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双边学术讨论会 1995年7月23-31日 由韩国外务部外交安保研究院院长李廷彬率领的代表团一行9人访华,并出席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在北京共同举办的第四次“中韩国际问题研讨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变化中的世界形势与东北亚;美日俄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亚太经济合作展望;朝鲜半岛形势与南北关系;中韩关系的发展。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看法。会后韩国代表团访问了西安、上海。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前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杜攻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于7月8—18日访问了苏联,这是对苏联远东问题研究所去年12月应我所邀请访华进行的回访。访问期间,代表团同远东所所长季塔连科博士及该所亚太问题专家就建立国际新秩序、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形势等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同时,代表团还访问了苏联科学  相似文献   

3.
《国际交流》2009,(3):28-30
应我会邀请,以法国“展望亚洲2020”协会主席罗伯特·安德烈为团长的法国国际关系专家代表团一行4人于7月5—11日访华。在京期间,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会见;代表团与我会联合举办“中法、中欧关系报告会”,并拜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与有关专家就中法、中欧关系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际交流》2009,(2):33-33
应我会邀请,由副理事长羽生诚率领的日本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8人于4月14—17日访问中国陕西省。在西安期间,代表团与陕西经济、文化部门进行了交流。双方就金融危机形势下加强民间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中日在果业加工领域合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交换了看法。外宾参观了咸阳市司魏村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及苹果园等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外宾表示愿继续与中国开展合作,并邀请当地果业专家去日本参观交流。  相似文献   

5.
学术简讯     
《东南亚》1993,(4)
泰国法政大学访华团访问我所 1993年8月17日,由泰国法政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素拉猜博士(Dr.Surachai)率领的法政大学访华团一长8人到我所访问。在座谈中,双方就加强中、泰、缅、老四国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问题交换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亚洲12月11—25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耿率领的全国人大代表团对巴基斯坦和伊朗两国进行友好访问。12月19日田纪云副总理于18日会见泰国副外长巴帕·林巴攀率领的泰国政府经济贸易代表团。19日,中泰政府经济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协议纪要在北京签字。12月20—25日应老挝外交部的邀请,刘述卿副外长一行对老挝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这是1979年以来中老两国第一次举行的副外长级会晤。双方就改善两国关系问题举行会谈,对一些分歧问题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并商定在适当的时候两国副外长在北京举行会晤。25日,老挝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外  相似文献   

7.
一、双边或多边学术讨论会 5月15—19日 我所与朝鲜裁军与和平研究所代表团在京举办第九次双边国际问题讨论会,双方就国际形势、地区合作及半岛问题等交换了意见。会后,代表团到大连参观访问。 6月5—12日 我所与李承坤院长率领的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代表团在京举办第十次中韩双边国际问题研讨会,双方就国际形势、地区安全形势、朝鲜半岛形势、地区经济合作及中韩关系等坦率地交换了看法。会后,代表团到昆明参观访问。 6月13—14日 我所与设在加拿大的“干预和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在京举行双边对话会 6月7—13日 杨成…  相似文献   

8.
应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邀请,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常务理事、《外交学会季刊》主编郑万珍率领的中国外交期刊编辑代表团一行6人于1999年1月22日至2月6日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我所《国际问题研究》主编参加了该团的访问,参加该团访问还有来自《世界知识...  相似文献   

9.
《国际交流》2009,(3):24-25
应我会邀请,由主席梅纳尔迪、名誉主席古博特率领的意大利议会“中国之友”协会代表团一行9人于6月9—17日访华。在京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周铁农会见代表团,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就中意两国关系和中国全国人大与意大利议会交流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交流》2007,(3):31-31
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尼泊尔世界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执行委员会主任特塔·拉·安塔率领的尼泊尔世界事务委员会代表团一行6人于7月15—22日访华。在北京期间,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和交流协会秘书长徐建国分别会见代表团,交流协会理事艾平与代表团座谈。代表团还拜会了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除北京外,  相似文献   

