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全的监督机制是消除腐败现象的重要保证王永翔正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必须克服当前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消除腐败现象,要做好许多方面的工作,而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是监督机制的完善和健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监督机制的健全有着更高要求社...  相似文献   

2.
在深圳特区建设过程中,廉政建设总的任务是保证特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说,有几个直接的目标和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需要认真考虑并加以解决。为此,提出以下思路。目标之一:建立佳全的、有利于遏制在田的祖话和政治运行管理机制腐败现象的产生,应置于特区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来观察和思考,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腐败现象本身。当前深切腐败现象的发生,有惩处不力,思想教育不够等方面的原因,而深层次的原因是权力过于集中的政府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弊端,这种体制和机制的弊端是腐败现象滋…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的误区──论腐败现象的本质、根源及对策王翠英严重的腐败现象引得越来越多的人来探讨腐败的本质、根源和对策,由此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见解。毫无疑义,这种探讨是有益的;但也不可否认,其中确有一些观点失之偏颇。在这里,我们姑且借用一种时兴的说法,称之为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廉政建设的得与失─—兼论腐败的根源与反腐对策杨双当人们怒不可遏地谈论目前社会上的各种腐败现象时,往往会怀念毛泽东时代的风清政廉,赞赏毛泽东廉政建设的成就与举措,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某些混乱、腐败现象痛心疾首,有一种今不如昔而又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  相似文献   

5.
公贿──一种不容忽视的腐败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贿──一种不容忽视的腐败现象河南省委党校郭学德在当前的腐败现象中,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腐败现象(如以权谋私、贪赃在法、敲诈勒索、私人行贿受贿等)之外,近年来又出现了令人颇为担忧的“法人腐败”现象,其中特别是“公贿”这一腐败现象,由于其日益普遍化、公开化...  相似文献   

6.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一、腐败现象严重地危害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腐败动摇着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腐败现象从本质上说是私有制的产物,它和社会主义本质是格格不久的,和马克思主义原则是水火不相容的。正是由于部分党员干部背叛党性原则,才导致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而日益滋生蔓延的腐败反过来又动摇着人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信念,使得部分党员干部为人…  相似文献   

7.
一、腐败现象危害政治领导活动首先,腐败现象严重阻碍政治领导活动进程。腐败现象对政治领导活动的阻碍,主要表现为对政治领导决策、政治动员和重要人事安排的干扰与破坏。政治领导决策是党政方针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其中确定决策目标和实施决策是起决定作用的两个...  相似文献   

8.
浅谈新形势下我区金融系统的腐败现象及治理对策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韦宁金融系统是掌握国家资金的重要部门,也是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地方。认真学习中纪委六次全会决议、广西反腐败会议和全国金融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区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特点和表现,分析其...  相似文献   

9.
廉政建设是当前党的建设中的一件待别重要的大事,它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下决心抓紧抓好。消极腐败现象,有的纠而复生、难以遏制,有的滋长蔓延、愈演愈烈,主要在于有深层次的原因和条件,其中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给腐败现象的滋生以可乘之机。从根本上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要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问题。一、预防为主的教育机制反腐保廉,主要靠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基础,法制是根本。邓小平同志指出,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必须从教育入手。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刘莉 《理论导刊》2001,(9):18-20
反腐败斗争必须突出重点,下大力气解决危害最烈、群众反映最大的问题。江泽民在《努 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讲话中指出,用人方面的腐败现象在党内外影响极坏、危害极 大,必须严格整肃,坚决惩治。他还以史为鉴、告诫全党,“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 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 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注意”。进入21世纪 ,我们党正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使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事关建设高素质干…  相似文献   

11.
试论权力制衡在惩治腐败中的作用侯巨望,王瑞娟在现时期,以权钱交易为特征的腐败现象是广大群众十分关切和深恶痛绝的问题。腐败现象已成为妨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威信的社会毒瘤。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的腐败现象,正呈发展蔓延趋势,毒化党...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最近谈到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时指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新旧体制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美,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也会给腐败现象滋生以可乘之机。”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把腐败现象放到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放到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去分析,这样才能找出有效地制止腐败现象的对策,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控,为权钱交易提供了可能性。在完全的计划经济情况下,资源由国家计划调控,…  相似文献   

13.
腐败现象滋长根源探析郑志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党风问题提到了关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为此,党的十四大决定,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笔者认为,落实中央的这一决定,十分重要的一条是,要找准腐败现象滋生漫延的根源,然后才能对...  相似文献   

14.
腐败现象是一种社会病毒,如同自然界的病毒污染一样,是不可能一下于消灭和杜绝的。腐败现象是社会综合症,消除腐败现象需要综合治理,要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是一项艰苦复杂的长期任务。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倡廉肃贪和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我们党是执政党,各级领导机关中党员占有很大的比例,绝大部分领导职务是由党员担任的。他们肩负着动员、组织、领导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重任,代表党和国家行使一定的权力。各级领导机关的作风如何,领导干部的表现怎样,关系着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腐败现象成因浅析王淑梅腐败现象的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究其原因,既在国家制度方面所存弊端和缺陷所造成,也受传统落后观念影响所滋生。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法制不健全。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既实行私有制,又以夺权统治社会,因而腐败现象始...  相似文献   

16.
大汇 《求知》2001,(6):40-41
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腐败现象更加令国人关注。最近,很多专家、学者就当前的腐败现象及其危害作了精辟分析,并对如何反腐败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当前,对我国产生腐败现象的归因解析颇多,有政治权力的无制约、有思想教育的滞后、有经济市场的权力寻租等等。但是,每种原因都只看到问题的某一方面,难免具有局限性。相对而言,从社会学的某些角度对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做理论诠释,更彰显其综合性。本文以社会学为视域,从公职人员的角色、行动,社会的文化、资源的交换、异化的差序格局等维度对我国当前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做理论上的厘析。  相似文献   

18.
论腐败的成因及其根治对策郑文静一、腐败现象的成因目前,人们对于腐败现象的痛恨和在具体行为中对于腐败现象的支持这种情感与行为相背离的状况已在我国普遍存在。这无疑显示出政内清除腐败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但消除腐败的有效措施必须排除盲目与冲动,其前提是...  相似文献   

19.
惩治腐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中共渭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耀明近几年来,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受贿索贿、卖官鬻爵、腐化堕落等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久治不愈,且有愈来愈虐之势。我们制定了那么多法律、法规,怎么就遏制不住腐败毒瘤的扩散?腐败现象得不到解决,不是...  相似文献   

20.
来稿摘登     
也要反思想领域的腐败 解放军信阳陆军学院后勤士官训练大队宋建波:当前,在反腐败斗争中,人们很容易看到行贿受贿、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等经济领域中的腐败现象,在反腐倡廉中也往往只注意这些问题。当然,重视经济领域中的腐败现象是理所应当的。但如果只抓经济问题,甚至认为腐败现象仅仅来自于经济领域,就未免片面了。因为经济与思想意识、政治生活是紧密相联的,腐败现象不仅从经济上腐蚀我们的党,也必然在思想上、政治上损害我们的党,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