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人长骨推算身高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长骨推算身高回归方程最早为英国人P·H·Stevenson(1929)用48具华北男尸得出[1];其后,王永豪(1979)用重庆地区40具成年男尸得出西南地区男性成年长骨推算身高公式[‘j;莫世泰(1983)收集华南地区50具骨骼材料得出华南地区男性成人长骨推算身高公式[’];有九省、区公安厅及公安部126所参加,陈世贤执笔发表的《中国汉族男性长骨推算身高的研究》[4],共收集男性干燥骨骸472付,得出回归方程37O项,附表列出21~30岁组右侧长骨推算身长回归方程10项。根据不同长骨长度得出的身长值,画出不同地区推算身长的回归直线(附…  相似文献   

2.
白骨化的骨髂推算身高已有大量研究,但碎尸案及尚未完全白骨化的尸块,还须先用碱煮等方法剔除软组织后才能用来推算身高,这为现场检验工作带来不便。西田裕介等[1]用鹰嘴至桡骨茎突的距离推算身高,该法的缺点是茎突点不易很准确地界定;Chumlea等[2]多次研究了根据膝高推算身高的公式,但这只是研究白种人的公式;马爱国等[3]用鹰嘴到五指指尖的距离推算身高,但该法不便用于指尖已破坏的半白骨化或尸僵高峰期五指不易伸直的尸块。本文在研究国人的前臂、小腿测量值推算身高的同时,研究了如何用这些测量值大致推算国人的身高、体重。  相似文献   

3.
数字X线测量上肢长骨推算身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hou XR  Shu YK  Chang YF  Deng ZH  Zhang ZH  Chen XG  Yu JQ  Huang L 《法医学杂志》2007,23(6):418-423,427
目的应用数字X线测量上肢长骨,建立适合当代中国四川汉族人群长骨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方法按纳入标准对365例四川汉族正常人进行身高测量及上肢的数字X线检查,测量上肢各长骨不同标志点之间的长度,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测量值与身高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并对回归方程进行回代检验。结果共建立27个一元回归方程以及3个多元回归方程,各方程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肢长骨中,尺骨相关性大于桡骨,男性相关性大于女性,多元回归方程的准确性高于一元回归方程。结论放射学方法测量长骨推算身高是一项简单、实用的方法,更适合上肢尸块的个人识别,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汉族成人胸骨多项测量值与身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成人胸骨多项测量值与身高的关系,建立以胸骨推算身高的方法。方法 测量135例(男100,女35)已知身高的中国汉族成年人干燥胸骨的全长、柄长、体长、柄最大宽、柄最小宽、体最大宽、体最大厚、柄厚、柄最大厚9项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求出由男性(分年龄组)和女性胸骨的多项测量值推算身高的多元回归方程式。结果 所建立的4个男性(分年龄组)和1个女性胸骨推算身高的多元回归方程式,其复相关系数(R)在0.6237~0.7350之间,标准差(s)在4.5720—7.0348之间。结论 根据人体胸骨的多项测量值可以推算其身高,准确性略低于四肢长骨的同类推算;相同身高组的男女性胸骨多项测量值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胸骨柄长不能作为单因素推算身高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身高是一种稳定的遗传性状,受环境的影响甚微。在刑事案件中,身高的推算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个体鉴定项目。身高的推算,从数理统计学原理来考虑,以用长骨的材料为最佳。从长骨推算身高是法医人类学领域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可以通过尸骨残骸鉴定死者生前的  相似文献   

6.
X线摄影测量活体胫腓骨长度推算身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CR)测量活体胫腓骨长度,建立适合当代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胫腓骨长度推算身高的数学模型。方法在422例(男性207例.女性215例)活体山东汉族成年人的胫腓骨正位CR片上测量5项长度指标,同时测量其身高。通过各项测量指标与身高的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模型假设检验的方差分析以及偏回归系数的t检验.建立运用胫腓骨长度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并对所建立的方程进行身高预测值与真实值的配对t检验、残差分析等方程的预测与诊断。结果共建立有统计学意义的一元回归方程35个一所建立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在0.909~0.823范围内.回归方程的估计值标准误在2.48~3.87cm范围结论应用CR放射学方法测量胫腓骨长度推算身高.可以为法医学个人识别身高推算提供帮助,建立的回归方程适用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胫腓骨的身高推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上肢长骨的残骨某一项指标建立肱骨、尺骨和桡骨最大长的回规方程,然后可根据所得值间接推算人体身高。方法选男性肱骨、尺骨和桡骨50例,左、右共100侧肢体。用人体测量仪器,按体质人类学测量方法进行各项指标测量,所得值经统计学分析后,分别与肱骨、尺骨和桡骨最大长建立直线回规方程。结果经相关分析建立了肱骨最大长回规方程17个,尺骨最大长回规方程8个,桡骨最大长回规方程11个。结论若能测得上肢长骨残骨的某一项指标,就可用所建立的回规方程推算该骨的最大长,这在法医学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X线片跖趾骨长宽度推算0~17岁个体身高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1607例儿童青少年跖趾骨长度和宽度与身高和年龄的相关回归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γ=0.859~0.998,相关检验和回归检验P<0.0025~0.0005,据此分别计算出各跖趾骨长度、宽度推算身高、年龄的直线回归方程,为法医学、人类学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个体身高推断是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常借助直接测量或放射学技术收集一定群体的四肢长骨、不规则骨、体表解剖标志的数据建立回归方程来实现。由于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人类体质整体提高的影响以及种族和地区间的差异,身高推断的研究应成为常规性研究。本文对不同身高推断方法进行回顾性综述,简要阐述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身高推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个体身高推断是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常借助直接测量或放射学技术收集一定群体的四肢长骨、不规则骨、体表解剖标志的数据建立回归方程来实现。由于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人类体质整体提高的影响以及种族和地区间的差异,身高推断的研究应成为常规性研究。本文对不同身高推断方法进行回顾性综述,简要阐述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身高推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分尸或尸体已白骨化的案件中,利用长骨推算死者身高对尸源的确认常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国人营养水平的提高,使用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简单公式进行推算常有较大误差,而使用回归方程计算比较复杂,本文报道1个利用简单公式推算身高的案例,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男性下肢长骨的测量及其最大长推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胫骨和腓骨的人类学测量国内已有报道。用其残骨某一项指标推算该骨最大长国外已有报道,国内尚未见报道[1]。作者对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学处理,并将所得值分别与该骨的最大长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用残骨的某一项指标推算下肢长骨最大长的回归方程。为法医人类学提供资料。表1股骨的测量(单位:mm)测量指标均数±标准误标准差变异系数最大长(Y)425.40±2.14 21.39 5.03全长(X1)421.16±2.02 20.23 4.80转子内髁长(X2)410.53±2.15 21.48 5.23转子全长(X3)399.41±2.06 20.56 5.15转子外髁长(X4)402.21±2.28 22.8…  相似文献   

