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管制征收构成标准——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玎 《法学评论》2020,(1):160-173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审理33个管制征收案件时主要采用是否属于物理性侵占、是否属于经济利益互惠、财产权行使是否构成对公共或他人的妨碍、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对财产价值的影响程度五类标准。管制征收构成标准的体系构建,需通过对五类标准进行形式与实质递进式的双阶层划分来实现:是否属于物理性侵占、是否属于经济利益互惠以及财产权行使是否构成公共妨碍为第一阶层的形式标准。一项管制行为属于物理性侵占即构成管制征收;管制行为属于经济利益互惠或者财产权行使构成对公共或他人的妨碍,则不构成管制征收。在不属于物理性侵占、经济利益互惠或者财产权行使构成公共妨碍的情况下,对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和对财产价值的影响程度作第二阶层的实质判断。不符合公共利益标准或者对财产价值造成过度影响的管制行为构成应于补偿的管制征收。  相似文献   

2.
“管制性征收”是典型征收之外的征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交替适用三个坐标系来判断管制是否构成征收:实体性正当程序是手段和目的构成的坐标系,平均利益互惠是负担与利益构成的坐标系。权利柬是被剥夺的利益与财产的全部利益构成的坐标系。中国法上存在管制性征收的情形,但法院不使用管制性征收的概念,确定“管制性征收”的坐标系有利于管制性征收概念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邵方 《政法论坛》2021,(3):104-112
法人类学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通过对西太平洋群岛原始部落的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提出了初民社会的法律规则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原始部落中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因互惠而得以加强,其社会性也是基于互惠关系而得以建立,因此,互惠也被视为一种“互负的义务”.这种互负义务的社会约束力机制支配着原始部落社会经济交往、婚丧嫁娶、财产分配以及巫术...  相似文献   

4.
爱情、性、共同生活、生育是婚姻的基本元素,亦是追寻婚姻意蕴之钥匙。围绕这些元素,人类社会构建了一整套婚姻制度。但在老年人婚姻中,婚姻内涵发生明显变化,原有的仅对标年轻群体婚姻形态的婚姻规则遭遇巨大挑战。传统社会人均寿命不高,在严密的婚姻伦理加持下,婚姻一旦缔结即处于极强的稳定状态,故婚姻规则聚焦年轻群体即为已足。但在传统婚姻伦理崩解之现代老龄社会,老年人成为婚姻关系之活跃参加者,因而婚姻规则需要展开全龄视域的检视。在既有婚姻制度外,根据老龄社会之需求,补充构建“注册伴侣”制度和“见(公)证互惠”制度,形成见(公)证互惠—注册伴侣—狭义婚姻之多元规则,视情况酌定当事人权利义务,是值得正视和深入探讨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互惠与国际法规则的形成——博弈论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惠在国际法的形成,以及保障国际法的约束力上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很多学者已有论及。但既往的研究主要在经验层面上加以描述,并未进入科学层面。近年来博弈论引入国际法的研究,为揭示国际法规则的实质开辟了新的视角。学者们对互惠的含义理解并不相同,帕瑞斯从博弈论视角对互惠的内涵以及它与国际法之间关系的见解深刻。他在对社会存在的五种博弈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把互惠分为结构性互惠、诱导互惠和随机互惠三种。这些互惠模式在缺乏中央权威的国际关系中,可以导致不同形式的合作,形成不同的国际法规则。可以说,互惠构成了国际关系中的元规则。不过,互惠也并非能解释国际法一切规范的形成,强互惠所产生的利他行为就难以在互惠的框架内加以解释,而这却解释了像维护人权和国际共同利益这类对某些国家来说并非有益的价值和制度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权利的互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作为一种话语,是现代法学甚至道德话语的基石范畴,在当今法学的研究和法律制度的建构中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权利范畴的历史演化之逻辑过程的分析,指出权利范畴有着特定的社会根基和伦理要求,即权利的互惠性。通过对权利的互惠性之社会分析,进一步指出权利保护的对象是利益,但其本质不是利益,而是表征处于社会关系结构中的"利益关系"的一种话语虚构(fiction),是对利益关系中互惠性原则的一种制度化表达,故而权利本质是一种话语。最后,通过对作为话语的权利进行解析,力图表明作为话语的权利范畴和权利制度不能也无法脱离开其历史中凝炼进来的互惠正义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7.
朱学磊 《时代法学》2015,13(1):8-14
所谓"管制性征收",是指政府在对经济社会诸领域进行管制时,由于过分限制了公民的财产权而造成对公民财产事实上的征收。管制性征收是一种"反向征收",它因公民对政府管制行为合法性和合宪性的挑战而出现。请求权基础对于公民面对管制性征收获得救济具有决定意义。美国公民可以基于宪法中的"征收条款"或者"补偿条款"提出对政府管制行为的挑战,德国公民只能依据《基本法》的规定请求法院判决政府管制行为无效。在中国,根据《立法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公民关于管制性征收的请求权基础是相当模糊的。  相似文献   

