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察与思考》2018,(2):5-13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7年,浙江人均GDP达到13634美元,已迈入高收入经济体1.26万美元的门槛。在民生改善方面,浙江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转型发展阶段的未来趋势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浙江要继续以“率先”冲刺发达经济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着眼未来、着力当下,从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难”问题突出,且居民消费比重日益增加的领域入手,切实把“民生难”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形成以服务业发展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主动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如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世界发达经济体的主要空间形态,是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体形态。当前城市群发展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城市群建设,切实补齐城市群发展体制机制短板,形成新时代区域经济增长强大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马文革  李晓谦 《前进》2013,(7):53-54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世界经济进入动荡期,各种危机此起彼伏,复苏之路充满变数。后危机时代,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国家都认识到,要想摆脱危机,加快复苏脚步,以至在未来发展中赢得先机,必须调整经济结构、重塑增长模式。转型,再次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潮流。中国自开启改革开放大门以来,在三十多年间保持了年均近1O%的高速增长,从低收入国家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这其中,转型的作用功不可没。厉以宁先生认为中国从l979年起就进入了双重转型的阶段,所谓双重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和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无论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  相似文献   

4.
许多学者认为,"十二五"将成为新中国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其根本标志是从追求国民财富总量增长转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政策导向从强国为主转向富民为主。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意味着浙江要求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大关、迈向发达经济体的同时,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利益和谐、社会和谐,成为率先转型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受美国这个经济火车头前进乏力的影响,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的力量正从西方向东方渐进转移,新兴经济体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世界经济显现多极化格局。  相似文献   

6.
张茉楠 《传承》2011,(4):65
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人均GDP也已超过4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经济社会将逐渐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国家盈利模式将出现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7.
邹红 《群众》2012,(1):57-58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品牌是一个经济体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江苏经济正处于第三次大的转型升级阶段,在这个重要历史时期,重视品牌对于经济转型升级的特殊作用,努力实施好品牌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凌云 《政策》2013,(8):15-22
十八大闭幕后,新一届党中央顺应人民期盼和时代召唤,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实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追求的改革新政,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取向的发展新政。新政的指向是推动发展转型。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由小到大,关键靠速度;经济体由大变强,关键靠转型。中国发展已经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吴国玖 《群众》2021,(5):13-1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既是当前应对全球经济低迷、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发展不确定性增大等外部环境的必然之举,也是中国作为巨量经济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转型发展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开放大省,要服务好全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点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0.
张茉楠 《传承》2011,(2):65-65
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人均GDP也已超过40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了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经济社会将逐渐由生存型社会进人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国家盈利模式将出现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11.
《观察与思考》2009,(18):21-24
人均GDP跨越6000美元后的浙江经济变局2008年,浙江人均GDP达到6076美元,标志着浙江进入了钱纳里所称的工业化发达阶段,霍夫曼工业化的第四阶段,以及邓宁所实证的对外投资第三阶段。通过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分析以及对环境相类似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经济体的发展历程的总结,结合浙江的基础与未来环境的变化,课题组认为在这一新阶段,浙江经济发展会有以下几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王韵 《前沿》2013,(9):89-94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中国已跻身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正在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型。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体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文章分析了中国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和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问题,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经济转型需要建立、发展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与此相对应要有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的跟进,而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依赖人力资本的积累,所以就主要问题而言,应对措施有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升级、创新和科技进步以及发展教育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李红光 《公安研究》2018,(12):88-89
李红光在2018年12月30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2018年,世界经济大致呈现出先扬后抑走势,各经济体增长步伐再次分化,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一枝独秀,欧日经济则明显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总体放缓,亚洲新兴经济体继续领跑全球。  相似文献   

14.
韦弦 《时事报告》2003,(2):57-58
随着欧元的诞生和欧共体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初,世界经济已经开始展示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步波动的格局,任何一方的经济低迷都会影响到另外的两方。作者从心理层面分析了美元与欧元的关系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读后给大学生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刘元玲 《时事报告》2012,(11):60-62
作为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的好坏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怎么说都不过分,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处于低迷的状态之下,美国经济的走向,时刻拨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总体温和复苏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步入衰退或增长放缓期,几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势头都在减弱。美国经济可称得上发达经济体中的唯一亮点。美国经济近期出现复苏的迹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半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稳定小幅增长态势,第一季度美国GDP经通货膨胀调整后折合增长2.2%,第二季度为1.7%,高于之前估计的1.5%。  相似文献   

16.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12,(19):4-4
反思危机的深刻教训,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9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演讲时说。  相似文献   

17.
徐焕明 《今日浙江》2010,(17):37-38
外资经济已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7万余家,投资总额2986亿美元,合同外资1621亿美元,实际外资819亿美元。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如何继续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方针,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董小君 《人民论坛》2012,(24):46-47
历次美元升值都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灾难性的打击。新兴经济体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繁荣时候是个"印钞机",危机时候是个"提款机"美元是观察全球金融风险的风向标,1971年尼克松政府的财长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相似文献   

19.
许斌龙 《求索》2007,(3):126-129
实践是一个通过工具、物质媒介与规范、认知等中介的相互作用机制而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身关系的有机系统。其中,物质媒介的互换活动、主体地位及权益的设定、人伦秩序的主观认知分别属于经济、伦理与道德范畴,三者共同构成实践的耦合系统结构。实践转型是主客体、主体间和主客观三重关系的整体变迁。是以主体间的人伦关系转型为起点。以经济关系的变迁为完成的过程性转型,同时也是一个始于人伦规范一物质媒介的建构,完成于物质工具和道德认知的进步,在一个新的水平上达到相互耦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成为现实,世界经济将逐步陷入衰退,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发展不容乐观。作为新兴经济体之一的中国,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果断出台了有效的经济刺激计划,面对这场危机,如何降低其影Ⅱ向,防止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降,维持和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