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萧丁 《新民周刊》2022,(32):64-69
<正>他们立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力求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走出“奉贤美”“奉贤强”的新路子。中国的两幅古画,凝结了老百姓希冀和向往。一是《富春山居图》之诗意,一是《清明上河图》之富足。斗转星移,今时奉贤新城,正朝着这两者的叠加与融合发力。  相似文献   

2.
孟妍 《人民之友》2024,(4):9-10
<正>细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答卷”,一幅幅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履职的生动画面跃然纸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人大力量。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编制实施五年立法规划,全面修订公司法,跑出立法“加速度”;开展国家粮食安全专题询问,建立每年听取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提升监督工作新水平;首次召开代表建议办理推进会,人大代表走上对外交往的舞台……细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答卷”,一幅幅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履职的生动画面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3.
“生活质量”这一概念与一系列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与苏联人生活范围实质性的变化、与生活范围变化的实践经验有关。许多人对这一术语产生了兴趣,要求明确“生活质量”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4.
姚谦 《新民周刊》2012,(2):82-82
他喜欢民间小品,这跟他喜欢隐居生活的性格相关。也因如此,他的人与生活就多了许多公众人物所少有的自在逸趣。三年前阿哲找我为他的书写序,当时认为找我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趁此机会我也该好好检讨一下恋物者的悲歌,当年开始收藏艺术时,他可是演艺圈唯一可以对话的朋友,虽然我们收藏的方向不太相同。  相似文献   

5.
周洁 《新民周刊》2023,(1):50-55
<正>中华民族是最早和茶打交道的民族之一,是茶的故乡,千年来,人与茶彼此生生不息。“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的这句诗勾勒出千百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喝茶不需要理由,只要和好友一起开开心心饮茶,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就像人生大多由浓转淡,苦中有涩,回想起来,又总伴着点点甘甜。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之滋味,“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又道出了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王嫱 《新民周刊》2023,(1):72-73
<正>社群成员共同运动、打卡督促、拍照交流(健康食谱搭配和制作),有力克服“不能坚持”和“拖延症”等痛点。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一份在2022年末横空出世的权威报告却向全社会发出警告:3/4的人都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由此可见小康社会国民健康正在面临新挑战。在这份2022年12月22日于北京发布的《国民健康生活方式洞察及干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 94.5%受访者认为自己健康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在对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格拉克的名作《西尔特的沙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认为,格拉克通过一个在旧日总督统治下的古老的城市中发生的离奇的故事,使读者看到了一幅无论是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都完全变了形的古威尼斯和那里发生过的历史故事;在这面“镜子”(小说)里,读者没有看到任何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映”,而是一幅严重变形的,梦幻一般的景象。然而,小说家通过超现实主义式的隐喻手法,使这变了形的景象与历史上确曾发生过的景象之间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同一性”于是,残酷的历史变成了艺术,变成了诗;但这诗中蕴含着真实,一种诗意化了的真实。  相似文献   

8.
西方包括一些西方学者)习惯地认为,保加利亚真诚地喜欢苏联“老大哥”、“苏、保两个民族、一个机体”、“保加利亚人一贯颂扬苏联”。但从保加利亚生活中经历过来的人却不这样认为。谢尔盖·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是“一人思”“两人玩”还是“合家欢”,游戏世界不会让你失望。上有老下有小不敢出门随便浪?单身狗每到佳节倍觉形单影只?不爱上街人挤人凑热闹?——不管出于哪种原因,都可以成为你春节安心在家当个“游戏宅”的充分理由。无论是“一人思”“两人玩”还是“合家欢”,游戏世界不会让你失望。  相似文献   

10.
漫画小议     
技巧固然要紧,纸面淌出的满腔天真意气与“尊重”,才最是可贵,最令动容。一幅超拔的漫画等同一组奇崛的诗句,当你觉得周遭无聊兼下沉时,它恰是对抗的武器。2022的上半年,“画面感”特别强。3月中旬,插画师诸海波一幅“文(张文宏)武(邬惊雷)双全”的漫画刷屏网络,后被上海市档案馆收藏,成为一份抗疫的记忆。4月,这座城市的画家们再拾画笔,“艺”起前行共守“沪”。郑辛遥、汪大文等名家纷纷出手,融汇水墨之飘洒与漫画之谐趣,透出希望的春光。  相似文献   

11.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17,(11):56-59
未来的博物馆里,或是唱上一段沪剧,演出一段滑稽戏,或是临摹一幅连环画、一张月份牌,或是录制一段电影,学上几句上海话,还可以把这些声音、视频和图片带回家……学习、休闲、娱乐等体验集于一身,博物馆文创的自然融入,成就一座贴近大众生活的“海派文化的迪士尼”,这或许就是上海大学博物馆希望实现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已经没有人把卡拉瓦乔当杀人犯来看了,他是世界美术史上最闪耀的明星之一。这是国内首个卡拉瓦乔主题展!2023年12月12日,浦东美术馆年度收官大展——“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隆重开幕。作为国内首个卡拉瓦乔主题展,这次展览也是浦东美术馆与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的首次合作,后者收藏着现今全球范围内数量最多的卡拉瓦乔原作。展览中,6幅卡拉瓦乔重磅真迹与其他40余位“巴洛克画派”艺术家的50余幅珍品绘画原作一同呈现了难得一遇的巴洛克艺术全景。  相似文献   

