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数学教育应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盲生实际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在  相似文献   

2.
“政治课讲的内容太枯燥”、“不喜欢死记硬背的概念条条”、“不喜欢生硬呆板的说教”……这是在2002年《半月谈》中学生奖学金表彰会上,一些学生的发言。确实,政治课的基本理论是抽象而深奥的,如果再从概念到概念,以理论理,就事论事,空泛说教,只有抽象的理论没有具体生动的实际,怎么能让学生喜欢呢?因此,作为政治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客观条件出发,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以课堂上现成的人、事、物为教具,…  相似文献   

3.
一种“元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什么是“元哲学”?“元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各国哲学界的看法是众说纷纭的。“元哲学”这门学科在学海中崭露头角,是与包括“元数学”在内的各种“元理论”的问世直接相关的。“元数学”的概念来源于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对整个数学的基础研究。他主张使整个数学基础成为高度形式化的无矛盾的理论系统。这种有关数学形式化的系统,即是“元数学”分析的对象。“元数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得到各国数学界的普遍承认。随着“元数学”的出现,其他“元”学科,诸如“元伦理学”、“元美学”、“元哲学”……也纷纷问世。例如,在《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的第七章中就详尽地阐述了“元伦理学”的含义。该书的作者L·J·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不断进行教育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思想政治课在中学各学科中属于较枯燥的一门学科,“教师难教、学生厌学”,这种现状背离了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主阵地的宗旨。如何使学生喜欢政治课,在学与做中既能学到知识、增加本领,又能提升品德修养,是对每一位政治教师提出的挑战。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学生当“主演”法  此方法旨在确立学生在政治课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由“主演”退回到“导演”(即主导)的地位。  长期以来,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和…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必须通过教师语言的阐述,才能得以完成。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语言”的特殊作用,使课堂教学“悦耳”、“动听”,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接受知识.便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它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的特点之一是需要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大量语言叙述、阐释,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探讨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语言”的作用,改变政治课以往存在的枯燥、乏味等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引导语—一注意语言新颖、精彩、引…  相似文献   

6.
一秒钟回答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一秒钟回答”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一秒钟回答”,即将一些容易混淆、难于理解、比较枯燥的知识点,用很简单的判断题拟出,要求学生在一秒钟内回答“是”还是“不是”。如,提问:“意识是大脑的机能”,这个问题很简单,但部分学生容易将“人脑”与“大脑”混淆或等同,从而出现错误。这类题在教学内容刚讲完时以一秒钟回答方式提出,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辨别力和理解力。又如,“价值是疑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这是个关系题,比较抽象,不太好懂。一秒钟回答提出后,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势必引起学生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7.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中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先行,通过研究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内涵,实施“教少学多”;通过研究数学习题的功能,做到“精讲精练”;通过研究“教育数学”,把“形式化”的数学变成学生容易学和感兴趣的数学.  相似文献   

8.
上课铃响了,我提醒自己今天一定少讲些,留点时间给学生做作业。因为我这人好“表现”自己,旁征博引,高谈阔论,总想多举些例子使学生加深理解,结果作业本中的纸条却日渐增多———“老师,政治课作业请让我们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太多,我们课余时间完不成”……绝不能弃民心于不顾,违背“减负”宗旨,我又一次提醒自己,快步跨入了教室。今天的内容正好比较少。学生明确了“人的一生中,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人生难免有挫折后”,重点是理解造成挫折的因素。我在黑板上写下标题,后面缀上标号1、2、3、4……让学生自己读书,找出造成挫折的因素。孩子…  相似文献   

9.
这是在同一天不同班级发生的同一类事:镜头一:在高三甲班的课堂上,我布置了讨论题,学生正在讨论,我发现一名男同学在做数学题。我十分生气地大声质问:“你知道这是数学课还是政治课?太过分了。”“明天数学测试我着急,这道题我想了好长时间了,我好不容易有了思路,就让我……”“你不愿意上可以出去,政治课就得学政治这是起码的规则。”这名学生极不情愿地收起了数学题,似乎这节课他也没有投入到学习的氛围中。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很沉闷。镜头二:在高三乙班的课堂上,我布置了讨论题后,发现这个班竟然也有一名男同学在做数学。我吸取了上节课的…  相似文献   

