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台湾加入 WTO以后 ,台湾当局四处游说 ,试图与美日建立自由贸易区 ( FTA)。本文认为台湾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既是近年来两岸经贸快速发展的催生物 ,也是台湾当局坚持“台独”路线的新反映。但是从两岸经贸发展的前景、台湾对美日与大陆经贸依存的此消彼长、大陆较之台湾对美日等国的重要性以及人心向背来看 ,“自由贸易区战略”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即便成为可能 ,也会使台湾当局作茧自缚  相似文献   

2.
美国两岸政策走向:模糊与聚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本京 《美国研究》2004,18(1):55-77
今日台海之紧张局面 ,实因李登辉及陈水扁两人之两岸政策所致。自李登辉在 1996年台湾“大选”中获胜 ,其走向台独之作法就明显地表露出来。尽管美国一方面声称采行“一个中国政策” ,但另一方面却与台湾保持了长达 2 5年的非官方关系。本文所要分析的是自 1996年起 ,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是如何因应错综复杂的两岸三方关系的。本文亦提及美国新闻界及智库学者对此发展的看法。文章最后谈到“公投”问题 ,并对其给三方关系所带来的冲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七日谈     
《新民周刊》2023,(32):42-42
壹“台独”是绝路,“台独”分子“倚美谋独”,绝不可能得逞。近日,就赖清德日前接受彭博社专访时散布“台独”谬论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贰我向大家保证:这些事件不会耽误我的权力移交时间表。最近新加坡政坛频现政治丑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日称,自己移交权力的计划现已重回正轨。  相似文献   

4.
中美台"两岸三边"关系,实际上是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和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台独问题既是危害和冲击"两岸三边"关系架构的"破坏性"因素,也是台海两岸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而在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中的"台独公投",既是陈水扁激化岛内族群对立和危害两岸关系的直接根源,也是中美台"两岸三边"关系的角力焦点.  相似文献   

5.
经济总体优势:不在台湾而在大陆[台湾当局某些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宣扬的“台湾优势论”。这种所谓优势论,包括经济优势论和政治优势论。他们把它当做阻挠两岸统一大业的挡箭牌,因而所谓“台湾优势论”已成为制约两岸统一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为让世人特别是台湾人民了解...  相似文献   

6.
王少普  杨剑 《当代亚太》2006,(11):26-31
民进党追求“台独”面临着东亚区域合作产生的压力,两岸政策和区域政策出现断裂。基于绝对收益的考虑,台湾当局力图参与东亚区域合作,但遭遇两岸关系的牵制。在两岸关系中,民进党因坚持“台独”路线而视中国大陆为敌,相对收益的思维占据上风。对相对收益的考虑减少了台湾地区在两岸经济关系上的绝对收益,却未增加安全方面的优势,更造成了其在地区合作中的边缘化。无论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台湾地区在东亚地区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都呈现衰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陶文钊 《美国研究》2004,18(4):39-58
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初始 ,对台湾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 :布什表示要尽其所能协防台湾 ,并加强了美台关系 ,尤其是军事关系。这在实际上鼓舞了台独势力。陈水扁 2 0 0 3年 9月推出台独时间表以来 ,布什政府的政策又有新的调整 ,强调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稳定。在布什政府第二任期中这也还是它的政策趋向。台湾问题是危险的 ,但在今后数年中仍有可能遏制法理台独 ,不发生向着台独发展的重大事态  相似文献   

8.
鉴于两岸共同面临严峻的海洋安全形势,在实现统一之前,有必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携手维护中华民族固有领土。当前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建立存在政治基础薄弱、两岸需求错位、双方内部动力不足以及台湾岛内政治因素的干扰等重重障碍:大陆一直倾向于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而台湾不同党派有不同的主张和政见,但总体看来,两岸建立军事...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至今,台湾在马英九的任内,维护两岸和平稳定,针对南海问题坚持强调拥有主权,并提出"南海和平倡议";此期间大陆方面,虽然不断呼吁希望两岸能够共同维护南海的"祖权",不过并无明显的进展;这样的态势,2016年若由民进党执政之后,可能会有所改变。原因就在于,民进党内部人士已经公开出现"放弃南海U形线和太平岛"之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台湾民进党政府在新世纪的“军事安全战略” ;从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台湾谋求独立的“军事安全战略”虽对和平统一前景造成了危害、但美国协防台湾的可信性在受到恐怖袭击后更加值得怀疑 ;作者认为台湾与大陆未来统一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1.
尽管台湾当局一贯标榜人权,但是在台外劳的悲惨境遇却长期得不到改善。本文深入分析了台湾外劳人权问题的现状与形成过程,并指出,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的“外劳牌”政策。因此,只要台湾当局不放弃“台独”,台湾的外劳人权问题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陆科技对台湾的磁场作用刘霜桂近年来海峡两岸随着关系的缓和,各项交流与合作日帝频繁地开展起来,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当数两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热。这股热流从1992年开始出现了逐浪高涨之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台湾当局近年来不断制定和调整大陆...  相似文献   