13.
作者研究了帕特里克·莫迪阿诺(1945—)的头六部小说。在这些小说中,“人的自我”这一主题萦绕着作家的脑际,他从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社会地位问题入手探讨人的自我,暗含地触及到六八年五月风暴后一代青年入的自我问题。“在我们这一怪诞的时代”,战争威胁和警察的淫威形成一股熵的力量,它把人的自我撕成碎片,使人失去尊严。失去身份的人一无所有,“无”是小说主题网中的一个常量,“无”只有和“有”相对立才有其意义,“无”和“有”是一对二律背反的矛盾,这种二元性现象散发在整个小说世界中,具体表现为自我的进退两难,主题的两重对立,空间地形的两分对立,和时间的往复运动。因此,二元性乃是小说结构的组织原则。失去自我的人都是些无国藉者,落魄者和生活在社会边缘者。他们四处漂泊,寻找自己的祖国,父亲和逝去的往昔,企图重组他们的自我,但“竹蓝舀水一场空”,等待他们的是种种失败和失望。在莫迪阿诺看来,只有通过写作,才能重建一个人的一生,使他的往昔经历失而复得。  相似文献   

14.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 1 885-1 970 )的名作《苔蕾丝·德斯盖鲁》据一桩真实的案件写就。作家本人生前曾对小说涉及到的案件作过整理 ,以《萨布兰谋杀案》为题发表。将小说和原案件对照一下 ,不难发现 :这个作者“在 1 8岁时见到的一个法庭场面和一个谋害别人的女人———被两个宪兵押解着的一个疲惫不堪的妇女形象” ,确实给了他一幅很好的“人物的素描” ,一个“有可能发生的戏剧的雏形” ,以及“在另一种情况下有可能饶有兴趣地发展的平凡的冲突”。有些分析家说 ,作品“几乎是原案件的实录 ,作者在小说中保留了案件的全…  相似文献   

15.
1998年4月,我参观了柏林民俗博物馆。其中,东亚艺术分馆里有一个叫“吐鲁番藏品”(Turfan-Sammlung)的展览,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一幅幅修整过的壁画,一座座的佛像,一件件艺术品,古朴、精美、典雅,它们全都是出自我国新疆地区真实的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16.
吴雪 《新民周刊》2022,(11):42-45
决赛圈越来越小、马路愈来愈空、高架不再拥堵,一切都仿佛梦回2020年。疫情之下的上海人,有着各自不同的感受与故事。猝不及防地,一夜之间,上海人一脚踏进了隔离生活。每天一见日渐消瘦的“惊雷”,每天增长的确诊与无症状,每天身边突然“消失”的同事……看着决赛圈越来越小、马路愈来愈空、高架不再拥堵,一切都仿佛梦回2020年。  相似文献   

17.
孙振彬 《德国研究》2004,19(2):36-36
即将卸任的德国联邦总统约翰内斯·劳在“网格式调查研究”年度聚会上向新闻记者们回忆起他们当年的社会政治责任心。劳在汉堡对约300名记者说:“谁要是老在私人生活中挖掘暴料,他就不能承担起引导公众利益的责任”。 劳在“热带丛林野营”节目中说:“如果将一个生活在热带丛林的人展示出来,是令人厌恶的”。媒体不得侵犯  相似文献   

18.
1985年4月11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恩维尔·霍查寿终正寝。在霍查长达40年的统治时期中,阿尔巴尼亚政治生活中发生14次大的政治清洗,平均为三年一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84年欧洲共产党情报局开除南斯拉夫共产党后,霍查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9月中央全会和11月召开的“一大”会上,宣布中央组织书记、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内务部长,阿军中将科奇·佐泽等人是“民族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的铁托集团的代理人”。望年  相似文献   

19.
当今,人们只要取出一张任何面值的泰国纸币,就会看到现任泰国政府财政部部长松迈·云达军手签的泰文名字。松迈就是目前泰国政界赫赫有名的华裔“云氏”家族人。“云氏”家族人的名字出现在泰国的钞票上,并非仅他一人,在他之前的1946年,还有一位“云氏”家族人。因这位华裔已受泰王封爵为“拍耶西维讪哇扎”(拍耶相当于“侯  相似文献   

20.
一、米是韩民族的精气 目前鲜见而在解放后常能听到的韩语词汇中有“民族精气”一词。耐人寻味的是汉字“精”字和“气”字里都包含着稻米的“米”字。如果说韩国人这种把稻米作为主食的民族的精气乃蕴藏在稻米里面,这不算是开玩笑。因为没有哪一种因素像稻米那样长久支配着韩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精”字和“气”字都包含稻米的“米”字,并非偶然。据说,原来“精气”、“精神”词汇里的“精”字来源于干净的米粒呈蓝色这种现象。在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