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昂是台湾一位有争议的女青年作家,已有两个“爆炸性”作品震动台湾文坛。一个是她70年代初在台湾大学读书时写的短篇小说《莫春》,一个是她80年代初留美归来后写的中篇小说《杀夫》。《杀夫》曾获台湾《联合报》1983年度中篇小说奖,作者自认为它“不仅对系列鹿城故事,以及往后的整个创作,……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接站。”对于这部小说,台湾评论界歧见很大,有人拍掌叫好,说它是“突破的作品”,有人却反感,憎恶,因而大  相似文献   

2.
1 近来许多文章在谈到邓刚的《迷人的海》《龙兵过》及张承志的《北方的 河》等作品时,往往要提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或艺术风格与之类似的其 它作品。《老人与海》这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杰作,不但把当时美国的小说和散文创作提高到新的水平,而且给世界文学也带来重要的影响。在这部小说的诸多艺术特色中,从人与自然的尖锐对抗来刻划典型的人物性格,从而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是最突出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就读过王鼎钧的作品。前不久,在《台湾周刊》上读到古远清教授《台湾作家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王鼎钧"3个字,一下子唤起我30年前的记忆。王鼎钧还在写作?他的近况如何?于是,我赶忙在当当网上买下这套书的后两本《关山夺路》和《文学江湖》。王鼎钧,山东临沂市人,1925年生,抗战末期弃学从军。  相似文献   

4.
赵淑侠是台湾旅居瑞士的著名华文作家,她的创作成就,不仅享誉台、港、海外,亦为大陆所注目.《塞纳河畔》是她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也是她自己比较满意的一部作品,因此,正确认识这部小说的特点,对于了解赵淑侠的创作风貌乃至把握当代海外华文文学的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风 《民主与法制》2007,(1X):27-29
最近,一部深刻揭示司法腐败的长篇小说突然走红,引起了各界好评。小说于2006年10月出版,短短三个月里,它多次登上图书风云榜,成为反腐题材畅销书;多家报纸和电台进行连载或连播;改编成电视剧也正在进行中;而这部小说的电子书。在网上的点击率也居高不下。 这部小说名为《政法书记》。作者名叫许开祯。此刻。他正在膀格里沙漠边缘.长城脚下的甘肃省武戚市家中,创作着他的下一部作品。近日,他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讲述了《政法书记》创作的幕后故事。  相似文献   

6.
他是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之一,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林清玄,17岁开始发表作品,30岁,囊括当时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25年的创作生涯中,林清玄出版作品逾百部,他的散文多次被选人中小学华语课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创下台湾150版的热卖记录。  相似文献   

7.
短篇小说《遊园惊梦》是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一部重要作品。后来,白先勇又和杨世彭把它改成话剧本,在原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进行了新的开拓,增添了别一种艺术魅力。台湾戏剧理论家陈怡真、欧阳子称赞这次探索是“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综合各种艺术于一剧,第一次成功的将意识流搬上我们的戏剧舞台,成为沟通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多媒体”。我们考察一下《遊园惊梦》就会发觉,几个有着不同艺术形式甚至相隔时间很长的同名作品,形成了一个圆环,即从梅兰芳、俞振飞主演的昆曲《遊园惊梦》到白先勇创作的小说《遊园惊梦》,再到白先勇、杨世彭改编的话剧《遊园惊梦》,从立体的戏曲舞  相似文献   

8.
(一) 在台湾,散文批评历来是文类批评中最薄弱的一环。台湾文坛许多有识之士曾多次呼吁批评家重视散文研究与当代散文批评,在《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总序》中,余光中指出,与小说诗歌相比,“散文集不但作者多,书目多,读者亦众,却不获得评论者的等量注意”。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地专注于散文批评与散文理论研究而卓有建树者郑明琍。她的散文系列论著有《现代散文欣赏》(1978)、《现代散文类型论》(1987)、《现代散文构成论》(1989),即将出版的还有《现代散文现象论》与《现代散文方法论》。她还编有多种散文选集,对台湾的散文理论和批评的历史和现状,台湾近十年来散文创作的综观与趋势、成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31)
正贾平凹是一位极具叛逆性的作家,但又不失淳朴的本色。大家耳熟能详的长篇小说《秦腔》《、带灯》曾多次获得世界级别的文学奖,然而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也成就斐然,他所写的故事中充满心理意象,直探人性幽微《。故事生灵》中收录了贾平凹短篇小说创作高峰期的作品《天狗》《、瘪家沟》《、油月亮》,这些作品大多集中在1985至1989年,那时的文坛开始出现文化小说和"寻根文学",贾平凹也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王拓是位社会意识强烈的台湾作家。他1986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牛肚港的故事》(以下简称《牛》)的艺术结构有所创新,打破他过去惯用的单线结构形式,而采用双条线索交融互合谋篇布局,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技巧日臻成熟。《牛》主要记叙了青年教师赵孝义深入民间施展为民的理想而遭到迫害的坎坷经历,表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状的洞察与关切。处在小说结构中心的,是台湾北部的偏僻渔村牛肚港。作者的这个选择颇有匠心。作品艺术结构中心的确定,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艺术手法或技巧问题,它关系到作者创作方法的把握,以及对所描写的那段生活的  相似文献   

