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日本近代文化概括为"脱亚入欧"是学术界流行甚广的一种说法。但考诸原典可以发现:在日本近代,不论是哲学、文学方面,还是经济、政治领域,不论是统治上层的意识形态,还是普通大众的民俗生活,源远流长的东方传统文化不仅没有被抛弃,而且深深渗透到各个层面,成为新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大量史实说明,日本近代形成的文化并非是全盘西化的产物,而是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王龙 《现代领导》2010,(3):39-39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有两场时间相隔不远的起义惊天动地.影响深远.那就是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和日本的西南战争。这两场运动的领袖分别是洪秀全和西乡隆盛。起义被镇压后,这两个国家的“叛徒”们最后的命运却截然相反,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吕雪峰 《淮海论坛》2013,(2):48-48,27
尽管中日两国曾历经战争的冲突和经济竞争的历史,近期更因领土纠纷而使两国关系跌人冰点,但两国的发展模式却有若干相似之处。中国稍有闪失。可能将重蹈日本经济的覆辙。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社会政治转型过程中,中日两国先后制定过限制军人参政的差别主义法规,也都出现过军人突破法规而干预政治的军阀政治现象。中日两国的军人政治态势与军阀现象实质上具有较大差异,终结方式也完全不同。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始终未能约束好军权,形成军国主义体制,致使当今日本仍处于“非正常国家”状态。近代中国的军阀现象存续十余年后,先后确立国、共两党政党政治,执政党领军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军阀政治之弊。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日女性劳动状况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日两国女性所占的劳动率几乎占了社会整个劳动率的一半.但是尽管如此,在雇佣、工资待遇、晋升、工种及工作环境等方面,女性还是处于不利的地位,仍然存在着不平等、不公平.由于经济不景气、经济改革等原因,女性的劳动条件、社会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日两国虽然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形式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但社会传统文化背景还是有相同之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近代社会、现代社会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本文在这种相似性的前提下,从女性学的视点出发,对中日两国现实社会中的女性劳动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甲午年寄语     
戚嘉林 《台声》2014,(3):42-42
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我们民族永远的伤痛。近代中国衰微,遭致列强侵凌,其中尤以东邻日本为最。早在19世纪中期,日人佐滕信渊、岛津齐彬、吉田松阴等先后大肆鼓吹侵华。日本旋于1874年藉端启衅,兵占台湾恒春未果。  相似文献   

7.
叶海林 《同舟共进》2012,(10):13-14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然而因为总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的11个小岛的主权争端,中日两国从官方到民间,对纪念活动都打不起精神来。实际上,即使没有钓鱼岛争端,在这两个国家谈论双边关系问题,也总是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中国与日本,地理上只是一衣带水的距离,心理上却可能疏离到了恨不得对方在某个夜晚搬到地球的另一端去。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在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上存在着争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两国专属经济区划界应本着公平原则,以海岸线长度为重要依据。日方提出的以岛屿为基点和中间线划界的主张,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9.
每当我回想起五年前的往事,那盛开的樱花和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依然会重新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年的4月是日本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恰逢在樱花盛开的日子里,山东省人大机关代表团一行9人应日本和歌山县日中友好协会的邀请,于2004年4月3日至10日,赴和歌山县进行访问和考察。我作为代表团成员十分荣幸的一饱樱花世界的眼福,  相似文献   

10.
何立波 《传承》2008,(13):4-7
1978年10月到1979年1月的三个月时间里,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美正式建交……在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邓小平日本之行被舆论视作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之旅,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一个巧妙的叙述起点。  相似文献   

11.
61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苦难。一只“望乡孤雁”——日本遗孤,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留在了中国,被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收养,并隐名埋姓几十年。后来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帮助下,他找到了日本亲人,写下了浸透着血和泪的《望乡孤雁》一书。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他和中国亲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您使我脱离了孤儿的死亡边缘,哺育了我,使我健康成长。再见,伟大的中国!再见,养育我几十年的爹娘!”就在他回国不久,不幸英年早逝,他留给中国亲人的是绵绵无期的思念……  相似文献   

12.
梁贵三 《黄埔》2011,(1):29
黎原是一位和霭可亲的老学长,我们之间虽说接触不多,但他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曾记得2002年9月26日下午,电话铃响,我拿过听话筒后,听见对方问我:贵  相似文献   

13.
钧瓷神韵     
近年来,出产于河南禹州的钧瓷屡屡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先是钧瓷作品<四海升平>作为国礼被联合国总部收藏,紧接着具有"和平、和谐、和美、和顺"寓意的钧瓷作品"和樽",作为中日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庆祝活动的礼品,带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抵达日本,成为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友好使者.一件件让人欣喜的消息,勾起了我对钧瓷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天然神工的慨叹.  相似文献   

14.
中日文化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各类史书中,都记载着一些从日本适度重洋,“冒万里而至者”,其中不乏来华学习者。他们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为中日文化交往所起的重要作用,将对跨国、跨民族文化教育交流研究,对今后开展国际合作留下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日文化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中国各类史书中 ,都记载着一些从日本远度重洋 ,“冒万里而至者” ,其中不乏来华学习者。他们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为中日文化交往所起的重要作用 ,将对跨国、跨民族文化教育交流研究 ,对今后开展国际合作留下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从1972年到2012年,中日两国迎来了邦交正常化40周年,这一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日关系在矛盾中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传统上对家庭、家族、家族伦理有着不同的认识,而且这些认识上的差异性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我国当前的民营家族企业应该突破传统的小家族观念,借鉴日本的经验,把企业作为一个大家庭来经营。  相似文献   

18.
于忠元 《前沿》2013,(2):150-151
“锁国闭关”时代,中日两国统治者对西方采取不同的态度,日本出现了“洋学”的勃兴,逐渐摆脱了传统世界观的束缚,为日本走向近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清政府则固守“华夷尊卑”的天朝体制,漠视外部世界的存在,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最终酿成了落后挨打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古文化有很大相似性,日本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引进中国儒学文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内核与外缘文化差异导致的对儒学理解与运用结果的不同以及自我意识、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与适应世界形势能力的差异,造成了中日两国在近代面对"西方冲击"时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日本把握住了世界发展大势而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而中国却至今仍未完成全面现代化的使命.面对当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如何把握这次契机,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使之为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服务,实现中国文明的复兴,将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高慧 《友声》2006,(2):35-36
高慧———阿南史代摄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中日友协后援的“追寻圆仁的足迹———阿南史代摄影展”于2006年1月9日至11日在对外友协友谊馆举行。此展展出美裔日籍学者、日本驻华大使夫人阿南史代女士沿着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的足迹,探古访今所拍摄的系列照片125张,从历史地理研究的角度反映了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友好交流史。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副会长井顿泉、中日友协副会长王效贤、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德有、全国青联副秘书长倪健、北京市对外友协副会长刘树声、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