10.
家教三题     
家教三题冀文秀数月前,我们在一所小学的三、四年级学生中进行过一次“儿童与家庭”的调查,在众多的调查项目和数据中,有些与家教关系密切,值得引起重视。这里选三个题目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一、“我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亲戚“乐队”中的孩子我们...  相似文献   

11.
程映虹 《同舟共进》2013,(10):36-39
美国著名政治讽刺网站“洋葱”2013年2月刊出了一篇煞有介事的“报道”,题目是“中国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落后于美国高中生”。“报道”称,根据“国际教育评估协会”在麻州核桃山发表的最新报告,中国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开始落后于美国高中生。  相似文献   

12.
《理论学习》1986年第6期发表刘正顺同志的《“一分为三”不能成立》(以下简称刘文)一文,对于“一分为三”进行了反驳。我是“一分为三”论者之一,我认为刘文对“一分为三”的否定是不能成立的。现就刘文中的几个问题答辨如下。一、关于数学中“三分法”问题刘文以很长的篇幅讲了数学中“一分为二”的情况。对于数学中的“一分为二”,我们从来没有反对过,我在《“一分为三”新议》中,首先就引证了列宁关于“正和  相似文献   

13.
一、精心设计,撞击创新性思维的火花思想政治课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学科。其本身的理论虽然比较枯燥,但教师如注意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精心设计创新情境,是极易撞击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火花的。例如,在讲“爱护公共财物”这一内容时,为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务的意识,可设计这样的情境:学校环卫办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征集劝勉人们爱护草  相似文献   

14.
公安大学除法律系外,于1985年始都陆续开设了高等数学课。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更多的精文知理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使学生能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何使文科专业中的“思政专业”的数学教学更有成效,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的原则。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采用惊奇、改革教学程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概念教学容易平淡而枯燥,为了使概念教学生动、具体,收到实效,特别是能给学生以启迪和思想教育。我在讲“规律”概念时做了一些尝试。我是分四步来进行“规律”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先由学生讲什么是规律。“规律”二字,学生十分熟悉,也经常使用,但是大多数学生不能真正懂得规律的含义。让学生先讲必能暴露学生对“规律”的误解。果然,学生所举的实例,有些是符合规律定义的,如说  相似文献   

16.
有啥不一佯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穿着绿色的军装”。我当兵十几年了,至今还是个人称“一毛二”的中尉指导员。看着家乡从小一块儿在泥水里滚大的小哥们,如今个个“飞黄腾达”,事业有成,说实话,换了谁心里都不平衡,人与人“有啥不一样”呢? 然而,想想部队十几年枯燥的生活、工作、学习,再想想一茬又一茬的战士们,心里好像又多了一份留恋,一份幸福。在这种枯燥的乏味中,外人看来是不会有什么乐趣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一般给学生以抽象、深奥、单调、枯燥、老生常谈等感觉,往往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初一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对象是一批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孩子,他们幼稚好动、注意力极不易集中,没有摆脱活动自控性差的特点。那么,如何把初一思想政治课上得生动而富有实效,活泼而木古板,并以此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用灵活多变,富有兴味的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一”的妙用,即用一个故事、一则新闻、一组数据、一个小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思想政治课具有吸引力。一、…  相似文献   

18.
“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还记得珠算口诀吗?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已经淡出生活实用层面多年、几近“失落”的老物件,重新回归人们视野,大伙儿怀旧的怀旧,吐糟的吐糟,闹腾得不亦乐乎。直到上世纪90年代,珠算还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内容,但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相似文献   

19.
一、引子“徐老师就是这样,她并不是神话中的人物,所以她必须和我们一起努力去寻找明天,在通向未来的漫漫征途上,她是一个陪着我们走的人。当她陪着我们走向目标时,过程和结果都显得如此的美丽与多情!”这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果的一种赞同,是学生对教学地位、教学关系、教学生命的一种期盼,更是学生对教师角色的一种诊释。“陪着”意味着教学中师生的地位是民主平等的;“陪着”体现了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是亲密和谐的;“陪着”蕴涵着教学的生命是美丽多情的;“陪着”肯定了教师的角色是陪伴和促进学生走向目标、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20.
提起思想政治课,学生常常感到乏味、枯燥,尤其对注入式教学方法更感头痛,学生常常是“平时应付差事,考前临阵磨枪”。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不利的,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根据中学生年龄及心理的特点,按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原则.改变“注入式”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思考”有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