。  相似文献   

2.
"仁"与"孝"皆是儒家强调的重要德目,对二者关系有不同解读。王阳明继承了宋儒以"体""用"解释"仁孝"关系的做法,认为"孝"是"仁"体之用,而体认万物一体之"仁"需从对父母尽孝开始,然后扩而充之,延伸到国家天下乃至宇宙万物。因此,王阳明又强调要超越家庭伦理之爱,在行孝尽孝基础上逐步扩大自己爱的对象,直至达到体恤万物的"仁"之境,体现了对待"仁""孝"关系的既入世又超越的辩证思路。  相似文献   

3.
郑玄《三礼目录》的文献价值不仅体现在目录学上,更体现在郑玄对礼学的整合之上。郑玄以吉、凶、宾、军、嘉"五礼"之说整合《仪礼》,采《别录》中制度、通论、明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子法、乐记、吉礼和吉事的分类方法规整《礼记》诸篇,使原本相对独立的《周礼》《仪礼》和《礼记》被纳入到同一个礼学体系之下,完成了三礼的体系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林黛玉将李商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引作"留得残荷听雨声"。各版本《红楼梦》均将黛玉引句写为"残荷",李商隐原诗在各版本中均作"枯荷","枯"、"残"之异并非版本异文所致。《红楼梦》对李商隐诗句的多处引用说明曹雪芹本人对李商隐诗歌十分熟悉,不会出现记忆误差,"残"当为曹雪芹有意改之。"残荷"在荷花生长阶段上更符合故事发生于秋天的时间背景,并与林黛玉的感伤性情相契合。一字之异体现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炼字锻句"的手法,以及清代小说创作的文人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论语》的各种注释版本中,对"绘事后素"的注解有两种大的分歧,一则为"后于素",一则为"达于素"。笔者支持"达于素"的观点,引申出"止于素"的内涵。儒家由"情本体"到"礼治观",呈现鲜明的观念序列:性。由对个人的道德规范到对社会的组织规则,是先秦制度文明的体现,表现为"礼义"仁。由对个人的道德规范到对社会的组织规则,是先秦制度文明的体现,表现为"礼义""礼制""礼制""礼治",于今天的制度文明建设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严羽《沧浪诗话》的核心在"以禅喻诗"、"以禅论诗",而参禅之"法"在"悟",即贯通诗禅的主要在"悟","悟"既是禅法,也是诗法,严羽将禅之"悟"应用到了诗之"悟"。笔者就《沧浪诗话》中体现禅诗关系中"悟"的内容、性质、基础等做一些梳理。  相似文献   

7.
从孔子时代起直到今天,“孔子倡礼”这一行动本身及其所倡之“礼”,曾受到过很多指责。或责其倡礼为反动之举,或言其“礼”过分繁琐得糜,等等不一。我认为这些指责都有其偏颇之处,这种偏颇或因对孔子所倡之礼理解不尽全面而致,或是对孔子倡礼之举缺乏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使然。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孔子倡礼”这一历史举动及“礼”的实质,澄清人们的某些误解。一、孔子倡礼不以繁琐为尚《史记·孔子世家》载,齐景公“将欲以尼帮困封孔子”,晏婴劝阻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规法,据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原葬,不可以…  相似文献   

8.
孔子"仁"与"礼"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他的圣王理想的追求,他认为领袖群伦应兼具"圣"与"王"的双重资格.<大学>以修齐治平提出"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模式.孟子以心性之学开出"王政"之治,强调"内圣".荀子则侧重于"外王",提出"礼制"."仁"礼"之分,"内"外"之别,以及修齐与治平,都隐含了一个儒学自身始终无法消解的悖反走向儒学与君主专制的互限互依.它既是儒学发展的张力,又是儒学获得永久活力的的限制,使儒学在发展历程中始终无法摆脱君主专制的阴影.  相似文献   

9.
正"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临鸡乍唱停梭后,又听砧声杂臼声。"这是清代广西忻城县举人莫震写下的《忻城竹枝词》。据文献记载,忻城县的壮锦最早产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合称为"四大名锦",壮锦秀美厚实、色彩艳丽,曾是壮家婚嫁生育的必备彩礼,一度"凡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诸多历史文献证明,历朝忻城壮锦呈为贡品。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内陈列的一幅壮锦,  相似文献   

