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恩来总理生前每日活动的行踪,除了他的秘书们了解以外,没有比电话三九专用局(现在的中南海电信局)的话务员更了解和更清楚了。周总理风趣地称她们为“电话秘书”;他说:“我以后不怕走丢了,我不论到哪里,她们都能找到我”。  相似文献   

2.
“主席叫我们把‘三国四方’抓起来”1971年9月13日午夜,许世友突然接到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电话:“世友同志吗?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请你们立即封锁所有的机场。”“总理,出了什么事?”许世友问。“一个大人物跑了。”顿时,许世友对跑了的那个大人物是何人,心中明白了八九分。他立即放下电话,套起军装,闪电般地跳下了床,迅速部署封锁机场。“请肖副司令马上来我这里!”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肖永银被值班秘书从睡梦中叫醒。几分钟后,一辆军用吉普车打着雪亮的前灯,从紫金山南麓的富贵山西侧脚下7号楼开出,直…  相似文献   

3.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故乡淮安。在求学、从事革命事业的几十年间,周恩来有过很多机会回家乡,但他竟然一次都没有回去过。周恩来的秘书王伏林曾回忆说:“总理离家后,虽然没有回过一次,但他经常思念淮安,思念家乡。那年,总理从广州飞北京,快到淮安上空时,特意走到驾驶舱中,从飞机上看淮安。”  相似文献   

4.
1961年,周总理出访归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他。第二天,周总理看到一张报纸上刊载他回京的消息上有“周恩来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时,不由得紧皱眉头,指着报纸对值班秘书说:“你打个电话,问一下这条新闻是谁写的,叫他马上到我这儿来一下。” 这位记者很快赶到西花厅。周总理放下手中的工作,又拿起那张报纸说:“我们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神采奕奕’?”那位记者知道错了,只好向总理检讨,同时也汇报说,  相似文献   

5.
从周恩来得到消息的一刻开始 “九一三” 事件发生后的深夜3时左右,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林彪叛逃事件,紧急布置了应变措施。他要求所有在京的政治局委员,一律集中到人民大会堂办公。 9月14日中午,连续紧张工作了50多个小时的周恩来,才有机会躺下。可电话铃声又响了,秘书只好轻轻推醒他。外交部报告,刚刚接到驻蒙使馆的一份电报。周恩来让秘书念给他听。 报告中说,林彪所乘的256号三叉戟飞机13日凌晨2点30分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毁,机上8男1女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6.
散木 《党史博览》2013,(8):32-36
据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周恩来秘书赵炜回忆:"1975年6月1日总理住院……开始时,总理还能批阅文件,看参考、报纸等。后来,由于病情的发展,逐渐改由邓大姐念文件,卫士和护士念报纸。大小消息都要念给他听,一点也不能马虎。"这是说周恩来病中坚持看、"听"报纸,至于原因,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周恩来卫士、邓颖超警卫秘书高振普回忆说:"在他1976年1月8日去世前一个月左右的  相似文献   

7.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故乡淮安,在求学、从事革命事业的几十年间,周恩来有过很多机会回家乡,但他竟然一次都没有回去过。周恩来的秘书王伏林曾回忆说:“总理离家后,虽然没有回过一次,但他经常思念淮安,思念家乡。那年,总理从广州飞北京,快到淮安上空时,特意走到驾驶舱中,从飞机上看淮安。”王伏林所说的这件事发生在1959年的元月,当时驾驶员降低了飞行高度,在淮安上空盘旋了三圈。周总理的卫士长成元功当时也在机上,他将总理扶回座位,总理一言未发,  相似文献   

8.
衣:周恩来信奉“人靠衣装马靠鞍”的东方文明。一进城,总理交给秘书一项工作:“我参加活动多,仪容是否整洁,国内国外都注意。给你们提个要求,我的衣服一定要表现出中国人的面孔。”秘书陪总理去商店买衣料,服务人员向总理介绍各种高级毛料,总理摇摇头:“不要进口的,要国产的。”而且交待工作人员:“今后我做衣服,无论毛料布料,必须用国产的。”总理的鞋要用国产牛皮,总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1997,(5)
遵守保密纪律的周恩来做好领导干部自身的保密工作,我们党有着光荣的传统。周恩来总理堪称是全党各级领导干部保守党和国家秘密的楷模。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夕,周总理的办公室里电话一个接一个,人来人往忙得不可开交。但是除了周总理的军事秘书,无论是邓大姐,还是...  相似文献   

10.
杨成武心急火燎地赶回上海,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向毛泽东汇报了“王关戚”的种种劣行。毛泽东听完,说:“知道了。你先回去休息,我考虑考虑,看看材料。” 两天后,杨成武被毛泽东的秘书请了去。毛泽东正在看书,见杨成武进屋来,放下线装书,说:“我考虑好了。你回去告诉总理,‘王关戚’破坏文化大革命,不是好人。你单独当面向总理报告,把他们抓起来。要总理负责  相似文献   

