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缘何在科索沃问题上如此好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中,英国可谓是美国最坚定的追随者,因而布莱尔有北约“孤独的战争领导人”之称。英国为何在科索沃战争中如此好斗,布莱尔这位二战后出生的高贵文雅绅士何以变成一个狂热的好战分子,这是个值得探讨和回答的问题。首先,借助美国的“...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历时78天,已经结束。这场战争是首次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的战争。它对国际战略格局和世界发展虽造成了严重后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仍没从根本上改变大国关系的格局和总的世界发展进程。一、科索沃战争并非孤立、偶然的事件,而是美国的精心战略安排美国领导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决非孤立、偶然事件,而是它全球战略棋局中的重要一着。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按其领导人和一些战略家的说法,就是利用最近15年它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处于颠峰状态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巩固其…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世纪之交震撼全世界的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维和及重建问题不仅是一个令世人普遍关注的话题,更是摆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面前的一块“烫手山芋”。如同北约对南实施空中打击一样,科索沃维和与重建问题也是受美国左右的,现将美官方及各界就这一问题的看法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多极化仍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部分学者在评估科索沃危机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时,认为在科索沃危机中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跟着美国走,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支持美国、北约的立场,联合国的作用遭到削弱,中国和俄罗斯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排斥,这表明:(1)多极化进程因“单极倾向反弹”而陷入停顿或发生逆转;(2)“冷战后多极化进程加速发展”这一战略判断失误;(3)“多极化趋势已经不存在”等。对世界多极化明显失去信心,对其前途表示悲观。其实,这些论点都是站不住脚的。无论客观分析科索沃战争本身,还是从科索沃危机后的国际局势发展的实际情况来…  相似文献   

5.
6月10日,联合国通过西方七国与俄罗斯政府达成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和平协议;20日,约4万南联盟军队和警察从科索沃撤离,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宣布停止对南轰炸,至此,长达11个星期的北约侵南战争正式告一段落。但科索沃实现真正和平的道路却将漫长而坎坷,整个巴...  相似文献   

6.
1999年3月12日,在美国密苏里州独立城的杜鲁门图书馆举行了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加入北约批准文件的递交仪式。三国正式成为北约的成员国,至此北约成员国从16个增加到19个。波、匈、捷是北约自冷战结束以来吸收的第一批新成员,也是北约首次接纳原华约成员国,这标志着北约东扩进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并将改变中东欧地区的政治和军事格局,无论对入约国或未入约国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冷战后的民族问题看“人道主义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索沃危机为代表的民族问题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的“人道主义干预”①———科索沃战争 ,是 2 0世纪末最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主权国家的军事入侵表明 ,西方国家鼓吹的“人道主义干预”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的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法理问题。本文拟从分析冷战后民族问题的表现特征及发展趋向入手 ,探讨以西方式的“人道主义干预”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效果。一、冷战后民族问题的特点从 2 0世纪的百年民族演进过程来看 ,殖民主义统治造成的国际层面的民族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余波尚存 ,帝国霸…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悍然发动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实际上是借“人道”之名而行侵略之实。持续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似乎已使米洛舍维奇让步,达到了北约军队最终进驻科索沃的目的。但是北约今后将不得不面临一系列棘手问题。 一、北约的战略意图 这次对南联盟的空袭是北约成立50年来,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第一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这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蓄谋已久的军事行动,含有深刻的战略意图。 (一)美企图使北约充当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工具,将科索沃当作检验北约新战略的试验场。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袭以来,国际社会要求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呼声日趋强烈,对科索沃问题的斡旋力度明显加大。 一、俄罗斯 在科索沃冲突中俄支持南联盟主权领土不可分割的原则立场,但不愿直接卷入冲突,力图通过自己作为中间调停人的角色,通过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反战力量,努力使科索沃冲突纳入政治外交解决轨道。在北约对南进行空袭之初,俄的态度以硬为主:3月24日,叶利钦即发表声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巴尔干地区一个世纪以来战事不断,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借口科索沃问题,调兵遣将,对南联盟实施大规模的空袭,拉开了一场侵略一个主权国家的战争序幕,点燃了这一火药桶。在南联盟战场上,战争双方除用飞机、导弹、大炮进行直接交锋之外,还出现了三位一体、相互交织的情报战、电子战和心理战,使战场格局更加扑朔迷离。这场战争赋予国际谍报界这样的启示:现代战争日趋立体化和总体化,它不仅是军力的较量,而且也是政治、经济、间谍情报、外交等与战争有关的各种因素的总较量。其中…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科索沃问题原本是南斯拉夫的内政问题,应该由南当事各方自行解决。但是,科索沃的问题现在却成了一个世界局势问题。南斯拉夫特有的政治地缘使它被视为北约东扩和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绊脚石,因而也必然成为美国推行新霸权主义的牺牲品。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加速...  相似文献   

