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9,(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出发,运用唯物史观揭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狭隘性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对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十大观点进行有力驳斥,为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崭新视角和有益启示。基于《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文本分析《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发表170多年以来思想张力的基本特性,其高度的科学性、自觉的实践性、鲜明的阶级性是《共产党宣言》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深刻理论特性。  相似文献   

2.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撰写,这次写作是一次顺应时代要求的创作。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理论,这就是"两个必然"理论,它向我们揭示了资产阶级终将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客观规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仅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也象征着马克思主义的蓬勃兴起。对于这样的经典理论,我们需要根据当前中国的新情况给予新的解读。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国内国际问题,而《共产党宣言》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怕苦不怕难,共同承担历史重任,牢牢记住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命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等著作中都作了原则的、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要求无产阶级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在推翻封建统治之后,继续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命革,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最后争取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社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0,(2)
《共产党宣言》是世界上第一部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对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人的本质、属性以及奋斗目标做了详细的论述,其中蕴含着衡量共产党人的政治标准。新时代下,《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基本的政治要求,对我国党员发展工作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象征着马克思主义的问世,为无产阶级实现解放全人类的目标提供了思想武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为《宣言》)的基本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特别是"两个必然"理论,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增强人民信仰的力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文 《学理论》2013,(10):36-39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表达了"扬弃私有制"这一重要观点。《资本家宣言》承认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分析,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扬弃私有制"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认识和对待私有制问题上,《共产党宣言》与《资本家宣言》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用三句话概括了贯穿《宣言》并构成其核心的基本思想,集中表达了《宣言》提出的新世界观。1848年《宣言》发表时,这些思想是不是真理的问题是没有完全解决的。170年来的社会实践证明《宣言》的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认识过程第一次飞跃产生的理论就被证明完全正确,对于一个提出了划时代的新世界观的文献来说,是认识史上的奇观,表明《宣言》是人类思想史、科学史上的经典杰作,具有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宣言》没有结束真理,而是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宣言》是共产党人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它所昭告于天下的,就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确立的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必须坚持《宣言》的科学世界观。党的十九大指出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的问题,在对待《宣言》的态度上有突出表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宣言》的核心思想,否定《宣言》的核心思想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8)
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经典,《共产党宣言》中理论的光辉照耀着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人质疑《共产党宣言》是不是过时了,是不是还有必要去重新研读它?分析了《共产党宣言》的精髓所在,认为《共产党宣言》对于指导当今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是怎样论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兼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周治滨今年是《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50周年。《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无产阶级政党第一部制订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是“马克思主义的歌中...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以至全人类解放事业指明方向。研究《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就文本视域而言,《新民主主义论》有着独特的逻辑进路:一方面,立足于中国社会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呈现出从"社会性质"到"革命性质"的叙述模式;另一方面,又在"世界革命"视域中审视"中国革命",凸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世界背景和时代特征;同时,还在无产阶级的双重使命的解读中,成就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革命论"与"社会论"的内涵,表征出中国的社会变革中"革命"与"建设"的有机统一。《新民主主义论》文本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作出了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其逻辑进路不仅谱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篇章,而且也铸就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和运行机制,并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首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这部著作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立足无产阶级的生存困境,以"人类解放"为终极价值目标,勾勒出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的逻辑生成轨迹,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党价值观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1,(5)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继承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选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洞察解决影响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宣告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公开宣布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广泛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启发无产阶级,提出建立广泛的民主主义联合战线,始终站在中国革命斗争的最前沿,以自身革命实践忠实践行《共产党宣言》精神。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这部经典文献系统阐释了共产党人新的世界观,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对《共产党宣言》精神的成功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都可以从《共产党宣言》中寻到思想的轨迹和先声表达。  相似文献   

15.
张蕊 《理论导刊》2021,(2):29-34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它以简明扼要、昂扬有力的"宣言体",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纲领、策略原则、政治立场,并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共产主义前景。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则是在继承《宣言》核心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升华,在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不断锤炼的,是我们党的"内驱力"与"元引擎"。基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质与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内蕴自我革命的批判精神、立足人民的宗旨精神以及问题导向的求实精神,分别体现了对《宣言》中批判精神、人民精神以及时代精神等核心精神的继承发扬与创新发展。在《宣言》精神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夯实党的思想建设以及强化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等提振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于一八四七年十二月至一八四八年一月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党纲,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第一部巨著。它为马克思主义改党学说奠定了基石。作为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它既是认识世界的成果,又是当时历史时代的产物。一般认为,《共产党宣言》(以下称《宣言》,注单行本页码)是在资本主义有了高度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在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艰巨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斗争中产生的。这无疑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与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民主学说作了系统概括和丰富发展,指导了十月革命的实践。作为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先导,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上引发了持续的历史论争,在论争中成为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民主理论的经典表达之作。新时代重温这部经典著作仍然可以给我们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考察,在《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提出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马克思在其光辉巨著《资本论》中,首次把无产阶级贫困化提到经济规律的高度,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十九世纪术二十世纪初,列宁在同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把无产阶级贫困化区分为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为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近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提高,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据此,国外有人提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是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标志.当前学界有一种流行见解,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奠基之作和初次表述.通过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观与《提纲》实践观的基本要点以及马克思主义"成熟著作"实践观的经典论述进行双重文本对照,可知《手稿》不仅先于《提纲》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思想框架,而且包含着比《提纲》的实践观更为丰富的内容.恰如其分地说,《手稿》才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初次表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架构在《手稿》中已接近形成,《提纲》是《手稿》中初步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深化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正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革命的宣言、政治的宣言、信仰的宣言。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革命理想与革命精神,是对《宣言》发表170周年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革命化的思想非常深刻、非常丰富。许多人认为革命就是夺取政权,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的革命是一次性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再存在社会革命了。把社会革命等同于政治革命,这是对"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