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化是个农业大市,但农业大而不强。要实现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围绕农民增收抓好结构调整,在“创特色、上规模、树品牌”上不断探索新思路,取得新突破。一、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创特色。一是要从加强种苗工程建设入手,发展特色产品,挖掘农民增收的潜力。通过多年来的种苗工程建设,怀化农业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品种资源库,水果业的脐橙、冰糖橙、辰州香柚、金秋梨、靖州杨梅,畜牧业的雪峰乌骨鸡、武雪山羊、通道黄牛、辰州麻鸭、溆浦鹅,中药材业的茯苓、天麻、紫珠、黄姜等,都是具有怀化山区特色的品种,要集…  相似文献   

2.
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必须做到加强领导与加强教育并重,发展与管理并重,减负与增收并重,全方位减轻农民负担。一要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减负教育和对减负工作的领导。要通过对干部进行减轻农民负担的教育,帮助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使干部有怜农尊农敬农护农的意识,把农民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使干部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本着对党和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农村工作,一切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当前,着力拓展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二是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要建立农民稳定增收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李希杰 《求贤》2009,(12):18-19
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大问题。通过近几年农民收入的起起落落,追根溯源,制约农民收入持久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体制因素。因此,只有改革政策体制中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部分,调整国民经济的分配格局,妥善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才是农村科学发展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5.
占我国人口 64%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其增幅已连续四年减小。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里有一句话: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个“方”和“计”到底是什么呢?本人认为,在目前,单凭农业自身已无法解决农民收入增加问题。农民增收的关键不在“农”内,而在“农”外。  相似文献   

6.
正时下,二师三十四团紧紧抓住"双创"活动开展的契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发了职工们自主创业的激情。他们在干好主业的同时,巧变思路,开商店、养土鸡、搞养殖,开展多种经营,铺就致富路。许书同:种植+养殖发家致富收入丰4月9日,笔者走进二师三十四团九连职工许书同的养殖大院,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六畜兴旺的景象:猪舍、牛棚、羊舍,还有成群的土鸡跑着寻食,许书同正在给牛羊添  相似文献   

7.
8.
叶飞同志戎马一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他在任福建省委书记期间,对福建的各项建设作出很大的贡献。他是深受八闽人民爱戴的好领导,是心系百姓的好书记。他曾多次来莆田视察,有三次我身临其境,印象特别深刻。 1959年夏季的一天,叶飞书记风尘仆仆来到莆田东圳水库工地检查工作。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一点架子也没有,他一下  相似文献   

9.
正凡是了解中国抗战历史的人,都熟悉"模范边区晋察冀"这个光辉的名字,都了解其创始人聂荣臻元帅。在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和他的战友们经过艰苦努力,在华北敌后开辟了晋察冀根据地,使之成为敌后抗战最早、最坚强的堡垒,成为新中国的雏形。70多年过去了,如今在河北的许多地方还流传着聂荣臻司令员生动而感人的事迹。  相似文献   

10.
11.
1928年1月,海陆丰苏维埃政权遭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夹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广东省农民协会潮梅海陆丰办事处主任彭湃及爱人许玉磬率领红四师十一团转移到大南山区,策马挥戈,足迹遍布潮阳征途,留下不少动人故事,这里略述两三则:  相似文献   

12.
从1956年10月13日陪印尼总统苏加诺从武汉飞广州访问起至1966年2月,陈毅元帅先后来广州工作、开会、陪外宾、休息共17次,我有幸参加多次接待工作,见到陈老总的机会不少,现将印象较深刻的几次回忆如下:  相似文献   

13.
熊传甫 《党史天地》2008,(2):40-41,56
谢觉哉是我国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新闻宣传家和著名学者。土地革命时期,谢觉哉受党中央的派遣,来到洪湖苏区,任中央湘鄂西省委秘书长兼省文化部副部长。1933年调中央苏区。后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成为著名的勤政为民的“延安五老”之一。历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内务部长、秘书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陕甘宁边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际春同志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领导者之一。他从1938年1月28日抗大总校第三期调入抗大,到1943年1月第八期离开抗大,一直是抗大总校的主要领导者。在这6年当中,他先任总校政治部主任,后任总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曾和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等同志一起,对抗大的建设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莫雄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1938年8月至1939年春任南雄县县长兼二十三游击区司令。他舍生忘死与我党真诚合作,共同抗日的事例,可称得上“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我党的真诚朋友。  相似文献   

16.
他是国民党员。他远在1922年冬就由孙中山先生提议加入国民党。后成为西山会议派最年轻的骨干分子,太子派的核心成员,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委员,国良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他是共产党员。他远在1933年就由卢涛、王世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单线联系的特殊党员。  相似文献   

17.
谭震林曾被毛泽东誉为“第一个赞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人”,抗日战争初期,他任新四军第二、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对内为政委)。1938年5月至1940年4月,在繁昌、铜陵、南陵等地指挥军民对日伪进行斗争,为建立皖南抗日游击根据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还传颂着许多关于他顾全大局、至诚抗日的佳话。  相似文献   

18.
1949年5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时任四野十四兵团司令员的刘亚楼正在打点行装,准备投入解放中南地区的战斗时,突然接到中央军委的通知,让他火速赶到毛泽东的住地,领受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曾山(1899-1972),江西吉安人,1925年投身革命,解放后曾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书记,商业部首任部长及中央交通部部长、国务院内务部部长等职,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他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与安徽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战烽火中,曾山在皖南出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协助项英领导地方党组织,战斗在抗日第一线,为这场民族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渡江战役期间,曾山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担负中国革命关键之役--渡江战役的后勤保障重任;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到皖北地区考察灾情,主持了中国大江大河首个治理工程--治理淮河工程,成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奠基人;1960年,曾山再次来到安徽,调研交通、邮电工作,并向中央推荐马鞍山钢铁公司一项革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1951年初,中联部成立,王稼祥出任首任部长。当时,王稼祥有个工作方法,我们叫它"500字方针"。他提出,中联部要培养出一批国际问题或某一方面的专家,但必须从最基础的资料工作做起。他要求外语干部、业务干部每人每天都要写500字的材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各国共产党的情况,以及针对问题所提出的主张。写好后选一批送交王稼祥审阅。选出比较好的材料,反馈给中联部内部刊物《动向》编写组,不定期地向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