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宕莳 《求贤》2009,(3):25-26
中国旧民主义革命的失败.迫使先进知识分子去重新寻找救国救民的新的思想武器。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天津得到了广泛深入的传播.使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天津先进分子增加了对苏俄十月革命的了解.看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希望.并找到了武装自己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金怡顺 《党史纵览》2007,(12):33-35
十月革命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陈独秀作为马克思主义主要传播者之一,其功绩和影响之大,世所公认.值得指出的是,陈独秀在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表现了可贵的唯物主义态度和求实精神.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建党和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实际状况的探索中形成了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看法,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3.
<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席卷全中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一批先进分子相继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也影响了近代中国海军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本文拟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在近代海军中的组建情况做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4.
意外情况把嘉兴带进建党场域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推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深入工厂,走近工人群众,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这些历史条件为创建无产阶级先进政党提供了条件,马克思主义新思想与工人阶...  相似文献   

5.
《求是》1999,(10)
在五四运动8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的青年朋友都在隆重地纪念这一光辉的节日。那么,什么是最好的纪念呢?应当说,自觉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好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历史重任,才是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8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不但开始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也开始了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转折。从思想理论上说,其根本标志就是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历经艰难曲折,终于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找到了救国救民的唯一真理──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日益广泛、深…  相似文献   

6.
俄国民粹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语境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一些主要观点对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确立马克思主义观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李大钊在五四运动前后逐渐深入认识民粹主义,并最终在建党前夕完成了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性超越。重新考察这一段思想史,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本来与未来。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21,(5)
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随之爆发的五四运动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契机。为促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更易被大众接受,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致力挖掘各类有效渠道,积极探索方式方法,培养先进骨干,以发表报刊、译介著作、思潮论战为途径,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虽然中国步入了新时代,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仍应占主导地位,这些传播途径对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依然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80年前的9月五四运动期间,马克思主义刚刚在中国传播。与此同时,无政府主义也被当做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它反对封建专制,但又与科学社会主义对立。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攻击十月革命及十月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宣称:“我们不承认资本家的强权,同样不承认劳动者的强权。“1920年9月,陈独秀、蔡和森等先后在《新青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22,(2):32-33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 《决议》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对于加深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  相似文献   

10.
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正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中奋斗的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一大批中国先进分子开始用它作为观察和认识国家命运的工具,寻求救国救民之路,探索建立一个新型的革命政党的方略,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得到了应用和发展。一、明确党建目标:建立一个领导革新的党经过五四运动洗礼,早期中国先进分子在社会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共识:必须建立一个领导革新的党。  相似文献   

11.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的胜利又为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巴黎和会打破了人们对外国列强的幻想;五四运动的实践深刻教育了那些努力争取进步的中国人,更加清楚地看到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更加感到腐败黑暗的社会现状难于忍受,他们更需要一种崭新的、科学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去重新探索中国的前途,进一步展开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进攻。在探索与斗争中,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人怀疑以至否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转而向往社会主义,认…  相似文献   

12.
王玲  谭明 《世纪桥》2001,(2):8-10
十月革命后,震撼世界的革命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推出了匈牙利1919年3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13.
正铁肩担道义精神启后人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令李大钊备受鼓舞,他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满怀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作为五四运动的亲身参与者和历史见证者,李大钊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李大钊,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没有李大钊,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顺利创建;没有李大钊,就没有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序开展.虽然李大钊与五四运动早已在历史长河中定格,但是先生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精神将与时代永存.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4,(6)
意识形态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有其发展过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列宁都有论述;西方也有马克思主义,也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而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我国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这种马克思主义必须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不能丢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意识形态保障。  相似文献   

16.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共地方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宜宾的最早地方组织中共宜宾特支,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宜宾的广泛深入传播,同工农民众运动相结合过程中建立的。 一、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宜宾的传播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推动下,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由青年学生、工人和其他市民兴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卖国贼的群众性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四川和宜宾后,立即产生了强烈反响。在宜宾,青年学生纷…  相似文献   

17.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使近代中国的政治发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二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在中国出现了一大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批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找到了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05,(21)
近代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社会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思潮纷然杂陈。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传入中国不久的马克思主义,很快以其科学真理性,在同各种思潮的争鸣交锋中,站到了社会思想大潮的前列,指导中国革命不断打开新的局面。80多年后的今天,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社会思想更加纷繁多样。那么,我们是否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否还要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思想多样化怎么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们的观念日新月异,社会思想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特点。从社会思想的内容上说,呈…  相似文献   

19.
一毛泽东同志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福建也开始传播。当时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刊物如《新青年》、《每周评论》、《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湘江评论》等陆续传到福建各地。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及北洋政府对内压榨对外妥协所造成的民族危机;是由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新兴社会力量的成长、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十月革命的影响;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这些为学术界所公认并多有论述。另外还有一点,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那就是留日学生爱国斗争对国内的影响,也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就所见到的史料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