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倩 《当代贵州》2022,(26):47-48
<正>黔东南州通过抓好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做实创业青年技能培训、破解青年创新创业难题、实施“春晖行动·风筝计划”,多措并举帮助青年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6月20日至29日,黔东南州乡村振兴局、共青团黔东南州委联合举办的黔东南州农村青年电商人才培训班第一期在三穗县开班,来自黔东南州各市县的青年人才齐聚一堂,共同学习电商技能。  相似文献   

2.
王春雷 《当代贵州》2022,(29):58-59
<正>黎平县把建设“桥头堡”作为闯出发展新路的历史性机遇,奋力蹚出一条对标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省委、省政府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为黔东南州“黎从榕”量身定制的区域发展政策。黎平县把建设“桥头堡”作为闯出发展新路的历史性机遇,围绕“人”这个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3.
李丽 《当代贵州》2024,(11):68-69
<正>黔东南州携手佛山市在消费协作领域精诚团结、共同奋斗、攻坚克难,做好“人、物、产”三篇文章,桥头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3年12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作办公室公布《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第十二批)初审拟合格名单的公示》。公示显示,贵州省共有106个生产基地初审拟合格,其中,黔东南州有54个生产基地初审拟合格,数量位居全省之首。  相似文献   

4.
王法 《当代贵州》2022,(44):44-45
<正>黔东南州积极抢抓机遇,用好支持政策,精准谋划编制项目,不断夯实项目落地要素保障,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扎实推进“桥头堡”招商引资工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贵州印发《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9月,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出台《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5.
王远柏 《当代贵州》2022,(46):50-51
<正>榕江县寨蒿镇三洲村,大山里的侗族村落。今年,该村试种“巨型稻”喜获丰收,这是黔东南州首次种植巨型稻。巨型稻在三洲村试种成功,给这个山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榕江县寨蒿镇三洲村,大山里的侗族村落。今年,该村试种巨型稻喜获丰收,这是黔东南州首次种植巨型稻。  相似文献   

6.
刘绍波 《当代贵州》2022,(Z5):58-59
<正>黔东南州抢抓机遇,以对接融入、服务保障、全面提升三个方面为推动“桥头堡”建设的主抓手和强引擎,助力“桥头堡”高质量建设,努力打造产业转移示范区、生态旅游康养区、双向开放先导区和共同富裕试验区,全面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全国四大道地药材产区之一,贵州有着“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的美誉。如今,贵州良好的自然生态造就了贵州中药材道地品质,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正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8月12日,记者驱车前往黔东南州剑河县革东镇光条村的钩藤定制药园。沿着蜿蜒县道转入曲折山路,青山延绵,满眼翠绿,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8.
石含开 《当代贵州》2022,(50):76-77
<正>扎实笃定地办,驰而不息地干。下一步,黔东南州将精准谋划编制项目,持续擦亮“贵人服务”品牌,夯实项目落地要素保障,扎实推进招商引资,谱写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新篇章。山海协作,佛黔共赢。麻江蓝莓、榕江西瓜、雷山鱼酱酸、黎平天麻……如今,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所造就的黔东南州特色产品,借力东西部协作,正向粤港澳大湾区千亿级市场挺进。  相似文献   

9.
2012年,深圳文博会,黔东南州组织了200多人的庞大阵容参加,签约超过300亿元。在黔东南州签订的41个项目中,80%以上都是对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实践再次证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是黔东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资源,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有着后发的力量。如果这些文化产业项目都能落地,它将对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姚瑶  邱雪芳 《当代贵州》2024,(16):42-45
<正>山水塑造了黔东南州的肌理,多彩的文化组成了黔东南州鲜明的民族特色。据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统计,黔东南州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位居全国同级市州首位,省级非遗218项307处,居全省第一。从侗族大歌的激昂悠扬,到苗族刺绣的精致细腻;从苗族织锦技艺的独特风格,到泥塑的生动形象;从苗族剪纸的巧妙设计,到思州石砚制作技艺的历史沉淀;从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艺术价值,到石桥黔山古法造纸的古朴雅致……每一种技艺背后,都有着黔东南人民智慧与努力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08,(18):F0003-F0003
凯里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学院。她座落在“森林之洲”、“歌舞之洲”、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原生态旅游首选地之一的黔东南州首府凯里。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黔东南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民意,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至关重要。从黔东南州的实际出发,建设和谐黔东南,就是要从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五大发展主题——“生态立州”、“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旅游活州”、“科教兴州”入手,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黔东南州的发展与建设规律,化解各种影响与制约建设和谐黔东南的矛盾与问题,提出建设和谐黔东南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一、实现“五大发展主题”构建和谐黔东南社会和谐是…  相似文献   

13.
“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随着厦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的开工建设,黔东南州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杨炯 《当代贵州》2008,(12):64-64
贵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探索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战略部署,对加快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探索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抓好“五个工程”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丽 《当代贵州》2024,(16):16-17
<正>“老板,这条裙子有没有小码?”“老板,这件衣服怎么卖?”3月下旬,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雷山西江春花苗族服饰刺绣博物馆里热闹非凡,游客们挑选商品、试穿衣服、参观刺绣、体验蜡染……极具特色的博物馆被游客们挤得水泄不通。“最近游客都挺多的,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约1000人次。”雷山西江春花苗族服饰刺绣博物馆馆长邰春花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税务总局黔东南州税务局(以下简称黔东南州税务局)以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抓手,在全州税务系统开展服务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大走访专项行动,坚定服务意识、扛牢税务职能、奉献帮扶力量,唱响税收服务主旋律,当好惠企纾困主力军,助力黔东南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凌忠云 《当代贵州》2018,(46):70-71
从破旧的土房子到现代化校舍,从“粉笔头”到“互联网”,从最初的基础学习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改革开放40年来,黔东南州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政益 《当代贵州》2008,(24):67-6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黔东南州交通局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交通厅及省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交通工作目标任务,为黔东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19.
凌忠云 《当代贵州》2018,(42):38-39
8月初,黔东南州全面启动脱贫攻坚“夏秋攻势”,脱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两个月过去,当地“夏秋攻势”开展情况如何,记者走访了麻江、黄平、施秉、镇远四个县,探寻当地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20.
黔东南州是生态之州。这片坐拥3269万亩林地面积、高达67.67%森林覆盖率的土地,处处皆景、遍地聚宝、绿业成金。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决策部署下,黔东南州立足实际,实施"四大工程”、开展“五大行动”、健全"六大机制”,推进林下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如今,林下经济形势喜人、亮点纷呈,为该州按时打贏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创建全国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州奠定了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