8.
互惠原则被许多国家作为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写入法律当中。但是由于政治传统和法律制度不同,各国对互惠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国际公约对互惠原则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而言,各国对此问题都规定在本国的国内法当中。但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抛弃互惠的呼声愈演愈烈。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这个极致强调事实互惠的国家应该以一种更为灵活、合理的方式应对新形势下的国际司法要求。  相似文献   

9.
管制性征收制度肇始于美国,通过梳理联邦最高法院关于管制性征收的典型判例可以发现,以"价值减损程度"为核心的两要素标准,结合特定事实审查,已成为判断管制性征收的主导性标尺。管制行为导致相对人合法权益受损的问题在我国也已大量出现,从美国私人财产权保护运作中汲取有益因素,可以对解决中国的征收问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积极互惠行为是个体亲社会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关于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关系一直都是研究者的关注热点。道德情绪被认为能够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道德情绪能否促进留守幼儿积极互惠行为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情境实验法对比60名4岁(M=48.23,SD=2.56)留守幼儿在道德情绪培养前后积极互惠行为的差异,探讨道德情绪培养对留守幼儿积极互惠行为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 4岁留守幼儿积极互惠行为较少。(2)道德情绪培养实验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4岁留守幼儿积极互惠行为。由此可知,道德情绪训练是能够作为促进幼儿积极互惠行为的一种有效途径,家长和学前儿童教育者应注重培养留守幼儿的道德情绪,从而促进其亲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胎儿利益的民事立法保护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和司法实践的难题,我国《民法通则》明确否认了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使其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缺失。当胎儿遭受不法侵害时,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其对加害人不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这显然违背了民法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不利于胎儿利益的保护。如果赋予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则与我国《民法通则》相抵触。在这种情况下,立法者应当充分借鉴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广泛吸收学者先进的立法建议,采取附解除条件的总括保护主义立法模式,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以强化对胎儿利益的民事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3.
《法学杂志》2011,32(12)
城乡一体化是使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系统庞杂、内涵丰富。检察机关服务城乡一体化既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体现和“三项重点工作”的落脚点。当前,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检察机关应在完善组织机构、履行检察职责、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16.
冯茜 《金陵法律评论》2005,(4):133-137,143
运用叙事学理论和复调小说理论,对霍桑<红字>的矛盾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部作品存在多种声音的叙述:第一,叙述者的声音;第二,隐含作者的"声音";第三,小说中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齐灵窝斯三位主人公声音的在场.由于多种声音的出现,读者在解读作品时能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及<红字>中存在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民事主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其个性化的价值特点,对这些个性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民事主体整体的价值定位。民事主体除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之外,还应注意到它作为一种制度在整个民法体例构建中所起的作用,即民事主体的体系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附随义务的本质不在于是否由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在于它是诚实信用原则的派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