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目前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不足(一)、土地征用与土地征收的混乱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仅一字之差,内涵却相差甚远。首先,二者的本质不同,土地征收是对土地使用权的永久改变,一旦土地被征收完毕,土地的使用权则归国家所有。而土地征用制度虽然也是对土地使用权的改变,但是这种变化是暂时的,转移后的  相似文献   

2.
土地生态安全保护及其法律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生态安全是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保护土地生态安全势在必行。一方面,考量当前土地生态安全保护的态势,土地生态面临着土地数量减少、土地质量下滑、土地利用结构扭曲的危险;另一方面,土地生态伦理、土地生态经济和生态法律秩序为土地生态安全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保护土地生态安全,应该完善土地生态安全法律体系、强化土地产权规划管理、构建土地生态补偿机制,以制度推进人地和谐。  相似文献   

3.
英国是土地登记制度开展较早的国家,拥有比较成熟、完备的土地登记体系,土地登记制度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我国土地登记制度的完善,核心内容是要把资产转化为资本,有必要借鉴英国土地登记制度的经验.该文指出,我国应突出以产权为核心的土地登记;强化土地登记的技术投入;健全土地登记的运行机制;完善土地登记的法律责任;从而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土地市场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4.
杨莉芸 《求索》2010,(10):89-90,221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是发展现代农业最基本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还存在着土地所有者虚置、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尚存但土地资本功能弱化、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缺陷,需以"弱化所有权、强化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为基本方针,确权颁证赋能,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保护土地承包经营者的权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实现土地资本化;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速土地市场化。  相似文献   

5.
现有土地制度缺陷是阻碍土地流转的根本因素,土地流转遇到了来自土地所有权上的瓶颈。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的重心应该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转移到所有权制度上,应该以马克思土地所有权理论为指导,在土地公有制下,设立"土地两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6.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对传统的土地无偿、无限期使用、不允许流动的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流动。搞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耕地保护,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  相似文献   

7.
论土地产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制度改革实质上是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建。对土地产权认识的混乱,可能甚至已经开始影响改革的推进。区分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产权,明晰土地产权包括的基本权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访背景近年来,浙江土地供需矛盾一直比较突出,土地指标缺口主要依靠土地整理折抵指标来解决。从发展趋势看,由于浙江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用一分就少一分,加上土地整理空间越来越小,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凸现。但是要发展就得用土地,在国家现行用地政策条件下,我省采取了一系列盘活土地存量,挖掘土地潜力的措施,以缓解用地紧张。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松林。土地资源的紧缺和浪费现象并存O都说我省人多地少,用地矛盾突出,那么我省土地到底缺到什么程度?.我省土地总面积1580960万亩,是全国土地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问题突出,引起广泛关注。处理好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问题是农民能否真正成为市民并顺利融入城市的关键。要在深入分析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土地问题的基础上,认清土地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目前不合理的土地产权及其交易制度,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解决土地产权不明晰和所有权主体虚置问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让农民带着土地利益进城;限制公权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侵害,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有效处置农村闲置宅基地,释放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瞭望台     
(一)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一是坚持政府对土地使用权供应的高度垄断。二是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增强土地供应计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三是加强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强化土地登记制度。(二)扩大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从明年起,除法律规定可以批准划拨使用土地之外,全省其它用地都要以出让方式供应。开展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县市  相似文献   

11.
胡盛华  王新奎 《前沿》2004,(10):100-102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土地立法的两个基本问题。本文从《土地承包法》出发 ,分析实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淡化所有权 ,强化土地承包权的物权化 ,建立土地权利流转的生产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张洪 《思想战线》2000,26(2):41-43
城市土地优化利用是解决我国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尚不完善,土地优化利用研究未能与土地市场化结合.根据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特点及不足,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的措施最主要的是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尽快推进土地利用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陆琳 《长白学刊》2004,(6):62-64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城市用地制度的一大创新.现行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在融资方面存在着巨大风险.创新土地金融产品,实行土地证券化是顺利推进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制度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关系的总和,它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社会管理制度。农村土地经营形式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核心问题,经营形式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保证土地最合理有效地发挥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郊(农村)被征用土地的级差地租及其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郊区(农村)在城市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土地升值,是在原有土地上完成资本投资而提升了其级差地租的自然结果。土地升值在货币补偿上表现为土地出让金额度的增加,因此原土地使用者一般都认为这部分补偿金应该按照土地面积均分;但这种升值同样不来源于在土地上耕种或者居住的原土地使用者的创造,故基层政府一般都认为这部分资金不属于原土地使用者所有。  相似文献   

16.
土地寻租治理的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云松  张洁如 《求索》2011,(2):93-94,36
土地寻租是土地腐败的重要表象,而治理土地寻租的关键是制度反腐。实践证明,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土地相关制度,是减少甚至杜绝土地寻租现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霍然 《前沿》2014,(13):149-150
土地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原有土地制度中土地产权性质不明确,土地使用权流转不畅,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实质上是使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好土地问题,当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事件频频发生,其根源就在于我国缺少农民土地发展权制度。因此,审视、改革及完善我国当前的土地权利制度,在土地流转中创新农民的土地发展权机制,对于保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谭喜祥  欧阳斌 《前沿》2009,(2):159-162
实行和鼓励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是促进我国土地市场的发育和消除土地隐形市场的重要举措,是从根本上克服划拔土地制度弊端的出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变革提出了要求。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实践出现了一些急需法律予以规范的关系,但现行的土地划拔使用权制度存在观念落后,制度相互矛盾和制度缺失等问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土地制度变革要求,亟待完善我国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国家掌握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土地交易额不断上升,据统计,1999年至2004年全省共出让土地面积4401公顷,其中,划地补偿土地面积1120公顷,应收取土地出让金49.88亿元。如何管好、用好这笔资产和资金,发挥土地利用最大效益,实现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是一项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实行科学化的土地储备。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重要手段和土地市场的“稳定器”。一是建立收购土地时科学化、程序化的决策机制。土地储备的数量,要根据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