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新保守主义集团原以为,将中东政权摧毁后,将很快建立符合美帝国主义利益的稳定政权。但是,现实远非如此。华盛顿的现实主义者对新保守主义者的冒险行为已经深感不安,他们抱怨说:“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是由在20世纪80年代被华盛顿高层称为‘疯子’的一些人所把持。”那么,华盛顿将会从中东后退吗?不会。基辛格已经向布什建议采取这样的战略:入侵伊朗、叙利亚和黎巴嫩,以清除伊拉克抵抗力量受到训练、供给和重组的地点。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和基辛格在面临越南战争困境时,就是将战争扩展到越南之外的柬埔寨,——以通过更多的战争冒险来使整…  相似文献   

2.
一、局部战争和地区热点会如何发展?阿富汗仍有零星战斗,伊拉克战争也不会因萨达姆被捕而很快结束.萨达姆被捕对伊拉克的抵抗活动是很大的打击,但不会就此而停止.美国设想的伊拉克政权重建和经济重建仍然困难重重.在重建问题上还将触及伊国内各派别的利益和美欧在中东的利益,矛盾将更加复杂.巴以冲突、伊朗和朝鲜半岛为当今世界三大地区热点.美国在伊拉克难以脱身,客观上为谈判解决这些热点问题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这三大热点问题都十分复杂,牵涉的方面也很多,年内不大可能解决,估计会出现紧张一阵、缓和一阵相互交替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改造中东国家是美国打伊诸多原因中的一个。美国希望通过“倒萨”更换伊政权,改造伊拉克并以此为杠杆和样版推动中东地区的改革,使美国式民主在此生根,进而巩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4.
有着56年历史,执政35年,拥有100多万党员,在中东地区有着广泛影响的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简称复兴党)在美军占领巴格达后被宣布解散。这是冷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传统政党丧失政权并被瓦解的最新例证。 众所周知,伊拉克复兴党丧失政权有着复杂的国际背景。冷战结束和“9·11”事件后出现的全球反恐  相似文献   

5.
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回顾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在“两化”(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和“两大”(大变动和大调整)的特征下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全局来看,大国关系相对稳定,总体缓和的趋势没有逆转。但另一方面,全球反恐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美国战略的重大失误,不仅激活了中东地区恐怖活动的回潮,而且导致伊拉克局势严重恶化,美国陷入了自越战以来最大的困境。与此同时,三大传统“热点”——中东、朝核和伊核问题,均在2008年出现了升温的趋势。美国原以为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不仅可以独占伊拉克的油田,还可实现控制整个中东的战略美梦。  相似文献   

6.
早在2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的一句“游戏已经完结”宣布了美国攻打伊拉克以扳倒萨达姆政权已成定局。诚然,相对于第一次海湾战争,此次美伊交手更是一场“不对称的屠杀”。伊拉克被国际封锁十二年,萨达姆政权即使通过走私得到_些装备,但用于现代化一支数十万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对巴以冲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20日,美英联军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政治力量和安全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对巴以冲突的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10月7日,经过一系列外交和军事准备,美军对阿富汗展开持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美国的反恐行动在中东地区激起巨大波澜.今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将要面临重大调整:除对伊拉克将继续保持高压外,美国与部分所谓"无赖国家"的关系将出现程度不同的缓和;美国在加大对该地区极端恐怖势力打击的同时,加大对以色列施压力度,争取中东和平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9.
美国主导的国际力量击败和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伊拉克萨达姆政权,"阿拉伯之春"导致多个阿拉伯国家区域影响力骤降,这令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中东的区域战略地位有了明显提升。在此背景下,伊朗试图通过宗教共同体策略、波斯湾战略、"抵抗轴心"策略、"波斯文化圈"策略以及与美国以外的世界大国开展合作等方式巩固既有成果。但伊朗若要维持或继续提升区域战略地位,仍面临美国的打压、地区敌人的敌视以及国内发展困境等诸多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0.
美、以对伊朗开战将意味着伊朗苦心经营的“什叶派新月”地带、从波斯湾到伊拉克和黎巴嫩的“中东危机弧”崩裂时刻的到来。但即使德黑兰发生政权更迭或颜色革命,伊朗均不太可能停止核活动,至少是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1.
2018年5月,伊拉克举行国民议会选举,其后尽管政府重组困难重重,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表现为各政治力量进一步分化,左翼政党与什叶派集团结盟使民族主义力量上升,代表什叶派民兵的政治力量开始进入政权。随着新一届政府的组建,伊拉克在对外政策上展现出新动向,面对美国的施压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应对,逐步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同时,为解决民生问题,伊拉克积极同域内外大国展开平衡外交以促进经济重建,并且在防范恐怖主义势力威胁方面加强与周边和域外大国的军事合作。这不仅有助于推进伊拉克战后重建与发展,也有利于提升伊拉克在中东地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意见与媒体     
美国《华盛顿季刊》2005/2006冬季号文章:《战胜跨国叛乱》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与安全研究项目系博士保罗·斯塔尼兰认为,目前伊拉克叛乱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其跨国特性。通过覆盖中东和欧  相似文献   

