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宪民 《政治与法律》2007,10(4):106-112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首屈一指的议题和难题是农业问题,也是WTO成员之间谈判的冲突焦点.WT0关于农业问题的框架协议要求削减国内资助、放宽市场准入,以及削减和取消补贴.根据协议规定各成员对农业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力图形成市场准入的共同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WT0成员已明确表述了对农业问题观点和立场,这种观点和立场是基于自己国家的农业现状而作出的.因此,WTO为了更高层次的农业合作还将努力地通过协商和谈判来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2.
论WTO下的农产品贸易国内支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农业协议》为国内支持措施确立了法律界限,区分扭曲生产和贸易的国内支持措施和没有或仅有微小扭曲作用的国内支持措施,对于前者进行削减,对于后者则免于削减。然而,在后续的农业谈判中,各成员对于国内支持措施的划分以及削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导致了农产品问题谈判的停滞,也影响了整个多哈回合谈判的进程。目前各成员国应迅速达成一致,采用有效的方法削减扭曲生产和贸易的国内支持措施,对于其他国内支持措施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推动农产品谈判的进行。中国也应确定自己的立场,积极加入到谈判中来,并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相关改革。  相似文献   

3.
我国入世对保障措施法律承诺的缺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艰苦而曲折的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WTO正式成员。中国入世的具体承诺集中体现在《中国入世议定书》和《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两个法律文件中。从广义上说,这些条款包括两大类;一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准入。二是通过承诺建立与WTO相符的法律法规,确立了同国际经济接轨的贸易体系。我国同意接受WTO规则,然而,在保障措施方面,我国也接受了某种歧视规定。一、WTO对保障措施的法律规定WTO禁止数量限制等扭曲贸易的措施,但是为了防止自由贸易对国家经济的破坏,在GATT第19条规…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经合框架协议若干法律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彬 《时代法学》2010,8(5):111-115
海峡两岸经合框架协议(ECFA)的内容实质就是区域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这一点应与法律性质问题区分开来讨论。立足于大陆立场,ECFA法律性质仍应定位于"行政合作型区际协议"。从WTO相关条文的模糊性及成员实践来看,部门涵盖度与过渡期限问题在现实中并不会成为ECFA的法律障碍,而且两岸尚可考虑向WTO申请特别豁免,因此无违反WTO规则之忧,台方亦不必过虑"10年90%"。ECFA后续自由化谈判应本着互惠双赢的精神稳步进行,而不宜单纯追求协议形式。  相似文献   

5.
安佰生 《财经法学》2015,(2):95-113
'必要性测试'(necessity test)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协调国家管制主权与自由贸易冲突的核心概念。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该测试的解释是一个发展过程,且与关于'必要性测试'规则谈判中一些成员的立场存在差异,成员在关于'必要性测试'的规则谈判中也难以达成一致。由于WTO采纳裁决报告采取逆向协商一致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论WTO发展中成员对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溆 《政治与法律》2004,28(6):87-91
虽然环境问题已列入多边贸易谈判议程,但是众多的WTO发展中成员表示强烈反对,在谈判中采取防范立场.除了谈判策略的考虑,发展中成员还有很多忧虑,他们认为目前的谈判缺乏平衡性,贸易与环境的有关规则缺乏稳定性和预见性.发展中国家的忧虑是合理的,要想打破目前谈判中的僵局,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不能寄希望于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环境组织",根本还是要加强发展中成员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白云 《时代法学》2006,4(4):82-88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实现了农产品到多边贸易体制的回归,但协议并不是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永久性安排,各成员仍有义务通过后续谈判,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水平直至完全实现自由化。因此,研究《农业协议》国内支持条款的局限性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新一轮农产品多边谈判中应修正的问题,对于我国实施国内支持条款和参加新一轮农业多边谈判,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入世看WT0协议在中国法院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11月和2000年5月,中国政府分别与美国和欧盟达成了加入WTO的双边协议。随着中美、中欧加入WTO协议的签订,中国入世已为期不远。WTO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条约,从条约的角度看,国内法院无疑是执行国际条约的重要部门。因此,一旦中国入世,法院也将面临WTO协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问题。WTO协议规则是指各国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束时所达成的WTO一揽子协议,包括《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及其各种附属协议,统称为WTO协议,为WTO所有成员必须遵守和执行的协议,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货物贸易多边…  相似文献   

