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杰夫妇全力保留、释放的"民国味道"征服了老站"的客人们。刘杰说:"经营餐厅其实也是经营一种文化,我很庆幸碰到这栋老房子开放为商用,让我的茶艺文化与民国文化结合到一起,也让我有机会为保护南京的民国建筑献出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0,(8):82-82
也许没有哪座城市、也没有哪座建筑群能像南京“总统府”,如此见证了风云激荡的中国近现代史。“钟山风云”、“天朝风暴”、“辛亥风云”,这几个时代的历史,在这座中西台壁的大型建筑群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南京古城墙     
南京古城墙张桦南京古城墙顶上。李威仪摄江苏省省会南京市,是一个历史上曾十度成为京都的城市。这里有一座世界上保存完好的古城墙遗址,比当时的巴黎城墙还长四公里多。这座兴建于14世纪的古城墙是南京人引以自豪的一座巨大的古代工程。“城”,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殊产...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21,(9):26-28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鲜亮的“底色”,也是一座城市最温暖的“名片”。自2009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以来,北京市东城区努力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区,形成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创新形式理论宣讲接地气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南京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美誉。众多的文物遗存和丰厚的人文积淀,不仅为南京增添了独特的城市文化风韵,也给这座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确定,南京市委、市政府将文化产业确立为“十五”期间的重点产业之一,提出要将南京打造成长江下游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在推进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构建以传媒业为龙头的文化支柱产业群之外,还应大力培育文化市场,积极引导市民的文化消  相似文献   

6.
提起苏州监狱,在老一辈的苏州人中,几乎无人不晓。因为当地地名“狮子口”,也俗称“狮子口监狱”,和南京“老虎桥”监狱、上海“提篮桥”监狱并称为“民国_二大监狱”,是一所关押重刑服刑人员的高警戒等级监狱。  相似文献   

7.
《今日上海》2010,(11):15-15
今年10月21日,2010“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颁奖典礼在南京举行。经对6大洲100多个国家大约7980老外的抽样调查,上海、北京、成都、南京、杭州、宁波、西安、长沙、昆明、长春10座城市被评为首批“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其中,成都与南京排名并列。  相似文献   

8.
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四时佳景,遍地遗珍。当台湾记者走进南京这座城市,他们不仅能亲眼目睹南京的美丽,而且更能感受到南京新的社会变化。  相似文献   

9.
“一登莫干、两至匡庐,两党得以更接近,合作之局以成。”这是周恩来总理对1937年他与蒋介石在莫干山举行会谈的总结。诚然如是,“一座莫干山,半部民国史”,莫干山不仅保存下民国要人登临造访的岁月印迹,而且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峥嵘岁月,自然也成为日后海峡两岸交流交往的一道历史文化桥梁。  相似文献   

10.
刘建华 《当代广西》2011,(17):21-21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考核指标——“婴儿车指数”,即能不能推婴儿车逛街:要考虑道路是否顺畅、空气是否清新、噪声是否达标等因素。如结果均为“否”,那么,这座城市就不能算是宜居城市。这个考核指标,想来我国有不少城市都不能通过。  相似文献   

11.
龚瑜 《今日广西》2010,(18):20-22
在一座处处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口号的城市里,猛然看到“农民,让城市更美好”这一句,你会不会眼前一亮?而当这句话被醒目地刷在一栋等待拆除的墙体上,周围有来来往往做着建筑工人的农民,那一瞬,你是不是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12.
一位土耳其诗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而所谓城市的面孔,就是城市精神的集中展现。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串起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北京精神”的提炼活动前不久很火热,国内其他城市也开始热衷寻找城市精神。国外城市精神究竟是如何寻找的昵?当你穿越一座城市,追述一座城市的历史,观察它的经济命脉,并融人到这座城市人的生活之时,你或许能触碰到一些。记者到访过世界很多大小城市,这些城市的精神究竟源于哪里?让我们一起探寻吧。  相似文献   

13.
记者曾经到过不少城市,但从来没有哪座城市能够如安徽省黄山市这般给记者留下如此美丽的印象;记者也曾经留恋过别处城市的历史文化,但从没有感受过像黄山徽派文化这样让人魂牵梦萦。黄山.这座享誉世界的旅游名城,不仅拥有其它城市无可比拟的美丽自然资源.而且还蕴涵着极其丰赡的人文景观。这座美丽的城市,不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座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城市,而且还是世界地质公园城市。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是城市历史的积淀和城市精神的结晶,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南京有近2500年建城史、450年的都城史,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和自然山水文化。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中,有以孙中山等众多先贤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这些名人文化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也是体现南京地域文化、历史演变最生动  相似文献   

15.
高翔 《福建乡土》2007,(3):10-11
著名教授易中天在他的《读城记》中说过:“一座城市之所以成为‘名邑’,显然不仅因为它资格老,历史长,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风采,有着一些家喻户晓名满天下的东西。”福州市“家喻户晓”、“独特风采”的东西可不少,尤其是文化,有不少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瑰宝。如体现五六千年  相似文献   

16.
铁虹  郭钧 《两岸关系》2007,(11):51-52
秋天的南京,天高气爽,丹桂飘香。 坐落于绿荫丛中的南京民国建筑.历经时代变迁.在具有民国特色的城市格局线条中,像凝固的历史音符.伴着习习秋风,演奏着无声的乐章。  相似文献   

17.
记者:市九次党代会提出,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让我们这座城市更加美丽,让上海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世博会是怎么选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的?  相似文献   

18.
歌德曾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三门峡大都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柴君峰就是一位“音乐家”了,他用一流的质量,巧夺天工的创意让流畅的韵律在大地上凝固,让一座座建筑成了城市中的音符。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高度,它越变越快,有人出去,有人回来,身边的朋友越穿越新派,上海让我越看越爱……“几年前.某品牌啤酒的一个60秒广告述说了十几年的上海变迁,这首《喜欢上海的理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口口相传.不少上海人都觉得从歌中看到了自己,很多新上海人也倍感亲切。即将在我们这个城市举办的世博会,也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可是.看看我们周围生活的现实,却还有不少令人不如意甚至是”窝心”和苦恼的事儿。为了我们的城市“更美好”,就不怕丑、揭揭短.”解剖城市痼疾,直面市民陋习”——就从“高空抛物”,一个不大也不小的事儿说开去。  相似文献   

20.
大师的回答     
有人问柏拉图:“一个贫穷的国家为什么也有富人?”柏拉图回答:“如果你把一个国家当做一个纯粹的国家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两座城市:即富人的城市和穷人的城市。”城市是富人的城市,也是穷人的城市。而且到任何时候,穷人都会多于富人,城市的领导者在作决策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想到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