13.
百年来台湾文化的源流、属性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论述近代以来台湾文化的源流、属性与变迁。台湾文化有两大源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由于历史上与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关系,台湾文化一直处在文化冲突与交融的前沿地带,并逐渐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百年来文化冲突、交融、演化的结果,一种与中国大陆文化血脉相连同时又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台湾文化”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4.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3,(17):52-53
<正>1.“毁”之即去?叫嚣摧毁台积电、窜台时鼓动"台湾全民学用枪支"的美国白宫前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引发众怒,岛内专家嘲讽道:以逻辑推论,选择民进党就是选择战争了?2.“媚”况愈下韩国总统尹锡悦的美国之行一番“吹拉弹唱”媚态百出,韩国民众愤怒骂曰“简直小丑表演”。面对反对派质疑,尹锡悦更是放出“要懂得对美国感恩,这样才有国格”的奇谈谬论,对已经下滑的国内民调火上浇油。  相似文献   

15.
江迅 《新民周刊》2012,(15):24-24
平潭,是福建发展的机遇,也是台湾西部发展的机遇。机遇、挑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机,就是天赐良机;遇,就是去闯荡,去感受,去把握。成功有赖机遇,胜者出自挑战。这些话,耳熟能详,人所共知。不过,真能以此践行的,或许并不太多。就说平潭的机遇和挑战,就是当下两岸的热门话题之一。68海里,福建平潭岛到台湾新竹的直线距离,是大陆...  相似文献   

16.
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内的对台政策经历了从亲台、抚台向抑台的转变,呈现出不断调整、战略清晰化、军事关系强化、与对华政策反向互动等特征.未来美国对台政策将以维持台海现状为主,继续对台军售、提升美台关系,拉拢日本等盟国参与,对重大"台独"事变发生时大陆可能采取的武力解决方针进行"吓阻",但也会继续遏制"台独",支持两岸接触谈判.我们应当以新的思路改善两岸关系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铲除美国"以台制华"着力点,分化美国"以台制华"同盟,战术上"以美制台",增强自身经济、军事实力和制度竞争力,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台湾在亚太地区投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太地区是台湾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1987~1991年台湾对外投资主要流向东盟四国,1992~1993年主要流向祖国大陆,1994~1996年主要流向又从祖国大陆转向东盟地区.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台湾在亚太地区投资有所下降,在东南亚投资数量明显下降,但开始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对金融保险业和其他服务业的投资力度;与此同时,台商在大陆投资稳中有升,且掀起了第三波大陆投资高潮,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投资行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  相似文献   

18.
引 言3月18日台湾选举和陈水扁当选,台湾政治出现重要变化。台北的大陆政策,展现出新的混沌迷离状态;台湾问题的性质出现且待判定的变动;北京对台湾问题的政治解决与强制性推动的前提和内容,也面临许多需要重新考虑的因素。本文就当前北京在台湾问题上的几个紧迫问题,提出一些初步意见。本文的基本意见是,台湾问题有一个从内战纷争问题,向国家安全问题转变的严重压力。在台湾问题上,政治解决和强制性推动之间的互动把握难度增大。问题的本身,由于李的“两国论”和陈的当选,危险和机遇之间界线变得脆弱;加上李的强势政治的去除和陈本身执政…  相似文献   

19.
江迅 《新民周刊》2012,(11):24-24
词典编委会16字原则,正是两岸交往的命脉准绳。中华语文工具书《两岸常用词典》编纂完成,可望6月出版。两岸共同筹建的"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大陆版、台湾版),已向全球免费开通。2012年,正是两岸达成"九二共识"20周年,此际推出两岸合作的词典,开花结果,无疑意义彰显。  相似文献   

20.
阙政 《新民周刊》2024,(10):60-63
<正>成为票房“黑马”,不仅仅是因为贺岁档之后没有有力的竞争对手,更是因为《周处除三害》是一部“爽片”。自3月1日公映以来,截至3月12日,黄精甫导演的《周处除三害》已在大陆拿下超过4亿元高票房。这部电影去年曾在台湾地区上映,当时的票房为4700万台币(约合人民币1000万元),而今大陆票房已翻了40倍之多,一时间成为台湾电影中的“现象级”。主角阮经天凭借这部电影多次登上热搜,连他在影片中吃过的炸猪排便当,戴过的小猪卡通手表,都在网络上爆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