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在立法上没有引入警察圈套这一概念,对警察所实施的圈套行为还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警察圈套是指拥有法定侦查权限的国家司法机关,为了获得对某人提起刑事诉讼的证据,在法定或特定情形下诱使侦查对象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特殊刑事侦查方法.警察圈套目前在我国的合法性和可行性等问题尚待确定.通过对警察圈套的立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警察圈套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策略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2012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1条第1款已然将"诱惑侦查"纳入立法规制之中。其实,诱惑侦查在我国刑事侦查活动中早已大量运用,并且在打击犯罪、保障人权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诱惑侦查一旦运用不当,就会侵犯公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成为"警察圈套"。侦查程序的高度封闭性、立法规定的空白、裁判者难以作出无罪判决或终止诉讼程序的判决三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警察圈套抗辩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犯罪日益智能化、集团化、隐蔽化,警察圈套就象一柄双刃剑,既有利于侦破犯罪,也可能会侵犯人权。伴随着法治建设的进程,正当程序理念、人权保障观念受到极大推崇,使得我们不得不关注警察圈套这种政府行为的合法性以及被告人的辩护权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警察圈套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并促进立法上对警察圈套的使用范围、条件及不当使用的后果作一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警察圈套"之合法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察圈套”是美国刑法合法辩护中的一项内容。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利用“警察圈套”来侦破案件的情况。从刑罚的目的———预防犯罪与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刑法公正性的角度看 ,“警察圈套”背离了现代司法、侦查活动的公正价值 ,有损于政府的威信。因此 ,“警察圈套”的合法性值得质疑  相似文献   

5.
警察圈套也叫诱惑侦查、侦查陷阱,它似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有利于公安刑侦工作,用不好会有损公安形象。国际社会对警察圈套各有不同的规定,根据我国情况可以有条件地使用。使用警察圈套时应该注意五大限制,并应正确处理警察圈套的设置不当。  相似文献   

6.
警察圈套也叫诱惑侦查、侦查陷阱,它似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有利于公安刑侦工作,用不好会有损公安形象。国际社会对警察圈套各有不同的规定,根据我国情况可以有条件地使用。使用警察圈套时应该注意五大限制,并应正确处理警察圈套的设置不当。  相似文献   

7.
诱惑侦查是侦破高隐蔽型犯罪不可或缺的方法。然而,这种侦查方法具有两面性,使用不当就有可能陷无辜之人于罪。我国在借鉴英美法系“警察圈套”抗辩的经验时,关于诱惑侦查规制,应对“犯意诱发型”和“机会提供型”进行区分。法律应严禁犯意引诱,并支持以“警察圈套”为由进行无罪辩护;合理规制机会提供型引诱,限定其只能适用于隐蔽性较强的无被害人的严重犯罪案件,以及有证据证明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并应坚持最后手段原则,遵循内外两级审批、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8.
警察圈套的理性分析——以刑法学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规范意义上讲,警察圈套是法定的无罪辩护事由;但从通常语义的理解上,警察圈套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则又是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概念。在历史回顾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必须对警察圈套重新进行界定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陷害教唆与警察圈套的刑法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陷害教唆和警察圈套不仅是理论中的一个难题,实践中更是存在较多争议。陷害教唆的含义必须从“教唆”和“陷害”两方面来重新界定其内涵和基本要件,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对陷害教唆犯的可罚性问题进行考察。同时,由于警察圈套行为和教唆行为的紧密联系,在具体适用时,为达到防卫社会和保障人权功能的和谐统一,要对警察圈套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标准和具体条件进行严格的限定。  相似文献   

10.
陷害教唆和警察圈套不仅是理论中的一个难题,在实践中更是一个存在较多争议的问题。陷害教唆必须从“教唆”和“陷害”两方面来界定其内涵和基本要件,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对陷害教唆犯的可罚性问题进行考察。同时,由于警察圈套行为和教唆行为的紧密联系,在具体适用时,为达到防卫社会和保障人权功能的两者和谐统一,要对警察圈套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标准和具体条件进行严格的限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