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从多方面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从某种角度上说,"辩护制度"是其修改的主要亮点之一。会见权是辩护制度的核心内容,律师不能会见当事人实质上剥夺了被追诉人最基本的防御权,侦查阶段的辩护制度也被架空。新《刑事诉讼法》对会见权限制的规定与国际司法准则、国外司法制度仍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2.
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在法条上进一步完善了律师会见权,并要求检察机关对律师会见权进行监督保障。本文基于绥棱县检察院在监督和保障律师会见权方面开展的工作,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检察机关在保障律师会见权方面应发挥的职能作用和承担的职责任务。  相似文献   

3.
曾泽东 《法制博览》2022,(12):54-56
修订后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律师的职业伦理、准入机制、刑事辩护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完善,同时,针对法律援助和值班律师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随着我国刑事诉讼的发展到了新阶段,刑事有效辩护的推进进一步得到保障.但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律师进行刑事辩护的质量,限制了当事人辩护权的实现和权益的保障.本文结合我国...  相似文献   

4.
程立兵 《法制博览》2015,(8):197+132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刑事辩护律师在办案中多了一些便利,如会见、阅卷的等候时间缩短了。但风险更加突出,律师不愿办理刑事案件的现象日益增多,笔者结合平时的办案实践,认为辩护律师除了应当遵守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外,谨慎的诉前准备以及与相关单位办案人员之间的诉前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还能规避一些不必要的执业风险。  相似文献   

5.
我国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267条进一步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律师辩护权,然而司法实践中仍有大量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获得律师帮助或者有效辩护。有鉴于此,反思《刑事诉讼法》第267条之性质,缺少程序性制裁要件是强制性指定辩护与强制辩护的关键区别。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强制辩护会损及未成年人的自主权与选择权,但强制辩护在保障未成年人利益及维护司法正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合同制度和专职律师制度,实现强制辩护的制度功能,维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14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其中对技术侦查措施有了跨越性的规定,不仅规范了我国侦查措施的实施,使其有法可依,而且对我国的司法制度也是突破性的改进。但是,《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没有对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操作的具体规定以及适用范围、批准程序和利用技术侦查措施所获取的证据的保护措施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要想我国司法制度实质意义上的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对立法制度的修正。  相似文献   

7.
刑事拘留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历来是修正案和学者们探讨和研究的热点。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关于第八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甚至有部分人士提出该条款是规定了"秘密拘留"制度。于此,笔者提出命题—"秘密拘留"问题的若干探讨,以新《刑事诉讼法》为主要视角,力求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及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8.
伍子健 《法制博览》2023,(8):130-132
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是律师得以开展执业及相关工作的重要权利之一,而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建构关系着律师的调查取证权的行使与运用。《民事诉讼法》与《律师法》虽已经规定了律师享有调查取证权,但是并无配套及详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律师调查取证权不仅对于维护诉讼参与者的权益,对于维护法院公正地位,诉讼制度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效果。有鉴于此,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摸索律师调查令制度的建构,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将从立法等层面提出在民事诉讼视角如何完善我国的律师调查令制度。  相似文献   

9.
孙中平  徐利 《法制博览》2013,(11):185-186
原《刑事诉讼法》第60条对逮捕条件的规定过于笼统,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79条对逮捕条件中的"社会危险性"作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规定,并且增加了应当逮捕和可以逮捕的几种情形,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但仍存在如何理解和把握的问题,本文将从审查逮捕理论与实务视角对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陈娜 《法制博览》2015,(8):230+228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该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当今国情下其规定并不完善,本文结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浅析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几点浅薄的建议,以期为该制度的完善和预防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