10.
朱熹解《论语》"克己复礼",其重要之处不止在于将"克"训为"胜",而更在于他晚年强调克己与复礼的密切联系,既反对只讲克己不讲复礼,又不赞同只讲复礼不讲克己。就其将"克"训为"胜"而言,朱熹与孔安国讲"身能反礼"以及杨简将"克"训为"能",只是文字上的差别,并非义理上的对立。强调克己与复礼的密切联系,对于理解朱熹的解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语言学以老解老的方法对老子所言“德”、“仁”、“礼”之精义及其《老子·三十八章》进行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先生为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而作的家训。了凡先生告诫后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对后世的道德伦理思想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笔者认为,了凡先生给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开出了三剂良方。发耻心。孔子曰:"知耻近乎勇"。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认为,"和"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本质规律及运行状态,是人们立身行事的价值目标、评判准则和理想境界,是人们处理自然、人际、社会的原则和方法."和"的核心内容是多种不同成分、要素的和谐统一,宇宙万物的存在和发展体现为一种"适度"的状态,即"中".先秦儒家提出"礼以制中"、"仁以适中",倡导"中和人格",依靠内在之仁和外在之礼致中达和.  相似文献   

14.
《左传》之礼和孔子之礼在精神上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差异。《左传》之札更多延续了周礼的精神,孔子之礼则在继承周礼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比较《左传》之札和孔子之札可明晰二者的差别,同时也有助于重新认识有关《左传》与孔子之间的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唐律疏议》作为中国传统法典的集大成者,被纪昀、薛允升等人评价为"出入得古今之平",这是极为允当的。一方面,体现在刑罚制度和适用方面,它坚持了宽严适中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唐律疏议》的规范体系反映、践行和落实了中国传统社会动态合理正义观和"王道平"秩序观的内在要求,在律目条文中处处彰显着"等者同等""不等者不等""等与不等的辩证统一"三原则。总体上看,《唐律疏议》体现了中国传统法的内在原理,即德生道成的道德文化原理和德主刑辅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6.
北宋苏轼极为推崇陶渊明的人格与文品,几乎遍和其诗文,首开和陶《归去来兮辞》之风,随后苏门文人群起和之,一时成文坛热潮,其影响波及整个南宋。宋代之后,虽然已无文坛巨擘或重要的文学集团追和陶辞,但是历代文人时常处于仕与隐的矛盾中,与陶渊明的思想情感、人格志向产生的共鸣却可以跨越时代。人们借"和陶辞"这种文学创作题材以彰显自己如陶渊明般不俗的人格追求和高雅的人生志趣,当然,这之中也出现了不少以"和陶辞"为工具来进行自我标榜或标榜他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历来词林高手多以“愁”字入词:“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间愁”(李清照《一翦梅》);“争知我,传栏杆处,正恁凝愁”(柳永《八声甘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这些词句或抒发离愁别很,或渲泻人生失意的愤懑,意蕴缠绵,凄楚感人,写尽了天下人的种种愁思。其用语之缜密,遣词之精工,今后人倾倒,而在绵长的词家画廊中,以写“愁”字最为后人瞩目的,当首推宋代词人李清  相似文献   

18.
随着春秋时期社会的极速变革和发展,以社会阶层分工为保障的"礼"受到挑战,人们开始质疑礼的存在。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情景,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将爱其亲的"仁"发展为"泛爱众"的仁,并将其融入礼中,以仁释礼,为礼的存在提供了新的合理性。孔子强调礼的重要性在于其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由此作为集体中的个体心理情感的建构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心理情感的建立,礼的作用表现为其在社会中对民众的教化作用,以及礼同时具有自觉修养(内在约束力)和他力约束(外在约束力)对于个体进行合理的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威廉.布莱克的《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不仅体现了其美学思想的精华,而且折射出诗人创作思想——从天真到经验——的转变:即从天真的快乐世界之幻想与营造到经验的堕落世界之认识与批判。《天真之歌》展示的是一个天真质朴、幸福祥和的天真世界,体现了布莱克对那无限美好幻景之想象;《经验之歌》则描绘了一副完全不同的景象:冷酷、虚伪、欺诈,体现了布莱克对冷漠的现实世界之抨击。这种从"天真"到"经验"的转变标志着诗人创作思想的成熟与飞跃。  相似文献   

20.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是基于科学发展的农业"破题"之作。《决定》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