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海彬 《美国研究》2006,20(3):144-151
正如书名所显示的,《众院之内:前议员解释国会如何运作》①一书的特色在于它是一本从议员视角解读美国国会运作的文集。该书的主编之一卢·弗雷在参加美国前国会议员协会的“国会到校园项目”时,发现国会研究著作缺乏从议员个人观点看待国会的内部视角,遂精选参加该项目的前众议员演讲稿编成该书,旨在提供关于国会运作的第一手资料。本书收录了34名前众议员、1名前众议员的配偶、1名前议员助手、1名前游说者和1名加拿大学者的文章,内容涉及议员生活的诸多方面。一议员角色及其投票行为本书指出,议员通常具有立法者、社会工作者、教师和政治…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区是美国国会议员访问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本文分析了从1997年到2008年的美国国会议员访台记录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获得了如下主要发现:第一,美国国会议员访台频次变动受台湾岛内政治变动和美国国会选举周期影响,但以前者更为重要;第二,《与台湾关系法》赋予美国国会及其议员干预台湾问题的权力,是造成美国国会议员、特别是外交事务、军事、情报等委员会成员频繁访台的根本原因;第三,意识形态、选区利益、经贸关系等对美国国会议员访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朝核政策是决策者在国际层面博弈和国内层面博弈,以及这两个层面相互博弈的产物。特朗普政府朝核政策的主要特点包括:对朝鲜实行"最大限度施压"政策和"所有牌都摊在桌上"威慑战略,并未完全关闭与朝鲜谈判的大门,以及要求中国对解决朝核问题发挥最大影响力。特朗普总统主导政府朝核政策的决策,但其主要顾问起着一定的纠偏和危机时劝阻作用。美国国会一部分议员反对特朗普政府对朝进行先发制人打击,也有一些议员主张通过对华施压来迫使中国向朝鲜施加最大压力和美国在韩国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  相似文献   

4.
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范式”转变,国会亦成为“全政府”对华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检索第115—117届美国国会涉华提案、抓取发起提案数量较多的议员涉华推特推文进行框架分析,发现此期间涉华专门性法案增加,议题广度前所未有,而议员涉华推文与提案之间存在一定的主题属性关联。通过对推文和提案的对比、归纳,可总结出四种框架:主权与人权议题、军事与安全议题、经济与科技议题、新冠疫情议题。美国国会对华议程设置总体呈现出“污名化”的负面倾向,其主要是由国际秩序的相对变化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5.
读家     
《新民周刊》2012,(14):22-25
环球热点A伊朗首次承认有制造核武能力据"阿拉伯新闻网"4月7日报道,伊朗官方"第一次承认伊朗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伊朗议员米斯巴希·穆加达姆当天说,伊朗已经掌握制造核武器的知识和技术,能够"轻而易举地"生产制造原子弹所必需的高浓缩铀;但他同时强调"伊朗政府不会走这条道路"。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国会:代议政治与议员行为(第十四版)[美]罗杰·H.戴维森等著刁大明译2016年8月出版/128.00元ISBN 978-7-5097-8976-6《美国国会》是一部全面评介美国国会的制度演进、选举生态、议员逻辑、组织结构、规则程序以及政策过程的经典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981年,后多次再版,堪称研究美国国会政治的"金标准"。该书不仅被美国著名大学研修立法程序以及政府决策的学生广泛使用,而且获得了学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会涉华联线体制分析——以西藏问题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植荣 《美国研究》2007,21(2):101-111
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多元层次的复杂系统。美国国会涉华联线的出现,就是美国国内多元政治的具体产物。本文主要以国会的涉藏联线为例,分析美国国会涉华联线体制成立的背景及其在对华决策中的影响。本文认为,涉藏联线是美国国会通过涉藏决议和议会活动,监督政府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基本势力。在涉藏联线议员的多年推动下,国会对西藏人权问题的“关注和监督”,出现了机制化趋势。国会通过涉藏的两个报告和一个政策法案,加上国会在其他议案中附加的西藏条款,这些因素将是西藏问题在美国或国际上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还认为涉藏人权联线和台湾联线的成立,标志着美国国会关注、影响和干预中国内政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也反映出台湾问题和西藏问题的“国际化”趋势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8.
李庆四 《美国研究》2007,21(3):7-18
美国政治制度中的立法设计为利益集团游说提供了条件。游说议员以期影响立法符合自己的利益,成为利益集团彼此竞争的焦点。鉴于美国超级大国地位,来自国外的游说也司空见惯。如果说国内游说对国会立法产生了影响,因而是现实;那么外来游说往往被夸大了,所以只能是神话。本文探讨的重点是外来游说特别是以色列和土耳其的游说影响,认为这种影响的大小将取决于美国战略利益,而非相反;尽管游说在一定程度上能起作用,但实践证明不能把改善与美关系寄托在对美国国会的游说上。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会在涉南海问题外交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其影响不容忽视。文章以美国国会1995年至今共31份涉南海问题决议案和法案文本为研究素材,系统分析了其南海问题立场的演变及其成因。1995~1997年,美国国会关切和平稳定与"航行自由"等国家核心利益,但不对争端的任何一方表明立场。1998年到2010年左右,由于国际国内背景的变化,美国国会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了战略收缩的姿态。自2011年美国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国会的南海立场发生了实质性转变,逐步对南海问题实施全面干预。鉴于南海地区航行自由对美国维护全球海洋霸权地位至关重要,南海地区地缘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以及美国国会议员对中国崛起持意识形态偏见等因素,可以预见,未来美国国会对南海问题的立场将会更加强硬。在处理南海问题时,中国不仅需要同美国政府打交道,而且需要关注和应对美国国会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选择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沈国麟 《美国研究》2002,16(3):130-141
本文以美国电视台C-SPAN的创建历史、受众结构、从业人员为例探讨美国国会与媒体的关系,分析了美国议员对于C-SPAN的双重态度,并从中检验西方新闻学理论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1.
期待归来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军事演训行动,从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台之时宣布,到8月7日并没有“如期”结束。正如解放军少将孟祥青在央视所说,解放军“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解放军打的一定是“台独”分裂势力。对于台湾同胞,自然是“两岸一家亲”。在祖国积贫积弱的年代,闻一多先生曾写下“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台湾对着祖国母亲说,要归来。  相似文献   