11.
林彪之死     
1971年9月13日凌晨,还在人民大会堂办公未歇息的周恩来总理,接到8341部队驻北戴河负责人电话报告:林彪一家乘中国民航256号三叉戟飞机,于零点32分在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北行。  相似文献   

12.
《周末》1998年2月13日7版刊载了浙江仲向平的文章《周恩来的嫡亲表妹王去病》一文.其实王去病不是周恩来的嫡亲表妹,史实如下:其一,周恩来父亲一辈只有嫡亲兄弟四人,没有女性.1996年,周恩来大伯父的孙子、周恩来侄儿周华章同志曾寄给我一份他祖父周嵩尧写给总理办公室何谦秘书的一封专谈周恩来亲属的信.信中明确交待“总理没有胞姑母,也没有胞姐妹”.现在该信内容已收入党建读物和中国青年两出版社联合于1998年2月出版的《周恩来家世》一书.其二,据周恩来嫡亲侄女周秉宜同志写的周恩来的《姑母周桂珍和姑父王子余》一文说:“周桂珍(1873—1913)是周恩来大伯祖父周晋侯的女儿,按大排行,她应是周恩来的二姑母.”“ 1894年,  相似文献   

13.
1972年,周恩来总理到上海开会。随行秘书看到总理戴的是已戴了几十年的旧表,就让上海负责接待的同志拿来几块“上海”表,选了其中一块价格为125元的手表给总理留下。当总理得知未付款时,严厉批评了秘书并让立即把表退回。从此,秘书们不敢再提买表的事,表坏了便拿着到王府井表店去修。那块旧表总理一直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一块手表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总理眼里却不亚于一件大事,表露出老一辈革命家朴实的作风和崇高的品质。由此,倒应该让当今那些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公仆们”相形见绌:工作中有事就推诿扯皮;下去…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的秘书之一王伏林曾回忆说:"总理离家后,虽然没有回过一次,但他经常思念淮安,思念家乡。1959年1月,总理从广州飞北京,快到淮安上空时,特意走到驾驶舱中,从飞机上看淮安。"当时驾驶员降低了飞行高度,在淮安上空盘旋了三圈。周恩来从12岁离开江苏淮安,就一直没有再回过故乡,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指出:“欢迎曲要用亲王新作!” 那是70年代的一个万籁俱寂的午夜,军乐团值班室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起。电话来自周总理办公室:“第二天早晨西哈努克亲王将抵京访问,总理指示,欢迎曲要用亲王的一首新作。” 这是一支节奏缓慢的抒情歌曲,要改编成军乐曲,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歌曲很长,但在欢迎仪式上演奏时又不能看谱,从编谱到配器、背谐、合练的时间只有几小时,怎么办?“难度再大,也要坚决完成总理的指示!”军乐团领导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相似文献   

16.
纪东 《廉政瞭望》2008,(11):54-55
从1968年8月上任,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我一直担任周总理的秘书。总理对身边秘书在学习与工作方面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也是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1974年旧历除夕 ,我是和周恩来总理一起度过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近 3 0年了 ,那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难以忘怀。1 974年 1月 2 2日 ,是农历大年三十。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按理说 ,大家应该是高高兴兴的。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 ,心情压抑 ,就是高兴不起来。我当时在中办秘书局担任秘书工作。下午 3点钟左右 ,同志们都陆续回家了。我处理完日常工作回到家中 ,已是晚上 1 0点钟以后了。晚上 1 1点钟左右 ,秘书局值班的同志通知我 ,说总理让我马上到他办公室去 ,有紧急文件要办。我接到通知后 ,即刻赶到西花厅 ,总理秘书对我说 :总理让你马上…  相似文献   

18.
见证周恩来“蓝天情思” 第一次见到王伏林老人,是为纪念周恩来的94诞辰。那天到场的有周恩来的亲属和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组的研究人员等50多人。听介绍的人说,“王伏林同志,1951年到1958年,1964年到1966年两次出任周总理的秘书,负责经贸工作,是周恩来大秘书中较为年轻的一位。”我望着王老那和善的面容,微笑的神仪,心里充满了敬意。  相似文献   

19.
吴志菲 《党史纵横》2010,(12):45-49
1954年12月31日凌晨,周恩来还在办公室批阅文件。秘书轻轻地走进来,低声说:"总理,黄镇大使从雅加达来电。" "哦,茂物会议有结果了?"周恩来接过电报仔细看后高兴地对秘书说:"好。黄镇大使给我们送新年贺礼来了。" 原来,亚非各国人民呼吁联合起来共同反帝反殖、维护世界和平与民族独立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亚非一些国家领导人也希望坐下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56年初夏的一天,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待了一位年轻人。周恩来把这位年轻人从头到脚审视一遍,高兴地对邓颖超说:“你看他的模样、腔调和动作多像他的爸爸。” 周恩来所讲的那位年轻人的爸爸,就是多次和周恩来一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