13.
推断身高是法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研究内容。人体的各个部位长短均与身高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利用上肢和下肢的长骨长度建立的回归方程,推断身高已经被证实是较准确可靠的,但由于长骨的脆弱性,当发现时可能是不完整的,而足有鞋的保护及自身组织的特殊性,足的完整性更有可能保存下来。本文对利用足部推断身高的指标与方法进行回顾,并展望了足部推断身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人脊柱胸段长度推算身高的方法。方法应用数字X线摄影技术(DR)摄制514例中国四川汉族人群的胸部DR片,测其脊柱胸段长度,同时准确测量被研究者身高,对测量获得的脊柱胸段长度与身高数据分组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胸段长度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结果建立了混合组、男性组、女性组、20—45岁男性组、大于45岁男性组、20~45岁女性组和大于45岁女性组7个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相关系数(R)范围0.834~0.624,回归系数(b)范围0.259~0.389,回归方程估计值的标准误在3.88~4.72cm范围内。结论利用人类脊柱胸段长度推算身高的方法在法医学个人识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四肢长骨作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报导.寺村寅二郎(1935),今道四方尔(1935)、岛五郎(1936)、宫本博人对日本人及朝鲜人的骨骼作过报导.边冠鹤(1980)、冯国灿(1980)对国人四肢长骨作过报导.还有王永豪(1979)、陈世贤(1980)、邵象清(1982)、莫世泰(1983)  相似文献   

16.
<正> 传统法医学对骨骼的个人识别,主要依据骨盆、头颅或四肢长骨的形态学差异,而对肋骨的利用或研究则甚少介绍。然而,数十年来,以临床放射学,基础组织学及医学人类学为主的许多学者专家,相继进行了肋骨性别和年龄相关性的研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和数据。本文拟就其部分研究进展作一概要性回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计算机放射学(computer radiography,CR)X线摄影方法,摄颈椎侧位CR片,测量颈椎高度,建立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并评估放射学方法测量颈椎高度推算身高的可行性.方法 在150例四川汉族成年活体男性颈椎CR片上测量C3~C7前、后缘高度,同时测量其身高.通过各项颈椎测量指标与身高的线性回归分析,建立颈椎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身高预测值与实际值的配对t检验、残差分析、等方差性检验以及共线性检验等方程的预测与诊断.结果 共建立有统计学意义的一元回归方程31个,多元回归方程20个.所建立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在0.656~0.259范围内,身高估计值标准误在4.30-5.79cm范围.结论 所建立的回归方程适用于四川汉族成年男性颈椎身高推算.应用CR放射学方法测量颈椎高度推算身高,可以为法医学个人识别身高推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中国汉族女性胸骨形态变化与年龄的关系,建立了根据女性胸骨形态变化推算年龄的多元回归方程3项,为法医学和人类学提供了一种从女性胸骨推算年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 手的长度、宽度与人的身高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探索其最佳计算式对于法医学、人类学、遗传学及侦查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一千余人的手印全长、食指长和手掌小鱼际区长与身高关系及手印全长和食指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量跟骨侧位数字X线摄影(DR)片上相关长度指标,建立跟骨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方法应用数字X线摄影方法,在393例(男性174例,女性219例)活体(四川汉族成年人)跟骨侧位DR片上测量5项长度指标,同时测量其身高。通过各项长度测量指标与身高的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跟骨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并对所建方程进行身高预测值与实际值的配对t检验、残差分析、等方差性检验及共线性检验。结果共建立有统计学意义的一元回归方程10个,多元回归方程3个。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在0.653~0.218范围内,身高估计值标准误(SE)在4.59~6.68cm范围。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身高推算方程,可作为四川汉族人群跟骨推算身高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