13.
在巴列维国王时期,伊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最好盟友和波斯湾的宪兵。但是,1979年初,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政权以后,美伊交恶至今已近30年。伊朗先是扣留美国人质,废除1959年签订的伊美安全条约,接着又取消了美国控制伊朗石油的特权,把美国看做“大撒旦”(大魔鬼)和死对头。美国则冻结了伊朗在美的120多亿美元资产,接着又在8年的两伊战争中大力支持萨达姆进攻伊朗。“9·11”事件后,美国出于控制波斯湾地区石油和反恐的需要,大力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先后打垮了阿富汗的塔利班和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  相似文献   

14.
于时语 《南风窗》2008,(6):84-85
西方安全威胁究竟是来自阿富汗,还是源于中东以巴冲突?大西洋两岸无疑会继续讨价还价,而与此同时,因为华盛顿明确看到了欧洲在阿富汗裹足不前的痼疾,所以在新近土耳其出兵伊拉克北部之际,传出了美国以对此的默许换取土耳其全面增兵阿富汗的猜测。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 ,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国内学术界迅速作出反应 ,发表了各种各样的意见。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原因对于这一问题 ,各种媒体上有很多讨论 ,综合起来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1 .从政治角度来看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保守主义崛起背景下寻求民主改革试验地的一次地缘政治努力。通过对伊战争 ,美国希望在中东地区建立一些亲美的政权 ,并希望通过用西方的民主体制和价值观来改造伊斯兰世界。同时 ,对伊战争也迎合了国内一些利益集团、政治集团的要求 ,这对获得他们的支持极其重…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世界政治发展进程,民主化作为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已成为当与今许多国家的政治现实。然而,民主化在中东地区仍处于滞后状态。伊拉克战争后,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推行"大中东民主战略",加快对中东地区的政治整合与"民主改造"步伐,从而在中东地区引  相似文献   

17.
布什政府第二任期中东政策走向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布什第一任期的中东政策,展望了第二任期的中东政策走向,指出中东将继续成为美对外战略重点投入地区,其基本战略目标和主要内容不变,但策略和政策微调不可避免,并就美国中东政策面临的四大挑战(伊拉克重建、以巴冲突、伊朗核问题、大中东计划)及其政策趋向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对伊拉克的新战略.这是布什政府为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解套"所采取的重大举措.解读美国对伊拉克的新战略,对帮助我们了解下一阶段美国在伊拉克的行动路线,以及美国对中东政策走向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战后不久,美国4月30日正式公布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5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两次访问中东;6月初,美国总统布什进行首次中东之行,推动实施该计划。巴以双方都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国中东战略出现诸多前后矛盾、反复无常的现象。以2011年美军撤出伊拉克为标志,美国中东战略进入转型期。美国中东战略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回到"离岸平衡"的"常态",诸如大规模军事干预、输出民主等以往战略行动被搁置。过去十年,美国在中东的几大利益重要性发生变化,导致其中东战略目标发生漂移。随着中东形势及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美国实现中东战略目标的军事威慑、结盟援助与和平谈判三大手段明显乏力失灵。然而,美国短期内不会大规模减少在中东的投入,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对中东最有影响的外部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