9.
政府采购是国际贸易自由化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政府采购协议》 ,是一个没有完全纳入WTO多边规则的复边协定。但在WTO框架内推进政府采购自由化将是今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首要任务。中国虽然已经成为WTO正式成员 ,但是并未签署该协议 ,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政府采购制度方面不受到影响。本文介绍、分析了乌拉圭回合谈判中重新修订的《政府采购协议》 ,并提出我国加入WTO后 ,刚刚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希凯 《知识产权》2003,13(6):9-15
本文对WTO成员就多哈《“TRIPS协议和公共健康宣言”第六段的执行》达成的协议进行了评述。指出本议案的达成一方面是说明TRIPS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体系并非完美无缺,二是说明修改TRIPS的协调或谈判即将开始。本文分析了谈判前景,建议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尽早完成对TRIPS协议的有关修改,利用TRIPS提供的灵活性进一步开拓有利于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尽快提高自己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1.
国际市场准入的开放对于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利益的实现至关重要,几乎各国政府都需要处理这一问题.WTO框架下电子商务的市场准入开放程度,部分取决于WTO成员对WTO规则遵守与否,部分取决于他们就具体的市场准入条件做出怎样的承诺.  相似文献   

12.
经过乌拉圭回合的艰苦谈判,WTO成员间终于形成了一套农产品贸易安排的规则体系。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入世后,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大大增强,所以研究这套规则体系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关系对于加速中国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解读了《农业协议》的核心内容,认真研究了中国农业经济和法制的现状,分析了入世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期对中国农业法制环境的完善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WTO农业协议将"自然灾害救济"支付归为免予削减的国内支持措施,许多国家都利用农业保险来实现政府对自然灾害的补救。美国的农业保险立法通过多年的实践和修订已经十分完备,而我国一直都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这对农业保险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我国应当借鉴美国成功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WTO农业协议要求的《农业保险法》。  相似文献   

14.
林洁 《法制与社会》2013,(11):263-26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与环境问题成为各国广为关注的焦点。遂通过WTO新一轮贸易谈判中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来了解我过入世以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对TRIPS协议中知识产权涉及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着重论述TRIPS协议与相关环境问题对中国的利益影响和中国对谈判的基本立场以及政策建议这两部分,最后提出自己对看完全书的感想和阐述自己联想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彤 《法学杂志》2007,28(1):154-157
作为环境贸易壁垒中相对较为隐蔽的手段,环境标签措施已经成为普遍采用的贸易壁垒措施.由于环境标签问题的特殊性,自WTO多哈回合会议以来,有关环保目的的标签问题已经成为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工作中的特别焦点.本文从WTO协议中的相关规定、争端解决机构裁决和发展中国家的现状等方面分析WTO框架下的环境标签问题,并对我国在谈判中可以采用的观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WTO《农业协议》有关农业国内支持的规定主要包括绿箱措施和黄箱措施。我国农业立法应遵守WTO农业规则,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加大绿箱措施支持力度,用足用好黄箱补贴,注重对蓝箱措施的采用。同时要积极参与WTO新回合谈判等活动,促进我国农业立法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WTO体系下农业补贴的特殊安排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WTO《补贴协定》及GATT1994相比,在总体规范方法、概念、规则结构、救济等方面,《农业协定》采取了一套独特的规制方式,但在WTO农业补贴争端中,《补贴协定》、GATT1994与《农业协定》常被共同适用于农业补贴。此举强化了对农业补贴的规制,但农业补贴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继续享有特殊地位和待遇,最终应由成员谈判确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特殊的农业补贴规则将继续存在,我国在参与WTO农业谈判、诉讼,调整国内农业政策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陈宪民 《法学论坛》2006,21(5):120-124
WTO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推动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多年来的国际经济实践证明,WTO制度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原则。但是,国际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形势迫使WTO制度进行调整,根据WTO的基本职能规定,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制定新一轮协议,是WTO要达到的目的。2001年以后,WTO组织的谈判议题不断增多,涉及的事项有:非农产品关税、知识产权、农业、服务业、贸易与环境、电子商务、贸易便利化、争端解决、补贴和反倾销等。这些谈判议题都是国际经济法律中被密切关注的重点。新一轮谈判要达到的目的是有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GATS作为WTO的基本协议包含了三个主要原则,即国民待遇原则(GATS第17条),市场准入原则(GATS第16条),以及最惠国待遇原则(GATS第2条).所有WTO的成员国都应当遵守这三个原则,其制定的法律法规也不得与三大原则相抵触,否则就是违反了WTO的义务.欧盟作为WTO的成员之一在2003年启动的国际减排贸易计划中,决定对不属于京都议定书成员国的法人和自然人不给予政府补贴.  相似文献   

20.
从TRIPS的谈判历程看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红菊  何蓉 《知识产权》2008,18(2):60-65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自1995年签订以来,一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间经济交往中的争议焦点.通过审视TRIPS缔结的历史背景和谈判历程,分析TRIPS谈判前后成员国间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以及促使TRIPS缔结的若干因素,可以为理解围绕TRIPS争议和为发展中国家更有力地参与TRIPS将来的谈判提供史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