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最高法院2002年实施《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我国首先在民事诉讼中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这一规则过于原则性,不够详细具体,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通过分析国外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认为应从明确规则中的概念、建立非法证据排除的例外及对规则规定应更宽松等方面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非法证据排除是刑事诉讼研究的重点问题,并且2012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基本明确了我国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了“非法证据”的范围、制定了相关的非法证据标准及程序等问题,为我国司法实践上提供了权威的依据和指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民事诉讼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形成和发展比刑事诉讼晚,而且相关法律对该规定也甚少,理论界的研究也是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也并没有规定,因此,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理论上给予完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强化举证制度的完善,必须建立举证时限制度。而解决举证时限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庭前交换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了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交换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助于法院公正、高效地审理民事案件。然而由于该规定过于笼统,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从证据交换的定义和发端入手,分别对我国证据交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了论述,以期为立法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保诉讼活动的公平有序,就应该对非法证据进行排除。由于我国现行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稍显简单,难以具体指导规范司法实践,因此,需要我们对其及时加以完善。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要确立一种法定排除与裁量排除相结合的规则模式。为了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还应明确进行裁量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6.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机能在于实现合理的审理结构所产生的要求 ,代表司法权运作式的诉讼模式亦对庭前证据交换制度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在这种审理结构和诉讼模式的后面 ,又蕴藏着现代民事诉讼司法正义观的深层理念 ,并决定了庭前证据交换制度设计的衡量标准及其基本功能。我国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改革实践之所以成效有限 ,对上述理论基础的忽视是其重要的原因。本文试从庭前证据交换的机理入手 ,简介国外相关制度 ,从而阐述对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现状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我国的民事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4月 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标志着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判断标准得以正式确立。但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不够明确 ,内容也不全面 ,需要作进一步完善 :明确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对象 ;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 ;建立非法证据排除机制 ;明确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 ,即“必然发现的例外”和“善意的例外”。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我国就此方面的制度经历了几十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尽管对民诉取证方面的立法,已显露出来对法院与当事人权利限扩方面的改变,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于证据收集方面的内容也有一定的补充和修正,但我国现行的相关制度依旧存有一些不足,给有关的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略论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民事诉讼中举证所涉及的庭前证据交换制度,产生的依据和该项制度设立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对于证据交换范围、主体、时间和如何操作作出了界定。同时,探讨了在审判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从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立法建议,以保障该项制度的执行,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证据交换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的确立有利于实现公正与效率的诉讼目标。本文通过对我国的证据交换制度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现存证据交换制度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的证据交换制度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的证据交换制度更加系统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事诉讼证据交换制度受法制文化、诉讼体制、诉讼观念等运行环境影响,审判实践中存有诸多不完善,还需要从证据交换的案件适用范围、证据交换的司法主体、审判人员地位的确立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民事诉讼案件中,如何排除非法证据,对于法官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有关民事诉讼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因此,通过对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措施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国法院对民事诉讼非法证据一般较为宽容,不象刑事诉讼那样积极排除。我国民事诉讼中对非法证据的界定先后经历了旧标准和新标准两个阶段。虽然新标准较之旧标准而言科学一些,但其仍然比较严苛,依其而定的非法证据的范围还是十分宽泛,这既不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也与法院对待民事诉讼非法证据应宽大为怀的基本态度有所不一。基于此,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尚有重建之必要。  相似文献   

14.
从对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的欧美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在适用案件、开示范围与程序、法院职权以及制裁措施等方面得到我国相关制度几点改进启示。  相似文献   

1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系证据能力的范畴,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规则向来持宽松态度,原则上并不存在对证据能力的限制。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不仅在总则中写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并在立法层面上首次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比之下,同年的民事诉讼法修改并未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却多次明文规定关于非法证据的判断问题。非法证据必然得排除在民事诉讼中显然不通,是否排除仍属法官自由心证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质证是司法证明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诉讼活动的基本程序之一.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并没有把质证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在理论上加以阐释和在法律上加以界定.直到90年代中期,学界才开始对质证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质证一词也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在司法实务和学术著作中.然而,目前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人们对质证的基本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不尽统一和不甚明确之处。  相似文献   

17.
王振亮 《工会论坛》2011,17(1):136-13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事纠纷逐年增加,新型案件不断出现,如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诉讼中举证责任如何分配,各证据间的效力及证人权益的保障等是近几年来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拟就民事诉讼的有关证据制度的几个方面做出论述。  相似文献   

18.
证据交换制度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引入的新生事物,该制度的引入有利于民事诉讼中程序公正与效率理念的实现.本文主要对该制度在我国出台的历史背景及现实价值、实施现状及原因、完善举措结合司法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重点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证人出庭制度,明确规定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面对当前国情,应当设置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告知程序,提高侦查水平,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保障机制,正确处理适用这些原则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未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出规定,仅相关司法解释有所涉及.但其规定非常单薄,其原则性、抽象性的概括条文使非法证据排除的实际操作性不强.容易造成适用上的混乱.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可以以利益衡量作为排除非法证据的基本原则,同时设立好相关的配套措施.民事诉讼法还应当从排除的范围、提出排除的主体、提出排除的时间这些方面来具体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