12.
张金翠 《美国研究》2006,20(3):152-156
以台湾问题为切入点,对美国国会的制度架构、运作机制,决策行为,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这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信强博士的《“半自主”国会与台湾问题:美国国会外交行为模式》一书,在对美国国会外交行为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对美国国会在台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通过的俄罗斯军事学说在本质上有别于苏联时期正式通过的各种观点。首先体现在核政策上。如果说过去我们在语言上一直是坚决否定“帝国主义”的核遏制(或日核威慑)理论,那么如今我们已将其视为本国军事学说的一个基本点:“俄罗斯联邦的核武器政策旨在通过遏制对俄罗斯联邦及其盟友所发动的侵略来消除核战争的危险。”确保“一切战略武器维持在能够保证俄罗斯联邦及其盟友安全的水平上,确保俄罗斯联邦及其盟友的战略稳定,遏制核战争和常规战争,乃至核安全”的使命被置于优先地位。同时,俄罗斯拒绝承担不首先对其他核国家及其盟友使用核武器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金姬 《新民周刊》2012,(42):56-59
由于收到新一波投诉,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拟对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启动第二轮调查。这也许是两家公司绝地反击的机会。这是美国国会第一次针对中国内地企业进行安全听证调查。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密歇根州共和党议员罗杰斯和副主席卢泊斯伯格共同发布了名为《由中国电信公司华为和中兴通讯带来的美国国家安全问题》的52页...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身份制度,贵族制度也随之消失。但封建时代的许多旧俗仍然不可避免地残存下来,并在现代日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影响。其中,“世袭议员”现象就是最为典型的政治文化遗产,折射出日本政治中某些传统的潜规则。日本政坛长期以来存在的“家族世袭”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对过去几十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世袭”现象也使日本政坛的关系过于复杂化,权钱交易丑闻时有发生,增加了政治和经济改革的难度。日本大选使得民主党和自民党在这一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世袭议员”制度的政治传统面临着改革的压力,然而日本民族文化深远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忽视。关注2009年日本大选背景下日本有关“世袭议员”现象的争论,从制度成因变化的角度分析日本政治的传统与变革之争,并尝试对“世袭议员”现象的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16.
核武器的扩散与反扩散,一直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安全课题之一。2006年10月9日,朝鲜核试验的进行使东亚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不管未来朝核问题如何解决,但这一事件已经再度引起关于“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国际核扩散”的争论。本文通过分析有关核扩散与反扩散之间的理论争论,以朝鲜核试验为案例来研究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朝鲜与这些争论之间的关系。最后,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国际反扩散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编后     
《美国研究》2007,21(3)
美国是世界各国中游说最盛行的国家,国内游说常常对国会立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外来游说未必如此。李庆四先生在对以色列和土耳其在美国国会中的游说活动进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外来游说在美国国会中的作用被夸大了,其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美国战略利益;尽管游说在一定程度上能起作用,但不能把改善对美关系寄托在对其国会的游说上。邵育群和魏红霞的文章分别讨论了美国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系,以及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和拉美地区出现的反美主义情绪。邵育群认为,美国对上合组织的认知经历了一个从漠视、怀疑到重视的过程;与上合组织积极接触、…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议员的独立性,法国宪法及组织法对议员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其基本原则是:议员由国家和人民选举产生,必须独立自主地行使职权,无须对其言行及其物质生活有后顾之忧。议员享有的权利 (一)议员豁免权豁免权是宪法赋予议员的特权之一,以  相似文献   

19.
朱伟一 《新民周刊》2012,(37):85-85
银行高管和政府高官做坏事的很多,但不可能将其统统打倒。轮到谁被抛出来,只能自认倒霉,不可随便乱咬人。巴克莱银行的Libor造假被揭穿之后,余波不断,监管者也被卷入其中。现已查明,早在2008年4月,纽约美联储就知道巴克莱银行人为压低借款利率。美国国会中的共和党议员乘机大做文章,非要现任财政部长盖特纳老实交待,当时他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民国时期的华侨议员选举制度及具体实践,对华侨议员的产生方式及制度规定,具体选举组织和选务工作实践加以介绍。通过对华侨议员群体的居住地区、知识结构、政治立场的分析可以了解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这是了解其政治意识和参政能力的前提。本文最后对整个民国时期华侨议员参政议政的实践、效果及不足之处加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