11.
7月15日,应中日友好协会邀请来华访问的日本新进党众议院议员代表团访问我所,与我所领导就中国经济发展、朝鲜半岛局势和中美关系等问题交换了看法,我所特约研究员冯昭奎也参加了此次活动。7月16日,我所南亚研究室组织在京部分南亚问题专家学者,就南亚形势及南亚区域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 11—16日 应我会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伊朗项目主任、胡佛研究所伊朗民主项目联合主任阿巴斯·米拉尼教授访华。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张志军会见。米与我会、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专家学者就美对伊政策、伊核问题等交换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92,(2)
应印度外交部邀请,由朱昌利、宋天佑和樊建组成的我所学术代表团,于1992年1月30日至2月11日对印度进行了为期14天的访问。在印度期间,代表团受到了热情友好的接待。1月31日和2月3日,印度外交部东亚司司长和副司长两次会见了代表团,在友好气氛中,双方就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云南对外开放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印度《政治家报》发表了代表团访印消息。  相似文献   

14.
1992年8月10日—9月12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亚和俄罗斯研究室主任徐致敬、研究员荣植等三人先后访问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五国。会见了这些国家的外交部、议会、新闻、经济改革委员会、宗教界等单位负责人,同有关研究机构就中亚国家内外政策进行了讨论,并参观了一些工厂、农场等。8月22—25日,应我所邀请,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麦克尔·迪尤尔访华,同我所和我国有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座谈。8月29日—9月28日,研究员宋以敏等三人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考察访问。先后在莫斯科、基辅、圣彼得堡和哈巴罗夫斯克对下列机构的许多学者和官员进行访淡:俄外交部、远东研究所、美加所、经济所、国防部军事战略研究中心;乌外交部“拉达”(议会)国际合  相似文献   

15.
杨诺 《国际交流》2007,(1):24-25
应约旦国际事务协会邀请,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顾问张志军率领的代表团一行6人于1月14—15日对约旦进行了友好访问。约方对访问日程进行了精心安排。在国际事务协会秘书长马尔旺的全程陪同下,代表团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同约旦政要和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既加深了了解,又增进了友谊。  相似文献   

16.
亚洲9月9—1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访问了泰国,同泰国外交部长阿沙·沙拉信举行了会谈,两国外长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问题及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9月9—12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对我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杨尚昆主席、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分别同他会见和会谈,双方在友好气氛中就两国关系、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9月10日,中伊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  相似文献   

17.
陶涛 《国际交流》2009,(1):33-38
应孟加拉国-中国人民友好协会和斯里兰卡国际交流协会的邀请.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徐建国率团一行四人于2月13—22日访问了南亚的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两国,与两个组织和孟、斯两国各界人士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我有幸作为成员之一参团访问孟、斯两国。  相似文献   

18.
一、双边定期学术讨论会 1993年10月12—17日,我所和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八次中日国际问题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松永信雄理事长兼所长率领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访华并出席了会议。中日两国的专家和学者在会上就当前国际形势、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推动东北亚继续走向和解与合作、亚太经济、中日关系等议题发表论文并进行了热烈、坦率的讨论。钱其琛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会见了双方代表团人员。该团还同外交部、有关研究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就共同关心的国际  相似文献   

19.
亚洲6月5日王震副主席会见由内务体育部长乌马尔·扎希尔率领的马尔代夫政府代表团。6月6—19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徐敦信访问泰国,就柬埔寨问题同泰国方面交换意见。9日至15日他作为中国驻越南大使张德维的客人到河内,与越南方面就政治解决柬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没能取得进展。在泰国期间,泰国总理差猜、外长西提、三军特别  相似文献   

20.
应南斯拉夫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的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杜攻所长一行三人于6月13日—19日前往南斯拉夫访问。在访问期间,双方就当前国际形势、苏联东欧地区形势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南学者还向我介绍了南斯拉夫国内政局和最近发生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的民族冲突等情况。杜攻所长介绍了我国关于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设想以及亚太形势。杜所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