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意义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到俄罗斯、其他独联体国家、东欧、拉美、非洲和中东,是一次由西方发动的、席卷几大洲的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社会危机。这是西方全球化的一面镜子。这场危机的后果,今天也还可以看到。围绕这次危机,世界各种力量开始了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反思。西方包括美国内部,对于美国霸权主义地位的合理性的质疑和美国正在走向衰弱的议论在上升。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继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重新作了深刻的全方位的反思,认为这不仅是一场金融危机、民主危机、全球化危机,从根本上说更是道德危机。本文认为,金融危机背后是道德危机,那就是作为西方价值总汇的个人主义出现了问题,金融危机的深重根源就是个人主义文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世界经济,而且将30年来凯歌行进的全球化置于险境.危机动摇了美元霸权支柱,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开始重塑,后危机时代揭开序幕.美国新政府努力与前任切割,树立美国新形象,以便"重新领导世界".新全球化将起步,国际新秩序的确立还需较长时期的大国利益磨合.与此同时,过去30年积累的和被忽略的问题已经成堆,无疑将对新全球化形成掣肘.  相似文献   

4.
张顺洪 《求是》2013,(3):64
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有其开始,就有其终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深化,必然给人类社会带来各种问题乃至危机。第一,经济危机不断发生,在今天主要表现为金融危机。例如,1994年发生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发生阿根廷金融危机,2007年爆发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在世界  相似文献   

5.
反思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中国战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国家信用的危机,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破膊政府没有遵循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那一套,而是开始联手挽救经济.反思金融危机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必须反思理论和舆论导向.没有完全卷入"全球化"的中国,有庞大的内部需求尚待启动.在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面前,完全有可能先稳定后发展,并带动全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世界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扩展到了全世界,并发展成为经济危机。危机尚未过去。一时间,世界性金融危机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人们纷纷议论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对策。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西方国家的学者大多数在谴责新自由主义,认为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是这次危机产生的根源。他们指出,“华尔街被自己标榜的新自由主义搞得如此狼狈不堪”,“不能毫无批判便相信市场的魔法”,  相似文献   

7.
胡蕊 《奋斗》2009,(1):40-42
2008年秋,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以迅猛之势由华尔街袭向整个欧洲、亚洲和拉美,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性经济动荡。最初,“次贷危机”这个曾经陌生的词汇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随着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人们开始了种种不解、猜测与担忧,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海啸会不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击垮一个又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们曾经以为2008年从美国发端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二十国集团、西方七国等已经开始讨论经济复苏以及增长率高低的问题,世界各大媒体开始连篇累牍地讨论所谓后危机时代。但进入2012年,人们发现形势发展远不为人所预期和控制,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形势颇不乐观,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尽头。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3,(4)
当前的资本主义危机具有与以往不同的许多新特点。此次危机已演变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各方面的危机交织并发的深刻的结构性危机。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而赚钱的贪婪是导致此次危机新特点的最深刻的原因。现代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是导致此次危机新特点的重要条件。西方政府应对危机无能和政府高官追求自利是造成此次危机新特点的重要原因。西方人开始反思资本主义。马克思再度星光璀璨,《资本论》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亚洲正在进入自1997年以来最糟糕的几年。"这是西方观察家对越南乃至亚洲经济的悲观基调。关于新金融危机将危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报道,大多引用摩根士丹利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的四年时间里,中国经济曾经两次成功地顶住了亚洲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逆流而上,其卓越的经济表现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并被国外媒体称赞为“对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一次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由于我国在此之前采取了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实现“软着陆”的财税、金融、外贸、外汇改革,提前做好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准备,因此在危机爆发后成为亚洲经济的中流砥柱。第二次是2000年以来,面对美国新经济泡沫的破灭和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或许已经过去,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显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程恩富、杨斌在《国际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提出,这次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是新自由主义泛滥所导致的结果,尽管美国官方宣布经济已恢复增长,但这不值得人们乐观并放松警惕。欧美国家引发金融危机的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西方资本主义可能陷入长期动荡。金融危机削弱了美国的整体实力,给其全球霸权地位带来了严重挑战,美国正采取一系列特殊措施挽救其全球霸权。  相似文献   

13.
世界有关亚洲经济模式、特别是中国发展模式的议论近日突然增多美国《华尔街日报》提出,亚洲需要转变经济模式;《美国之音》报道称,“金融危机正在冲垮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危机初期有关只有中国可以拯救世界的声音逐渐淹没在越来越具体的忧虑之中”。转变增长模式,中国自己也在说,但被这次金融危机的肇事者西方这样“教育”,还是让我们感觉到压力和不舒服。  相似文献   

14.
胡莹 《理论建设》2009,(6):10-13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过剩危机出现的动因,信用制度的发展和商业过度投机是促成过剩危机的重要推动力。美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加深,严重地制约了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提高,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引发危机的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扩大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也促成了金融危机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5.
刘洋 《理论研究》2009,(3):38-40,63
2007年8月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变为"金融海啸"。此次金融危机虽然起始于美国,但却迅速发展到整个世界,欧美发达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出口业已经受到巨大影响。人们在关注这一危机的同时,又开始重新回顾、思考资本主义的"替代"问题。此次"金融海啸"的爆发,使我们对"替代全球主义运动"有了进一步认识,为我们探寻一种充满公平、合理、正义的全球化替代方式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16.
从亚洲金融危机看我国的金融对外开放高小平进入1997年以来,亚洲地区一些国家相继发生了金融危机。由于此次危机涉及面广,因而被称为亚洲金融危机。迄今为止,危机仍未平息,一些国家的货币币值和股市还在持续下跌。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有目共睹的。它使金融体...  相似文献   

17.
美国金融危机是全球化条件下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美国经济的过度虚拟化以及在美元霸权支撑下的美国超前消费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而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暂时性地掩盖了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并最终放大了危机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金融全球化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自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它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金融全球化,1997年源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迅速演变成亚洲金融危机,其影响之大可谓空前。在这场危机中,东南亚共计损失国民生产总值3万亿美元,股价市值缩减2万亿美元,银行不良资产上升至1万亿美元。东盟陷入了31年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日本经济也加速萧条,连续2年为负增长。受此影响,俄罗斯和巴西也爆发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亦受此拖累,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由1997年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危机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家治 《新长征》2009,(2):52-54
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升级,并演化形成了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同时在全球不断蔓延和扩散,不仅给发达国家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面对全球化的金融危机,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找出规律性的问题,引以为鉴,对于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把握发展机遇,实现科学发展观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陡然加速后第一次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的金融危机。面对这一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冷静应对。危机发生前,未雨绸缪,及早部署经济风险防范工作;危机发生后,在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高瞻远瞩谋划长远发展战略,将短期防范性策略与长期战略规划结合起来,在增强我国经济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