12.
美率北约军事打击南联盟已月余,世纪末在巴尔干发生的这场战事,其影响早已超越欧洲而关系到跨世纪国际关系整个格局。一场科索沃战争不仅打出了被遮掩或半遮半掩的当前国际关系的各个底线,而且也凸显了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野心。 一、美国谋求建立“狂妄的霸权”、捍卫其“世界领导”地位的强硬立场坦露无遗。从第一批殖民者梦想建立所谓“山巅之城”,到19世纪初门罗主义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到19世  相似文献   

13.
浅析当前的西欧防务联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欧防务联合谈论多年,但一直是虚多实少,进展缓慢。最近,欧盟首脑科隆会议再次提出这一问题,并拟定了一些具体措施,与以前相比,主要有三点新的变化。第一,西欧对欧洲防务联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战后以来,西欧对防务建设的迫切性认识不足,今年科索沃战争后,西欧震动较大。据西方情报部门称,在参加或被征用对南斯拉夫实施轰炸的大约1000架飞机中,约有700架是美国飞机。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北约成员国的空中打击力量远比美国落后,其作战飞机绝大部分没有配备红外线和激光制导系统或能够达到“命中要求”的炸弹,…  相似文献   

14.
3月25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巴尔干地区燃起战火。南联盟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联合国的成员国。北约这一庞大军事集团,以强凌弱,悍然对一个不结盟小国诉诸武力,是国际社会绝对不能接受的,因而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1、西方插手:科索沃危机逐步升级自1998年2月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分子,袭击塞族警察引发流血冲突的一年来,塞阿两族矛盾不断激化,北约以解决科索沃危机为由多次威胁对南联盟动武。1998年10月13日,在北约大军压境…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23—25日,北约19个成员国和23个和平伙伴关系国在华盛顿召开了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首脑峰会,会议的主题是“捍卫自由、庆祝民主、展望未来、迎接挑战”,目的是庆祝北约过去50年的成就,特别是取得对苏联“冷战”的“巨大胜利”,同时为北约制定面向21世纪新的发展战略。会议的举办者原计划安排一些规模盛大的庆典活动,但由于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正处“骑虎”窘境,俄罗斯、白俄罗斯拒绝与会,整个会议笼罩着“惨淡”气氛。北约成员国领导人抵达仪式及北约空军编队飞行计划被迫取消,会议议程也临时变更,为科索沃问题寻找灵丹妙药成为贯穿整个会议始终的主线。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最古老的全球公域的海洋,承载着世界的安全与繁荣的重任。确保航海自由、海上贸易航线、海上关键基础设施以及能源流向,都涉及北约的安全利益。在海洋安全面临着巨大的诸如海洋环境恶化、海盗肆虐、新兴国家海军快速发展等挑战下, 北约打着保护全球公域的旗号,根据后冷战时代海军执行的几个行动实践,在北约新战略概念指导下,2011年1月通过了“联盟海洋战略”。北约海洋战略赋予其海军承担“集体安全与威慑”、“危机管理”、“合作安全”和“海上安全”的核心使命。在利比亚战争中、在反海盗行动中以及目前的叙利亚危机中,北约海洋战略得到检验,尽管也暴露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政治意愿投资海军。偏重于海洋的军事领域、并以军事手段解决海上安全的北约海洋战略,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北约的海军力量可能会遏止中国海军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可能会介入中国与邻国的海疆纷争;对中国海军保护能源安全也会构成挑战。这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确保海洋安全战略所必须高度重视的。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7日,35岁的阿蒂费特·亚希亚加(Atifete Jahjaga)女士宣誓就职科索沃“总统”,成为科索沃2008年2月单方面宣布独立以来的第三位“总统”、第一位女“总统”、第一位无党派“总统”和最年轻的“总统”。  相似文献   

18.
1999年6月大事:1、北约侵南战争结束,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通过了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达成的、并采纳了一些中国主张的决议草案。决议规定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出一切军警力量,由联合国维和部...  相似文献   

19.
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索沃危机尘埃落定,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武力干涉暂时得手。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很多的思考。这些思考至少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霸权主义逐步发展。由于美综合国力增强以及世界力量失衡等因素,美进入一个新的扩张和干涉时期。科索沃危机就是这种扩张和干涉的集中表现,反映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一)科索沃危机既反映美全球战略的总体构想,同时又强化了美霸权主义和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意图。近年来,美国为确定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多次在其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宣称,美21世纪的目标就是要“领导整个世界”,使…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美国共进行了8场重大的对外战争,包括两次世界大战,朝鲜、越南、海湾、科索沃和阿富汗战争,以及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这些战争加在一起长达20多年,这意味着在20世纪美国人将近1/4的时间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与此同时,美国对外战争的频率也很高,从一战到此次对伊战争,几乎是平均每10年进行一场战争,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增加到平均每3年有一场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