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首先概述了我国对于虚假广告的立法状况,紧接着从立法和执法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对于虚假广告法律规制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卉 《法制与社会》2013,(11):58-59
广告已经成为现代商业社会中的普遍现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大量的虚假广告开始充斥市场,对我国的经济、文化、道德、政治等各个方面产生极大危害,目前我国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中对虚假广告的界定上存在的困难,虚假广告的违法成本低也是其出现的一种原因,在虚假广告的审查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上,必须要认清虚假广告的界定和违法成本,完善虚假广告的立法,健全我国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3.
侯耀华代言十则虚假广告被曝光引发热议,引起人们对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严重危害性的关注,本文通过经济学原理对名人代言虚假广告进行分析,寻求解决这一顽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名人虚假广告在我国十分突出,名人特有的影响力使得名人虚假广告比一般虚假广告的社会危害性更大。名人虚假广告是一种侵权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有违民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立法对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规定不详,相关立法有待完善,立法应对广告代言人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予以规定,规范广告代言人活动。  相似文献   

5.
曹元 《法制与经济》2009,(15):60-60
随着我国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广告业的迅速发展,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虚假广告现象日益增多。据统计,1995年全国共查处虚假广告案件2.6万件,相当于10家大型媒体的全年广告件数。如此众多的虚假广告,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虚假广告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虚假广告暴露出的侵权问题愈发凸显,纠纷主要围绕在广告内容不实,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侵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从界定虚假广告的定义入手,解明虚假广告的构成要件,分析虚假广告给社会成员及社会经济带来的危害,认定虚假广告及其发布主体的民事责任,使社会经济的各方参与者能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为我国广告业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7.
虚假广告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加强对虚假广告的打击和治理,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有必要运用法律手段对虚假广告进行有效治理,本文通过分析虚假广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如下法律治理措施:对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加强广告监管机关对广告的监管;建立广告预审制度;加大对虚假广告的处罚力度;建立虚假广告公告制度;建立诉讼救济制度和完善悬赏举报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明星代言广告已成为企业提升品牌形象、追求企业效益所普遍推崇的。然而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问题却屡见不鲜,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关于虚假广告的监管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已是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分析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提出完善我国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民事责任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纪晓宇 《法制与社会》2011,(26):121-122
在社会经济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广告作为连接消费者和经营者的重要渠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在现实生活中,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大量存在,这一切不仅挫伤了人们对广告的信任,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以及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正当的竞争关系,扰乱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本文拟从虚假广告的认定入手,对现有的法律规制以及完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摆脱虚假广告整治的困境,促使广告守住信息真实性要求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0.
浅谈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及整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武 《法制与经济》2010,(8):27-27,29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要远远高于一般性的虚假广告。近年来,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案件层出不穷,给消费者造成了伤害,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社会各界必须对此予以重视。多方协调,加强立法、监察和治理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让我国广告行业的发展纳入良性的运作轨道。同时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虚假荐证责任是指广告荐证者在广告中进行虚假荐证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广告进入契约的立法实践并不能为广告荐证者承担契约责任提供可能,其本质上系侵权责任,属于广告侵权责任而非产品侵权责任.对于虚假荐证责任我国立法采“虚假广告说”,这实际上模糊了虚假荐证与虚假广告的界限,我们应还原虚假荐证责任“虚假荐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陆凯 《法制与社会》2012,(2):234-235
随着广告的普及,虚假广告也日益泛滥,已经对消费者的正常消费购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虚假广告的定义、成因等入题,重点阐述我国针对虚假广告治理对策方面的不足,包括行政执法、行业体系以及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等,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多角度各方面提出如何更加的完善治理虚假广告.  相似文献   

13.
广告帮助企业向外界传达商品、服务的信息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帮助消费者在选择质优价廉的商品,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今天的社会中大量的虚假广告存在,虚假广告的泛滥直接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给合法经营者带来巨大的损失,最终会妨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虚假广告规制的现状和缺陷出发,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虚假广告法律治理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望能有效的治理虚假广告这一现象,促进广告产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胡海南 《法制与社会》2014,(11):171-172
广告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生活方式,对生产消费、商品流通、居民生活、社会发展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大量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虚假广告,给国民经济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弄清虚假广告的成因,积极寻求治理路径,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喆  李凤颖 《行政与法》2010,(8):116-118
近期我国房地产市场回暖,除了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的因素外,房地产广告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房地产广告违法违规的现象比较严重,为了遏制房地产市场虚假广告行为、保护广大购房者的利益,应当加大对房地产市场虚假广告行为的打击力度,情节严重的应以虚假广告罪加以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6.
广告代言人代言商品广告已经成为商品广告的主要形式,但是,我国法律目前缺乏虚假广告代言人,尤其是名人作为代言人时承担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较为全面的保护。鉴于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应该通过分析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涵义和其承担法律责任的法理基础,对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7.
更正性广告通过增加违法成本而迫使经营者主动纠正虚假广告,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违法者的自主纠偏。该处罚手段的运用,既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又形成了对传统的行政处罚的漏洞的弥补。我国现行的更正性广告制度尚需作出进一步完善,需要进一步规范该项处罚的适用条件、范围与程序,使其更加有效地规制虚假广告。  相似文献   

18.
广告侵权这一行为应该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广告侵权行为中常见的现象就是虚假广告侵权行为,行为人通过虚假广告的方式,获得经济利益。由于广告侵权行为的行为主体多元性,需要对广告侵权的法律责任制度进行重构。本文结合我国最近发生的虚假广告案件,对广告侵权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还对如何加强广告监管,促进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虚假广告的概念着手,拟通过分析其本质及特点阐述虚假广告的存在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危害,并从我国现存立法的不完善、行业自律能力差、行业监管不力等方面入手,来阐述虚假广告屡禁不止的原因,从而针对各方面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虚假广告屡禁不绝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帅  储敏 《行政与法》2004,(9):108-110
虚假广告已成为社会公害。造成其泛滥的原因是我国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和不健全以及执法、监督力度不够,而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和信用经济环境没有形成则是虚假广告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要彻底遏止虚假广告,肃清市场,必须完善立法,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更重要的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起信用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