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继续健全和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基层民主建设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坚持和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便利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管理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民主化基本在制度上有了保证。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相似文献   

2.
论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战略地位的历史条件对﹃八大﹄前后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人民民主理论的比较研究卢培青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7年来的历史,不难发现,“八大”前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效最显著的两个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也展开了新的篇章。回顾这20年的历史,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意义。一、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立论基础依托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变化,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党的八大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对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开端。然而,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的不断扩大的阶级斗争,扭转了八大确定的党和国家工作中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先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民主推广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重新确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由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无法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党内出现了不正之风。为此,党的当务之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民获得切实的物质利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决反对党内不正之风,努力恢复和改善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邓小平理论发展观的认识论主线:解放思想,实是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方法论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从历史上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政治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其核心和精髓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重视党内民主建设。首先,党内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关键。社会主义民主包含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两个方面,而党内民主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基础,是建设民主政治的前提和关键。在社会主义社会,党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和发展的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内民主发展对人民民主发…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强调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切实推进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我们党的这些主张,深刻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同时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权利意识与政权建设:推动民主的两个轮子 记者: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不断的探索,那么,能否概括地评价一下我国当前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阐述。这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始,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经验,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主办了“中国风——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以“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为主题,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进展回顾”、“中国的民主观念和路径”、“域外政治发展经验”、“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做事情、定政策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都要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  相似文献   

13.
王海军 《求实》2004,3(9):8-10
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党必须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执政机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问题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4.
陈弘君 《广东党史》2003,(1):22-26,3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他在报告又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历史证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意见,集思广益,是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改变落后面貌,一度偏离民主政治,领导者凭个人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曾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动了大跃进和人…  相似文献   

15.
结束十年内乱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且在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基础上,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大把“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我们的一个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新宪法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作出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新规定。如何把社会主义民主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谢俊 《求是》2001,(22)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内在联系,为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民主建设和国家民主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也是我们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作为执政党,我们党能否认真实行民主集…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揭开了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序幕。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体制变革,打破了“一大二公”的经济模式和“平均主义”、“大锅饭”等弊端,极大地解...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的实质,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中国工会是国家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推进者,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拨乱反正,系统总结了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步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即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当代社会主义的转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形势发生了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