11.
赵世军,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创作室主任、教授。自幼酷爱中国书画艺术,曾在鄂西北武当、神农等地深人生活,写生创作数十年,并得到关山月、于希守宋文治、魏紫熙、汤文选等当代大师名家的教诲。作品风格浑然天成、意境悠远;用笔线条道劲老辣,设色古朴典雅;融传统和现代于一体,深受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和比赛并获奖,被多家艺术馆、博物馆收藏。其成就被收入《中国书画艺术大观》、《跨世纪书画艺术家》、《当代中国美术家》等30多种辞书。先后在上海、武汉、北京、台湾、新加坡等地举办个展或联展。  相似文献   

12.
著名诗人朱子奇的诗文集《心灵的回声》不久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结集了朱子奇长期从事文学活动而创作的优秀诗歌、散文及评论作品140余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是作者几十年来人生追求的真实写照和艺术结晶。本刊转载他纪念老友路易·艾黎百岁诞辰的诗《不会离去的艾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介绍到大陆的台湾作家群中,白先勇的小说颇受欢迎。这除了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以外,还在于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面抒情性正是这种独有魅力的具体表现。白先勇小说的抒情虽是挽歌式的,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是,由于作者遵从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客观地写出了他所同情的旧中国以及今日台湾的权贵们走向衰亡的必然命  相似文献   

14.
易园华  魏军 《求索》2005,(12):182-184
《神曲》作为一部由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无疑在思想和艺术上显示了作者承前启后的创作功力。本文进一步对“后”加以延伸,从《神曲》的叙述技巧出发,探讨《神曲》这部古老著作所体现出的现代派文学的创作特征,以此阐述《神曲》所蕴含的现代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作为作家,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中高产、多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虽然他的创作涉及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化评论、散文诗等,但是他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散文。他的散文,不但具有特殊的境界和气度,并且独具魅力。林清玄的散文,为何具有特殊的境界和气度...  相似文献   

16.
(一) 台湾文学在与大陆文学相对隔绝的状态下走过了自己特有的40年。40年中,除了戏剧不太景气外,小说、诗歌、散文皆有可观者。就艺术水准而言,散文的成就还在小说之上。教育水准的提高造就了广大的读者群,报刊业的兴盛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园地(据统计台湾报刊每月刊载散文多达5千余篇),孤悬海外的抑郁心境与思乡情怀,是散文奇葩怒放的第一层原因。进一步考究,我们还会发现这种现象与中国散文源远流长的传统有关,一份从先秦  相似文献   

17.
白先勇是个《红楼梦》迷。他曾说:“(我)小学五年级便开始看《红楼梦》,以至于今,床头摆的仍是这部小说。”又说:“这本书对我文字的影响很大。”情况的确如此。白先勇是台湾作家中学《红楼梦》最有成就的一位。他不仅很好继承了《红楼梦》的艺术传统,而且融传统于现代,做出了独创性的发扬光大。他虽然不是专门的“红学家”,但  相似文献   

18.
六月台风过后的厦门,别墅风格的悦华酒店内外绿茵如洗,从海面上折射的白亮的阳光,提醒着北方远来的与会者此处亚热带岛城的方位。我是在这优美的景致中认识陈映真的。陈映真的文学创作成就和个性的坚定,在两岸文学界和岛内都颇闻名。他自1959年(22岁)起在岛内各家文学刊物发表小说作品(后有散文、评论),《夜行货车》、《赵南栋》、《将军族》等进入那一年代界碑式的写实主义作品之列,曾因参加民主运动被囚禁7年而仍不间断他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从本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林语堂先生在国外用英文共写作七部长篇小说。他自己盘存著书成果时不把最后一部宣传性的政治小说《逃向自由城》算在内,因此,《赖柏英》实际上成为他小说创作的压轴作。这部小说的初版于1963年由美国世界出版公司推出,1976年台湾远景出版事业公司出版了宋碧云的中译本。《赖柏英》这部小说从内容上说属于爱情小说。林语堂写爱情小说虽不能说很多,也可以说不少。他写的长篇小说《风声鹤唳》、《朱门》、《红牡丹》都以爱情为主线,不以爱情为主线的《京华烟云》、《唐人街》、《远景》,都穿插了不少恋爱的情节。不过,《赖柏英》同前面几部小说比,抒情色彩更浓,充满了缠绵、幽婉又温淳、甘美的情调。  相似文献   

20.
张爱辉  高琴 《前沿》2006,(10):222-224
从美学特征角度对老舍小说创作加以分析,作者远离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作品的幽默风格与"北京味儿"作为其作品的显著特征,构成了他艺术风格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